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其實是想借助蜀吳的勢力,保住自己的基本盤。在曹魏的政治鬥爭中,給自己留退路,所以和諸葛亮聯係。
大家演戲,避免諸葛亮北伐,在上庸打熱戰,同時自己可以牽製曹魏,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共贏的關係。
但是,諸葛亮不是這麽想的。
諸葛亮是希望把孟達當棋子。而不是戰友,甚至都不是合作對象。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如果孟達成為戰友,蜀漢接收了這麽大一塊地方,孟達必定高升。
蜀漢政權裏麵的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派將會勢力大增,兩個位高權重的益州派一唱一合,不服管理,不利於諸葛亮定於一尊的地位。
第二,孟達和諸葛亮有私人恩怨。還記得諸葛亮的姐夫是誰幹掉的?
諸葛亮的計劃,是讓孟達變成炮灰,當作牽製曹魏政權的棋子,上庸打得越久越亂,對自己的北伐大計越好。最好是孟達在上庸牽製住司馬懿十年八年。自己好在祁山用兵。
從一開始,諸葛亮就沒打算讓孟達活著回益州。
可是孟達老奸巨滑,不肯馬上舉兵造反當炮灰。
於是兩麵派戲精諸葛亮就玩了兩手,一方麵給孟達寫信,上麵左一個孟子,右一個孟子,好像自己是孟達的粉一樣。同時把孟達當年反叛的鍋,扣在死人劉封身上:是他逼反你的,我和劉備痛心疾首啊!你回來把,我們再創輝煌。
那封信,現在都還被收錄在諸葛亮的書信集裏麵,話說得那個肉麻。
老陰逼諸葛亮,表麵上對孟達誠懇推心,背後就在孟達背上插刀子,他派了一個叫郭模的人作反間,逃跑到曹魏,並且舉報孟達同諸葛亮勾結,欲圖謀反,當然,材料都是諸葛亮給的。
這一下曹魏就被捅了馬蜂窩了。
曹魏皇帝是不信的,給孟達去了信,表示這是低級的反間計,不要上當,不要慌,朕是信任你的。
而司馬懿,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來,自己正想找孟達的麻煩做掉他,這下好,機會來了,於是他也給孟達寫了同樣的信,表示這是反間計,目的卻和曹魏皇帝相反,他是想麻痹孟達,然後搞突襲。
所以當司馬懿手下的人發現,孟達並沒有反叛的動作,勸司馬懿緩一緩,免得逼反孟達的時候,司馬懿明確表示,他反複無常,我就是要幹掉他。
這個時候,可以說,孟達再厲害也沒有辦法了。
盟友賣了你,而頂頭上司司馬懿不管皇帝的感受,不管手下人的意見,不管自己還沒有反的客觀事實,就是要幹掉你。而且還是突襲。這誰受得了。
曆史書上把司馬懿不請示皇帝,直接快速幹掉孟達當作是當機立斷。
不是的,司馬懿不請示皇帝是故意的,因為他就是要鏟除這個皇帝用來製衡自己的眼中釘。一開始就是這麽計劃的。
而孟達認為司馬懿要請示皇帝,正是他知道自己是皇帝用來製衡司馬懿的工具,覺得司馬懿絕對不敢犯這種政治錯誤,不經請示就殺掉製衡自己的人,得罪皇帝從而被皇帝忌諱。
他不知道的是,司馬懿其實是個野心極大的人。沒有他不敢的。而且當時的政治形勢,以司馬為代表的豪門已經占了上風,在蜀漢的軍事威脅下,皇帝絕不敢為這種小事和司馬懿翻臉。他孟達,其實死了就死了。隻要司馬懿拿出合理的理由,皇帝絕不敢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