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就是不能學會教訓:聊聊鮮為人知的關羽兩次大意失荊州

(2025-08-04 07:07:58) 下一個

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的事情。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不是關二爺第一次大意失荊州。

在之前,關二爺犯過同樣的錯誤,被孫權偷襲,失去過半個荊州。

之後,關羽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再次相信和孫權的合約,這才有第二次大意失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獲得益州之後,孫權以劉備得益州而要求歸還荊州,劉備不肯。

215年,孫權派諸葛瑾前往索取荊州三郡(長沙、桂陽和零陵),遭劉備拒絕。孫權不滿,試圖接管三郡,但關羽迅速驅逐孫權派出的官員。

這個時候,關羽應該小心提防孫權翻臉才是。

可是,他什麽也沒有做。

結果孫權命呂蒙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同時命令魯肅駐益陽,自己則進駐陸口指揮。長沙及桂陽守將向孫權投降,隻有零陵太守郝普不降。

劉備得知孫權動向後,親率五萬軍隊從益州趕回公安,並派關羽領兵爭奪三郡。關羽精選五千士兵計劃從上遊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多士兵前往駐守。關羽見無法取勝,就放棄渡河,選擇在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

劉備、關羽率軍與孫權軍對峙,孫權寫信命令呂蒙回救、放棄攻打零陵。呂蒙隱瞞了孫權的書信,利用郝普友人鄧玄之向郝普詐稱劉備、關羽無力相救,還勸郝普不要連累百歲老母,郝普中計出降。呂蒙迅速占領三郡並北上與魯肅會合。

關羽和魯肅在益陽進行了談判,但沒有達成共識。這就是所謂的單刀會。

同年,曹操進攻漢中,為盡快解決荊州問題並騰出兵力保衛益州,劉備被迫同意與孫權重劃勢力範圍,以湘水為界,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讓給東吳,孫權則退出零陵,並承認劉備對江陵、武陵及零陵的控製。

這是關羽第一次大意失荊州。如果他一開始就做好防範,馬上派可靠的大將帶兵布防,起碼可以保住荊南三郡短期不丟失,為劉備帶兵到來爭取時間。

結果他把孫權的官吏趕走之後,竟然什麽都沒有做。

大意丟失了半個荊州。

有人說過,曆史能給人帶來的教訓,就是人從來不會吸取教訓。

犯過的錯誤,大概率還會犯第二遍。關羽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國演義為了神化關羽,故意忽略了這一部分,把三郡的丟失寫成劉備主動退讓。

結果,大家都不知道關羽的第一次大意失荊州。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