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上的大城市,很多都是軍事要塞發展而來,而美國是唯一沒有軍事要塞成為大城市的國家

(2025-03-31 14:54:57) 下一個

比如北京,是以前防備塞外胡人的要塞。

伊斯坦布爾,是伊斯蘭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互相攻防的要塞。

與許多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主要大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很少以純粹的軍事要塞作用為核心驅動力。

美國城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貿易和商業。

許多美國的大城市,例如紐約、波士頓、費城、新奧爾良、舊金山、洛杉磯等,最初都是作為重要的貿易港口或商業中心發展起來的。它們的位置便利於國內和國際貿易,吸引了人口和投資。


還有資源開發,一些城市因靠近重要的自然資源而興起,例如匹茲堡(煤炭和鋼鐵)、休斯頓(石油)、丹佛(礦產和農業)。


還有交通樞紐,位於重要河流交匯處、鐵路交匯點或公路網絡的中心的城市,例如芝加哥、聖路易斯、亞特蘭大等,因其交通便利而成為重要的經濟和人口中心。
工業發展: 工業革命時期,一些城市憑借其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發展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例如底特律(汽車)、克利夫蘭(鋼鐵)。


還有文化和創新,比如一些城市因其獨特的文化氛圍、教育資源或創新能力而吸引人才和投資,例如矽穀地區。

與其他國家城市發展的對比:

歐洲: 許多歐洲城市起源於羅馬時代的軍事營地(castra)或中世紀的城堡和防禦工事。這些要塞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保護,逐漸發展成為城市。例如,倫敦、巴黎、羅馬等都有其軍事起源。


亞洲: 在亞洲,許多古代都城和重要城市也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例如北京的紫禁城、日本的許多城下町(圍繞城堡形成的城鎮)。


中東和非洲: 曆史上,軍事衝突頻繁的地區,城市往往帶有明顯的防禦功能。
美國城市發展中軍事因素的相對弱化:

地理位置: 美國本土在曆史上相對遠離主要的大國衝突中心,較少受到大規模入侵的威脅。東西兩側有海洋作為天然屏障,北部和南部鄰國相對較弱。


經濟優先: 美國的建國和發展更多地側重於經濟自由和商業繁榮,而非持續的軍事擴張和防禦。


快速擴張: 美國的城市化進程很大程度上發生在19世紀和20世紀,這個時期軍事技術和戰略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軍事要塞作用有所減弱。


內陸發展: 許多美國重要的內陸城市,其發展更多依賴於內陸貿易、農業和工業,與邊境防禦關係不大。

所以,美國竟然沒有作為軍事要塞存在的大城市!

也就是說,不存在控一城而控天下的局麵。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