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複雜的,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做契丹的兒皇帝被罵了幾千年,但是他這個人,其實是有才幹的,先說內政,一句話,減稅放權,輕徭薄賦,刑罰仁慈,讓老百姓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
石敬瑭在位期間,於內政、經濟、文化等方麵皆有建樹,可謂銳意革新。
在中央政策上,他廣納賢才,任用桑維翰、趙瑩及和凝等幕僚,力圖縮減開支,減輕對百姓的剝削。他多次頒布減稅、放寬經濟管製的政令,如初期便開放私鹽販賣,調整鹽稅等級,使鹽價迅速回落,百姓受惠。天福六年,又解禁私鐵鑄造及買賣,促進民間經濟活力。
桑維翰建議,石敬瑭於天福四年廢除連坐抄家之陋習,僅懲治盜賊本人,此舉顯現其仁政之一麵。同時,他開創地方稅收公示製度,規定各地須將稅收明細張榜公告,不得擅自加稅,並於天福四年進一步改革田租製度,賦予地主田租計算權,防止官吏侵吞民利。
後晉天福四年六月,有一位陳州的農民王武在家裡挖地挖出了好幾餅黃金。州牧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就派人沒收了黃金,並將其上貢給已經當皇帝的石敬瑭。豈料石敬瑭聽說了黃金的來龍去脈之後,卻說:「這黃金本就是私人所有的東西,而且規格上也不符合官府通用憑證的級別,不該充公。」於是命人把黃金退還給了王家。
這要讓那些挖出寶物,必須一切上交國家的後人臉紅啊。
石敬瑭亦關注民生疾苦,天福二年下詔改革監獄環境,命官府出資為患病囚犯診治。
在文化方麵,後晉於曆法修訂、史籍編纂皆有貢獻。司天監馬重績參照前代曆法,修訂《調元曆》頒行,使曆法更趨精確。石敬瑭於天福六年命張昭遠等人編纂《舊唐書》,曆時三年完成,為後世留下珍貴史料。
再說斷案:
還記得《讓子彈飛》裏麵刨腹查真相的梗嗎?
這個其實是從石敬瑭學的,而且,人家石敬瑭殺的是馬,不是人。
後唐閔帝在位時期,石敬瑭正主政河東。有一次,一位小店的老闆娘和一位軍士爭執著來到官府。老闆娘投訴到:「我本來把穀子放在門口晾曬,未承想卻被這位路過的軍士的馬給吃了!」而軍士也連連大呼自己是冤枉的。負責審問的官吏無法判斷誰對誰錯,十分為難。這時,石敬瑭親自來處理這個案子。他對那個官吏說:「原告與被告各執一詞,該以什麼方式來判斷呢?我認為應當剖開那匹馬的腸子,看看有沒有殘留的穀子。如果剖開了發現有穀子,那麼就處死軍士;反之,則處死老闆娘。」於是眾人殺死了軍馬,發現它的腸子裡沒有殘留的穀子,石敬瑭遂按先前所言處死了老闆娘。自此,河東境內風氣為之一變,再也沒有人敢於誣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