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平之戰的疑點:一個被埋沒的戰國戰神

(2024-10-23 14:59:55) 下一個

一、中國戰爭史上最大的迷團 ——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非常知名,其原因首先是因為死亡人數之多。有人統計秦統一六國的全過程中,秦軍在戰場上殺人達到200萬,而秦將白起一人的殺人數量就達100萬,約占50%。但在長平之戰一場戰役中,白起殲滅和坑殺趙括的軍隊數量就達到45萬之巨,又占白起殺人數量的接近一半。我們先直接采信史料中的這些數據,這麽看來的話,趙括的這場戰役慘敗本身好像是鐵定了不應該再有任何可說的,甚至說成是戰國時期所有戰爭中“最大的失敗”好像也能成立。因此,趙括被後世不斷地批評甚至嘲笑,基本公認他中了白起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合圍在長平之後導致全軍覆滅。

此戰有名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成語和經驗教訓都拿長平之戰和趙括當反麵教材。例如“紙上談兵”的成語,其實這個成語很晚才出現(有人認為明代甚至清代才出現),最初出現時與趙括也沒什麽關係,因為戰國時期根本都還沒發明紙,當時的年代要說他的話也隻能說成是“竹簡上談兵”。但現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基本上成了專門以趙括為典故的成語。另外,人們在談“不知變通”“輕敵冒進”“臨陣換將”等教訓時,往往也是拿趙括當反麵典型。

但問題就在於,關於這場戰爭存在著非常多互相矛盾的巨大謎團。其迷惑和矛盾程度之大,甚至可以使長平之戰中的趙括從“最大的慘敗”“最偉大的戰敗”到“最偉大的勝利”各種極端之間遊走的程度!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這個戰役中存在太多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卻又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相關史料中互相矛盾以及令人迷惑的地方如下:

1. 交換比的戰術難題

如果全麵比較戰爭雙方的傷亡數據的話,馬上就會發現這個戰爭中最大的難題:交換比難題。交換比是指戰爭中交戰雙方最後傷亡總數量的對比,這是評價一場戰爭最重要的戰術指標之一。例如,在一場紅藍雙方的戰役中,紅方傷亡300人,藍方傷亡100人,那麽紅藍雙方的交換比就是300:100 = 3:1。

如果隻看趙括軍隊的死亡總數量顯然是不能全麵說明問題的,得同時看看白起的秦軍在此戰中傷亡數量是多少。史料中並未直接給出白起的秦軍傷亡總數,但根據史料間接推算出來的數字中位數是25萬之巨。也就是說,秦軍在此戰中也遭受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並且還主要是秦軍與趙括軍隊的交戰過程中產生的。要知道,趙括的軍隊45萬死亡人數中,有40萬是被白起俘虜以後坑殺的,就是在直接的交戰中產生的傷亡居然隻有5萬!由此計算的交換比是25萬:5萬 = 5:1。

趙括統帥軍隊的時間非常短,是從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手中接過的趙軍。而就是這支趙國軍隊,前期在廉頗統帥下與並不那麽知名的秦將王齕交戰時,連續丟失空倉嶺防線和丹河防線,這個階段的趙軍幾乎是接近於每戰必敗。但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在趙括領導下剛一上任就擊潰秦軍先頭部隊,打出趙軍在此戰中第一個勝仗。此仗因被後世看作是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我們就不算了。但他在表麵上中了白起的計謀被合圍之後,居然打出5:1的交換比。這個數字是什麽概念?

抗日戰爭中日軍在正麵戰場對陣國民黨軍隊,最後綜合的交換比是3.2:1,就是國民黨軍隊傷亡3.2個軍人交換一個日本軍人的傷亡。如果對日軍能獲得1:1的交換比,往往都被認為是中方的大勝。例如平型關戰役,交換比就基本是1:1。台兒莊戰役,國民黨軍隊傷亡5萬,日軍傷亡2萬,交換比為5:2,這也普遍被認為是中國軍隊的一場勝利。

但是,抗戰中國民黨軍隊的作戰能力是普遍被認為低於日軍一個檔次的。日軍又是在裝備水平遠高於國民黨軍隊的前提下獲得的這種戰果。而趙括的軍隊與白起領導的軍隊用的都是冷兵器時的武器,並沒有武器裝備上值得太多強調的優劣差異。尤其是被合圍後,趙軍被分割成兩部分,趙括領導的軍隊數量並不如白起的秦軍。

以戰爭循環因果序列計算,假設白起的秦軍合圍趙括的軍隊之後,用於進攻的軍隊數量秦軍是趙軍的2倍,趙括的軍隊要獲得這種交換比的話隻有兩種可能:要麽是交戰過程中的某一個階段,存在趙軍對秦軍的零傷亡作戰。要麽是趙軍單兵作戰的擊毀效率相比秦軍是數量級的優勢。這個在軍事理論上的關鍵技術指標令人大惑不解,這也被有些具備軍事專業功底的學者稱為是趙括被圍後的“小宇宙大爆發”之迷。

趙括在最後的表現令人稱道幾乎是所有學者一致公認的,至少他是最後階段在與秦軍交戰中戰死沙場,這令所有人都無話可說。但他怎麽可能在最後階段獲得對秦軍如此巨大的交換比戰果呢?這個問題在過去沒有任何人能給出軍事專業上的解釋。

如果從這個交換比來看,被稱為戰國時期第一號戰神的白起,在此戰中與趙括相對比,如果說趙括是專業高手,白起簡直就是隻能算業餘入門水平。趙括的軍事素養高出白起十倍都不止!這一下就與流行的看法完全相反了。甚至於,到底是趙括中了白起的計謀,還是反過來事實上是白起中了趙括的計謀都開始說不清楚了。可是明明最後結果的確是趙括的軍隊全軍覆滅,這個怎麽解釋?實在是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2. 長平之戰前後秦趙兩國君臣變化反差難題

千萬不要以為前麵看法隻是單純從交換比一個角度得出的,這個結論幾乎可以得到其他所有相關史料從大量不同側麵的強力佐證。尤其是長平之戰後秦趙兩國君臣態度變化反差,特別是其中白起的態度和本人最後結局巨大反差的強力佐證。

此戰前秦王成熟睿智,尤其在秦將王齕與趙將廉頗在百裏石長城防線的戰局僵持不下,時趙孝成王采納樓昌的建議,派鄭朱去秦國議和。此時秦昭襄王馬上意識到機會來臨,對鄭朱以高規格隆重接待,乘機放出秦趙即將議和的聲音,卻又遲遲不談實質性問題。此舉既讓趙國陷入尷尬的境地,又讓其他鄰國迷惑,無意再考慮增援趙國。同時又進行反間計,遊說趙國換將。

換將的目的主要不是換將領,而是換戰略,讓趙軍離開太堅固的百裏石長城防線主動出擊,從而好給秦軍創造勝利的戰機。在得知白起合圍趙括的計謀成功後,迅速地緊急動員十五歲以上男子組成援軍,並且親自領軍到達前線增援。這反映了他的成熟果敢。與白起的配合也似乎非常默契,聽到趙國換將後,白起就迅速秘密到達前線。但在此戰後,秦王卻屢中趙國反間計,秦國君臣之間迅速失和。以至最後賜死白起。

在戰前,趙孝成王表現得非常沒有主見,可說是每逢大事必讓大臣們吵作一團,觀點截然對立,最後簡單采納的一方建議都有很大爭議,甚至錯誤之處是另一方早就指出的。另外又輕易地不斷中秦王的反間計。

但在趙括領兵出戰長平之後,不僅45萬趙括主力的全軍覆滅沒有讓趙孝成王慌亂,反而突然間表現得成竹在胸。沒有再繼續見到任何大臣的爭吵,但每一步的決策都非常正確。反過來不斷成功地讓秦王中他的反間計。無論長平之戰還是邯鄲戰役,都需要外援才能成功。但在長平之戰前,外援不成就算了,甚至都根本沒有積極去爭取。

而在邯鄲保衛戰中,外援的獲得雖然困難重重,但最終都成功了。由此留下的著名成語“毛遂自薦”(去楚國求救兵)、“竊符救趙”(去魏國求救兵,居然是從魏國君王那裏偷的兵符搬來的救兵)即是這種困難程度的反映,也是最終成功的反映。這不僅是大臣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不為困難找借口,隻為成功找方法”的超強主動性表現,而且是趙孝成王正確戰略決策和堅強信心的反映。如果趙孝成王隻要有一丁點“找得來救兵就找,找不到就算了吧!”的動搖心態,那這個事情就辦不成了。

並且,長平之戰後基本就沒有其他大臣發表太多意見的機會,邯鄲保衛戰這麽大的戰役,正史中也沒有主帥是誰的記錄。有些權威性並不高的文獻猜測該戰役的主帥是廉頗。趙王在長平之戰後,接受其大臣虞卿建議,以割讓六座城池為條件去秦國議和,但同時卻盡最大努力拖延。到最後趙王表現得要受約割讓時,又接受虞卿建議把這六座城池轉讓給齊國,以聯盟齊國共同抗秦。

長平之戰最早起始的韓國上黨郡守馮亭,把本來韓國準備割讓給秦國議和的上黨十七座城池,轉送給趙國的行為,引發秦趙長平之戰。這次又轉讓六座城池,再次引發秦趙的邯鄲保衛戰。在當初是否接收上黨十七座城池的問題上,趙國大臣是有激烈爭論的,並且趙王也很清楚這個行為肯定引發秦趙的戰爭。現在又這麽搞,而且是趙國自己這麽幹,肯定還會引發秦趙的戰爭。

但這個行為沒有趙國內部大臣的爭議。如果剛剛因上次從秦國虎口奪食獲得上黨導致長平之戰的大敗,那麽為什麽這麽短時間內又自己搞一次肯定又會引發一次秦趙戰爭,並且還沒有大臣爭論呢?這麽不接受教訓的嗎?但邯鄲保衛戰打贏了,所以,既然成功了就什麽都是對的了,再沒任何人討論轉讓城池是否正確的問題。很顯然,可以假設趙國在這麽做的時候,就是在主動準備與秦國再打一仗是有合理性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長平之戰一役突然間讓趙孝成王成熟了。但一個人從一次失敗的教訓中變成熟是可能的,但要突然間軍事素養一年間從菜鳥變成高手著實有點讓人不好理解。

此戰前,白起是戰國時號稱“人屠”的名將,好戰成性。但此戰後,白起對緊接著的邯鄲戰役可以用“恐懼之極”來形容。麵對秦王不斷請他出戰的要求,白起是百般推辭,以至秦王居然到最後賜他用劍在杜郵自刎。史料和很多後人的研究主要把這歸咎於趙國使用反間計,派蘇代遊說秦國丞相範雎在秦王麵前進讒言陷害。

但是,說長平之戰後,趙國用反間計通過範雎勸說秦王讓白起退兵還可以解釋得通。後來又勸白起領兵進攻邯鄲,這不是應該正好合了好戰的白起心意嗎?如果白起心裏對前期要他退兵有些情緒可以理解,一般在鬧一些情緒後,作為好戰的白起也應當會帶兵出戰。

但是,白起對領兵攻打邯鄲的拒絕堅定程度太過反常。他一生征戰30年,攻下的城池有70多座。就算長平之戰後沒有及時乘勝攻占邯鄲錯失了一些機會,但如果長平之戰趙國真受到那麽大打擊,1、2年內要恢複到可以與秦軍對決也很困難。況且這一次是整個秦國舉全國之力壓上攻打邯鄲一座孤城,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反間計要成功也是得有一定基礎的,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成功。

長平之戰後能成功讓白起退兵,也是秦國自己在此戰中損耗太大(白起反對出兵的理由也是長平之戰中秦兵損傷過半),本來秦王就有些受不了,此時被丞相範雎一說自然就能成功讓白起退兵。如果不是白起後來對領兵攻打邯鄲真的是從內心深處有恐懼,真心認為不該打,也不至於到最後寧可被秦王賜劍自刎也不願爽快出戰的程度。

3. 長平之戰勝負和意義的難題

因為世人普遍認為長平之戰是一仗大敗,所以在談到它的影響與意義時,全都是說它加速了趙國的滅亡,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但是,在長平之戰之前,秦國幾乎是年年用兵,一路攻城掠地,是霸業在望的勢頭。但在長平之戰後,緊接著打了邯鄲戰役大敗,兩次戰役使秦國傷筋動骨,此後近30年間再無大戰。因此,事實上的表現是這兩場戰役是大大延後了秦國統一的進程至少半個世紀,並為趙國帶來近30年的和平。這又是一個令人非常迷惑之處。

4. 邯鄲保衛戰的令人迷惑之處

當我們去考察一般的戰役時,無論誰勝誰負,都會有一個戰役發展的地圖。一方軍隊從哪裏攻到哪裏。可是邯鄲保衛戰卻是根本就沒有戰役發展的地圖。公元前259年10月,秦王最初就是想讓白起掛帥起兵,白起推辭,從而轉令五大夫王陵率軍伐趙,直攻趙都邯鄲。沒有中間過程,一上來就把邯鄲包圍了,可是包圍之後就打不動了,並且連連戰敗。

王陵戰至第二年,仍不能取勝。秦國增兵十萬支援王陵,秦軍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陣亡。秦昭襄王再命白起接替王陵為帥,白起稱病推辭。秦昭襄王改令王齕接替王陵為主將,增兵繼續圍攻邯鄲。秦軍死傷近半,仍不能下。範雎於是舉薦鄭安平為將,率軍五萬攜帶大量糧草支援王齕,加強對趙的進攻。直到魏楚兩國援軍到達,合兵一處將秦軍擊退。

這就讓人納悶了,整個秦國舉全國之力一上來就勢如破竹地攻到邯鄲,可是轉眼就在邯鄲陷入絞肉機模式,傷亡慘重。再然後趙國的外援到達,秦軍一敗塗地。

這兩場仗的史料、考古證據、當地史誌、戰史研究等有太多無法解釋,有很多明顯相互矛盾的東西,眾說紛紜。

5. 趙括本人軍事素養難題

無論如何,長平之戰趙括帶領的45萬人馬全軍覆滅。失敗了,那就是旁人說什麽都是對的。史書中對趙括軍事能力的記載與後人對他的評價反差令人迷惑。史書上說他父親與他談任何軍事問題都難不倒他。他自己認為要論軍事,天下沒人能比得過他。可以肯定他本人的軍事素養在當時是名聲在外,並且不是虛的。秦國之所以能使用反間計讓趙國換帥,如果沒有趙括名聲為基礎,也很難成功。

趙括本人出名是幫助父親趙奢打贏了長平之戰之前9年的閼與之戰。這是對抗秦國的戰役,此戰是趙奢的成名之作,也是趙括嶄露頭角的開始。趙奢之前是文官,並非一開始就是武官。此戰前趙孝成王曾問廉頗能否打贏,廉頗認為打不贏。趙王又召見樂乘問這件事,樂乘的回答和廉頗的話一樣也認為打不贏。

趙王又召見當時是負責稅務的文官趙奢,趙奢的回答就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成語:狹路相逢勇者勝,意思就是說:“道遠地險路狹,就譬如兩隻老鼠在洞裏爭鬥,哪個勇猛哪個得勝”。趙王便派趙奢領兵,去救援閼與。

可是,趙奢嘴上是這麽說,真正獲勝可不是隻靠勇猛,而是靠智謀,實際上的趙奢是“狹路相逢智者勝”。趙奢也憑此戰被封為馬服君,與廉頗等地位同等。馬服君的封號後被趙括繼承。可以說趙括繼承這個封號真不是完全靠撿老爹的遺產,而是他本人一開始就是對這個封號有貢獻的。在另一次趙奢領兵作戰的麥丘之戰中,趙括幫父親出奇謀獲勝,已經使他的軍事素養聲名在外。

所以,趙括軍事素養不僅不是虛的,而且在當時名聲很大。但問題是之前他主要是隨父親一起出征,獲得勝利說不清他在裏麵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如果他能獨立地領兵打幾仗,可能就能比較準確地評價他的個人能力究竟如何。遺憾的是他個人專場首秀的長平之戰,同時又成了他的告別演出。因此人們的確很難有充足的證據對他做出準確評價。

更重要的是,此前一直可出奇謀的趙括,在長平之戰中到底是怎麽出謀劃策的,到底出的什麽謀略,基本是一片空白。沒人說得清他是準備怎麽考慮打這一仗,全是認為一上來就中了白起的計謀,最後全軍覆滅的印象。

如果出了什麽謀略沒成功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人們完全找不到他此戰中的謀略是什麽。如果說他的計謀是軍事秘密,事前不能說,全軍覆滅後也沒人願意再說可以理解(都全軍覆滅了還說準備怎麽打有意思嗎?誰還願意聽?),但從他整個作戰的實際過程來看,人們也說不清他準備怎麽打,這就令人迷惑了。

例如,有很多人質疑怎麽可能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而趙軍卻沒有反抗?但我們堅持一個前提:史料既然如此記載,我們隻能先采信這些史料,除非發現其他的更有力的史料或其他曆史測量數據。史料並不一定準確,也是有誤差的。雖然本文也對此也會有質疑,但既然史料如此記載,就不好簡單地質疑史料本身的真實性。我們的質疑,也會采納其他同樣可信度級別的史料或其他測量數據。

6. 長平之戰趙括掛帥的基本事實

首先我們得對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掛帥的基本事實要有一個了解。此戰大致脈絡是這樣:

本來是秦將白起率軍攻占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係截斷。韓國國君韓桓惠王命上黨郡太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可是馮亭轉手把上黨郡獻給了趙國。趙國平陽君趙豹反對接受上黨郡,平原君趙勝和趙禹支持,認為應該接受。趙孝成王按平原君趙勝和趙禹觀點接下了上黨郡。

當時就知道秦國可能派白起攻打趙國,因為上黨就是白起想打下來的,煮熟的鴨子從他手上飛了,當然是可能他來攻趙。平原君趙勝建議派廉頗出戰防禦長平就不會有問題。於是趙王提前就派廉頗駐防長平。

公元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先攻占了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懾韓國。提前阻止韓國援助趙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國又派左庶長王齕先攻占上黨,上黨軍民紛紛逃難到趙國。然後王齕又攻打趙國。廉頗率軍抵抗,並設置了三道防線:空倉嶺防線,丹河防線和百裏石城防線。前兩道防線接連被秦軍攻破,損兵折將。但在百裏石長城防線,雙方陷入長期僵持。

趙國實力遠不如秦國,糧食產量隻是秦國三分之一,經不起消耗,在長期消耗戰中逐漸頂不住了。於是趙孝成王與樓昌、虞卿等商議,本來他是想親自率領部隊與秦軍決戰。樓昌認為這樣做,無濟於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國議和。而虞卿則認為如果秦國決心攻打趙國,和議難成,不如派遣使者攜帶珍寶去楚國、魏國活動,使秦國畏懼各國的合縱抗秦,這樣和議才有成功的可能。趙孝成王本來是談親自出戰的,結果談成了采納樓昌的建議,派鄭朱去秦國求和。

秦王乘機對鄭朱高規格接待,向外放出風聲秦趙要議和,卻又遲遲不進行實質性談判。這樣一直拖得趙國眼看議和無望,不得不繼續打。同時秦國又用反間計在趙國傳言秦軍不怕廉頗,就怕趙括。於是趙王就準備換將,找到趙括要他領兵。

以上就是史料記載的、後人也基本都認可的趙括掛帥前的基本事實。這下問題就來了:

是趙括要主動掛帥的嗎?不是。

之前那麽多重要環節的關鍵事項找過趙括商議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找過。

當時是趙國勝利在望嗎?不僅不是,而是到了基本上人人都認為事態已經走入死局了。

之前眼看撿到一個大便宜,人人爭先去吵。到了人人都知道事情已經走入死局,沒辦法了,過來找人家趙括了。這算什麽?人家趙括是傻子嗎?說不好聽點,這明擺著是一個屎盆子,卻要趙括來頂。就像下一盤棋,最開始人人爭先你一言我一語這樣下、那樣下,下到了最後一步已經成死局了,找到趙括說:你來下吧!這盤棋算你的。

現在的問題不是趙括的能力如何,是不是精通兵法,是不是帶兵經驗不足......而是人們要先思考一下,是否認為趙括的腦子有問題?對他實際能力如何,人們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不會有人認為趙括腦子有問題吧?且不說趙括是不是個軍事天才,隻要趙括是一個正常人,人家能對這事沒想法嗎?這個是有史書記載的。趙王問趙括能不能打得贏,趙括實話說如果白起在打不贏,如果隻是王齕統帥能打贏。

這個話如果人們先認定趙括就是個隻知理論,並且很輕傲的人,那麽可以演繹成:如果是白起可能打不贏,但現在領兵的不是王齕嗎?那他根本就不是我對手。一些評書等藝術作品中就是這麽演繹的。但如果人們是真正保持著中立的客觀態度,科學認真地思考研究這個問題,就應該從中理解到這樣一些基本信息:

趙括很敏銳地意識到如果他換掉廉頗去統帥,秦國就很有可能會派白起前來。
如果白起換掉王齕,無論他使出什麽計謀,都不可能獲勝。這說明他已經提前預知這場長平之戰打不贏。
判斷並不是孤立地從這個對話中證明,而是與其他眾多史料相一致的。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趙括已經意識到他換帥後白起會統帥秦軍,並且他打不贏白起,那他該如何考慮?真就這麽自暴自棄,白白去送死算了?

趙括是一個士,就是那種大義所在,義無返顧的人物。
現在國家耗不起了,必須要有人出來挑起這個擔子。
而勝利的可能,並不是很大。
所以他母親出來阻止,但是他沒有退卻。
隻要有一點機會,都要爭取。

7、趙括的謀略分析

克勞塞維茨說,防禦是比進攻更強的作戰方式。孫子說“可勝者攻也,不可勝者守也。攻者不足,守則有餘”。當實力比較弱小時,應當通過防禦之利去增強現有實力下的作戰能力。這是一般的軍事原理,大家都懂。後人認為廉頗的防禦策略是對的,趙括不該主動進攻。如果隻是這麽簡單的大家也都明白的道理,趙括能不明白嗎?

問題是在於,防禦的有利是在另一方進攻時才會體現出來的。可是當王齕攻不動廉頗的百裏石長城防線後,他就不攻了,雙方陷入僵持狀態。如此一來,防禦之利又沒有更多意義了,廉頗還是退不了秦軍啊?廉頗隻能做到“不可勝”,卻無法誘使王齕主動地進攻他的百裏石防線以實現“可勝”。但趙國的實力遠不足秦國,就這麽幹耗下去那就是等死,並且必然死。

而如果采用更強的謀略去主動進攻,確實有可能是找死,但可能還有一線勝利的希望。廉頗隻是從百裏石長城防線的前線角度看問題,但趙孝成王必須要從兩國全部的綜合實力全局來看問題,再耗下去就肯定亡國了。這就是趙孝成王麵對的難題,也是他要換一個能夠主動進攻的統帥根本原因所在。反間計要成功也得是有基礎的,你不能說派一個間諜花上千兩黃金,跑去遊說趙國說你到大街隨便找個叫花子吧,他也比廉頗強。這種反間計可能成功嗎?

如果我們接受史書上說的,趙括之前宣稱他是一個沒有什麽難題能難倒他的頂尖高手,那麽,我們客觀地站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一下,他作為一個什麽難題都能解決的頂尖高手,並且麵對亡國的局麵,必須要在最後階段挺身而出的時候,怎麽考慮問題?

一盤棋下不贏怎麽辦?已經到了最後成死局的時候才來下,那的確無論換誰都下不贏。但既然一盤棋下不贏,我就給你下成兩盤,那不就有贏的機會了嗎?

防禦的確更為有利,但秦軍也不是傻子,他不去進攻你已經預設好的堅固的防線你怎麽辦?那我就離開即設的防線,但也逼得你秦軍離開他占領的空倉嶺防線,卻在戰場轉換途中迅速建立起一個環形防禦工事,同時迫使秦軍來進攻這個臨時設立的防線。還是利用防禦之利,但卻有了迫使秦軍采用進攻方式的可能。

一旦我們明白了這一點,是不是開始在眾多謎團中出現軍事專業的影子,並且大量類似戰例噴湧而出了?

很多人可能會馬上聯想到著名的戰術:中心開花。利用建立的防禦陣地,借助防禦之利給對手以重大殺傷。這就是長平之戰中雖然趙括軍隊全軍覆滅,但卻在最後階段給予秦軍重大殺傷的根本原因所在。
同時,我個人認為趙括在出征前與趙孝成王的密謀中,早已經提前設計了萬一失敗之後的邯鄲保衛戰,所以使這場戰役也打成了一個趙括式中心開花的原因所在。兩場趙括式中心開花,使得趙國以遠弱於秦國的國力軍力,卻實現了對秦國的超級殺傷,使得其30年的兩代人之內再無能力對他國發動進攻性的行動。

一般的中心開花戰術,是將部分的兵力設置於中心,誘使對手來圍攻。援兵從外麵再圍上來,從而來個反包圍。但趙括麵對的難題是:趙國根本沒有能力實現反包圍。因此他將中心開花戰術發揮到了超乎所有常人想象的最大極限,是將自己作為誘餌置於中心,在預設防禦陣地支持下給敵方以重創。
然後全軍出擊,內外夾攻破局。如果破局不了,也能給敵方以重大殺傷。
如果不行,而後在邯鄲保衛戰中做好更充分準備,再次將全軍收縮於一個點的邯鄲城內。最終在獲取外援情況下反敗為勝。
從很多中心開花的實際戰例中,我們可以充分明了一旦對手采用這個計策,同時又迫使進攻一方不得不一刻不停持續強攻的話,就很可能造成巨大的傷亡。孟良崮戰役最後總攻開始前,圍殲張靈甫的華野攻擊部隊一度傷亡巨大,甚至一些縱隊司令員都開始動搖,已經出現請求撤兵的聲音。但陳毅和粟裕下死命令,必須一刻不停地強攻,再敢言退者定斬不饒,最後才堅持將張靈甫的74師全殲。

趙括知道這是一場事關秦趙兩國命運的關鍵決戰,秦國肯定會舉全國之力,白起肯定會被派到前線。因此,一般的計謀根本騙不過他,趙括隻有遠超出常人想象地用自己作誘餌,才有可能讓白起相信他趙括真的是中計了。一切計謀並不是完全自己閉門造車設計的計劃,而是必須建立在對手計謀的基礎之上。最好的計謀就是所有前麵的步驟都是對手設計和期望的,但最後一步才是自己的目的。趙括式中心開花的特點就是:

以自己號稱帶領全軍作誘餌設置於中心。

迅速建立起盡可能堅固的環形防禦陣地。

必須有充足的水源支持。在被對手圍住後,一旦缺水,因為人的生理極限,最多一個星期都支撐不了。

必須有足夠的糧食支持。

迫使對手必須維持對趙軍的分割包圍。而趙軍不斷的從兩麵攻擊這個分割趙軍的軍隊。
這場戰鬥,趙軍在人數上是絕對優勢,而秦軍就必須不斷添油,補充損失。
達到大量殺傷秦軍的目的。
當然如果戰鬥力足夠,能夠消滅分割包圍趙軍的秦軍,就能翻盤。

一旦我們明白了以上軍事原理,就可以清楚理解趙括行軍路線的全部含義和原因是什麽了:

帶領全軍主力追擊,從而使得中心有足夠強的軍力。

最後被圍前的階段一直沿著丹河的河岸行軍。因此一旦被圍,隻會被圍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從趙括的行軍路線分析,我個人認為他是在接受帥印之前就已經設計好了他的中心開花戰術,並且早就選擇好了預設的被圍陣地。而在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是在進攻華野總部坦埠,發現戰局有變回撤過程,臨時興起搞出中心開花戰術。山上唯一的一個水源地,很快被華野派人奪占。這樣一來74師就不可能支撐太長時間。

有足夠人力資源迅速建立盡可能堅固的臨時防禦陣地。

有至少一個月的糧食支持,使其在被圍後糧道完全切斷情況下,支持盡可能長的時間。

趙括出征前宣稱有45萬大軍,這是盡可能虛張聲勢,把自己的實力誇張到極限,給秦軍製造盡可能大的壓力。本來趙括被圍後,隻要秦軍圍住不動,等待趙括糧草斷絕後,就隻能不戰而降。
而實際被圍困的趙軍主力,隻有五萬人。戰鬥力強。
而外麵的四十萬人,是秦軍要阻擋的援軍。
也就是史記上說的,將趙軍一分為二。
秦王在趙括強大聲勢的壓力下,親自帶領臨時征招的15歲以上男子組成的援軍趕到前線阻擊並且反包圍趙國的這四十萬援軍。
而趙括事先選好的這些被圍困地點,都有地型優勢,對前來圍攻分割的秦軍,能實施有效打擊。
每一次突圍,趙軍都是以多打少,秦軍必須動用大量的預備隊才能把趙軍壓回去。
如果趙軍在外圍的主力,四十萬人能夠有效配合趙括突破,那麽戰場就可能翻盤。
因為為了包圍趙軍,秦軍的六十五萬大軍分成了四個方向,每個方向隻有十多萬人,
這樣就形成了趙軍在局部的優勢。雖然這個局部優勢是用被圍的代價換來的。
趙軍在局部的數量優勢壓製了秦軍的質量上的優勢。
可惜,趙軍在外麵的四十萬人,戰鬥力非常弱,領軍的將領也菜,沒有辦法配合趙括完成突破,並且反包圍秦軍。
當然,這也不意外。趙軍能打的,主要是趙括的五萬人,而其餘的四十萬人,都是零時拚湊的部隊。戰鬥力本來就弱。
所以,趙括的第一輪賭博,還是沒有成功。
隻能上第二輪。盡可能的消耗秦軍。
隻是,在自己戰死之後,剩下的弱雞部隊有一部分還是投降了,並且被白起坑殺。
當然,坑殺四十萬人是不可能的。現代發現的萬人坑,最多一個隻能裝上千人,有很多這樣的坑,但是也是最多坑了幾萬人而已。大部分還是逃跑了。
當然,白起必須號稱坑殺了四十萬。否則沒法向秦王交代。
陣亡了二十五萬人,你不號稱幹掉四十萬趙軍。怎麽向上麵交代?
趙括式中心開花戰術,也是可以從軍事上很好解釋邯鄲保衛戰為什麽會打成那樣的原因所在。趙括用自己的生命為趙王親自預演了一遍趙括式中心開花戰術該如何打,趙王就如法炮製地打了邯鄲保衛戰。

以上就是對長平之戰和邯鄲保衛戰這兩場中心開花戰役,為什麽會有那樣戰果的軍事專業解謎。這也是我們同時解開了白起為什麽最後如此堅絕地拒絕領兵攻打邯鄲的原因所在。因為他是親眼見證了長平之戰中趙括軍隊給他帶來痛徹心扉重大殺傷的人,他心中明白並不是那麽簡單的是趙括中了他的計謀,而很可能是他中了趙括遠超常人想象的計謀。

趙括宣稱帶有45萬大軍。他殲滅趙括主力後當然也得對外宣稱趙括軍隊有45 萬大軍。否則自己傷亡25萬卻隻殲滅趙軍5萬,這如何說得出口?他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邯鄲之戰很可能是長平之戰最後階段的翻版,這才是他死活不願領兵去攻打邯鄲,卻又無法清楚解釋的真正原因所在。他怎麽去和秦王說呢?長平之戰其實是他中計了?邯鄲之戰可能是又一次趙括的計謀?趙括不是在長平之戰中戰死了嗎?你怎麽解釋?

這也能理解秦王為什麽最後會賜死白起的真正原因。秦王並不一定直接到前線看到趙括的陣地,不知道他是怎麽打中心開花的。但他隻知道白起最後圍殲戰階段傷亡慘重,本來這就是一次慘勝,對白起心中就有不滿,也不全是範雎的話起作用。在後來進攻邯鄲的戰役時,無論怎麽請都請不動他,這還是那個之前嗜殺成性、每戰必勝的白起嗎?就算邯鄲之戰風險很大,你就不能像趙括那樣即使不能獲勝也勇敢地奔赴疆場嗎?

與趙括一對比,秦王心中的白起形象是不是就猥瑣之極,令人厭惡了?他哪裏能理解白起心中對趙括的恐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just_sos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p4' 的評論 : 還有一點沒有解釋,長平之戰剛剛結束之時,白起是主張立即進攻邯鄲的。所以白起害怕一說,似乎難以成立
咲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錯,分裂反而能緩解矛盾。曆史上的13次重大人口殺滅,都是發生在大一統的末期。社會矛盾無法解決,徹底崩潰。
而分裂的時期,反而殺人相對較少。因為矛盾相對容易解決。國君混蛋就滅國。而大一統國家,國君混蛋,全國一起倒黴,沒有解決辦法。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有分裂就有戰爭。有戰爭,倒黴的是老百姓。
所以,秦統一中國,是很重要的曆史進步。
咲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p4' 的評論 :
因為一開始,趙就沒有四十五萬軍隊。
這四十五萬軍隊是這麽組成的:廉頗帶的二十萬人,上黨的投降軍隊五萬,後來趙括又帶20萬人,所以是四十五萬。
但是仔細想想,廉頗打了這麽久,死了四個副將,還能有二十萬人?
趙括既然是想詐秦軍,帶去的絕對沒有20萬人,而且古代戰兵和民夫輔兵的比例,大概是1:3.
這後來的20萬,應該人數不夠20萬,而且大多數是民夫輔兵。既然是民夫輔兵,就是在運糧食,
前線被包圍了,民夫衝上去救?當然是回家啦。
秦軍的特工,也沒法發現,這些民夫輔兵是回來運糧食,還是回家逃命的。
所以,真正能打的趙軍,應該在十萬以內。就是被俘虜,戰死的總和了。
咲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花潭' 的評論 :
因為白起根本就沒有能活捉四十萬趙軍,俘虜的應該隻有幾萬。
但是,必須上報四十萬,否則沒法向秦王交代。
我們死了二十五萬,你才打死別人五萬,俘虜幾萬?
那死的就是白起了。
這和俄烏戰爭,俄號稱天天幹掉比烏報道的俄損失雙倍的烏軍,是同一個原理。
Boifirst 回複 悄悄話
老虎上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很有見地的思考,曆史真相很難看到,需要這樣的不同見解開拓思路。
pop4 回複 悄悄話 樓主的長文歸結到一句話就是:白起瞞報軍情,自己損失25萬才陣斬趙軍5萬,加上坑殺數萬,趙軍總損失隻有12,3萬,所以白起不敢打了。

可是樓主卻沒有解釋,趙軍45萬隻損失15萬以下,逃回去30萬,秦國在趙那麽多間諜居然不知道,不匯報秦王?這個和戰前戰後秦國出色的情報工作記載不符。
老財主說兩句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國內確實有學者認為趙括並不像史記上說的那麽弱。博主一定看過相關文章。我基本同意這種研究結果。趙國最終的失敗是國力決定的。秦國修成了鄭伯渠後,不用擔心糧食問題,這個是其他六國無法相比的
Californian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挺能反轉常識的,趙括居然成了大英雄,不過推理鏈還真難找出不合理之處:)
just_sos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花潭' 的評論 : 全部陣亡的是趙括直接率領(被圍困)的五萬趙軍精銳,這五萬人大約消耗了25萬秦軍。其餘40萬趙軍,一部分投降後被坑殺,一部分逃了。
just_sos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花潭' 的評論 : 作者的意思(猜測)是被坑殺的趙軍遠少於四十萬,有相當一部分趙軍逃了。逃回去的人正是之後邯鄲之戰中的主要守城力量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扯淡,白起不可能傷亡25萬對趙括傷亡5萬還能活捉趙括四十萬而將其坑殺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