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書上是這麽記載這件事情的:
東寧之變,又稱東寧政變,是明鄭永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統治東寧的延平王鄭經逝世後,於“東都明京”承天府(今台南地區)所發生的政變。
身為外戚又兼任侍衛統領的馮錫範,聯合鄭哲順、劉國軒等宗室與將領,向太妃董友進“鄭克臧非鄭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等讒言,借口監國鄭克臧不是先王鄭經親生子,乃共同策劃、發動政變,是為“東寧之變”。
“東寧之變”結束後。原繼位不及三日的監國、世子鄭克臧,遭到罷黜,並被殺害。馮錫範改立其女婿,鄭經次子鄭克塽繼承王位。
此次政變被廣泛認為,是台灣明鄭政權內亂並快速走向衰亡的重要轉捩點。
兩年後台灣就被武統了。
這段曆史,其實是被金庸寫進了《鹿鼎記》,發動政變的大將馮錫範,被金庸描寫為武林高手:一劍無血馮錫範,
而鄭克塽就是和韋小寶搶阿珂的富二代。
但是老金其實是胡扯,鄭克塽當時才是十二歲的小學生,搶什麽阿柯。
看起來很簡單的曆史,可是裏麵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主要有三點:
1. 為什麽馮錫範要發動政變,他的同夥還有誰,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2. 為什麽馮錫範能發動政變,他的力量基本盤是什麽。
3. 鄭克臧作為多年的監國,台灣的實際控製者,為啥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這其實要從兩方麵看:
從總體大局來看,當時是大清三藩之亂時期,鄭經看到機會,出兵幫助三藩反清,台灣的主要兵力都調往福建,又鄭經親自控製,劉國軒等大將直接指揮。鏖戰多年。
鄭克臧作為多年的監國,是負責後方。
結果就是,鄭克臧沒能建立起和軍隊的親密關係。也沒法控製軍隊。鄭經死後,軍隊的實權是落在了劉國軒,馮錫範這些大將手裏麵。
從鄭克臧的性格來看,他繼承了鄭成功嫉惡如仇,嚴明果斷的性格,手下的人都非常怕他。特別是他的幾個叔叔,因為驕奢不法,差點被鄭克臧殺掉,當時是被鄭經赦免。他們害怕鄭經死後,鄭克臧掌握實權後,估計會殺了自己。所以成了馮錫範政變的主要推手。
而劉國軒等實力派大將,以前是跟過鄭成功的,知道厲害,萬一一個新鄭成功上台,殺伐無度,自己難說不會受害,所以也是樂觀其成。軍權在自己手上不好嗎?
結果沒有軍權的鄭克臧就被侍衛統領,軍隊大將,加上自己的親叔叔們,聯手做掉了。
所以,後來的統治者都學乖了,在沒有拿到軍權之前,裝憨厚的孫子。
拿到軍權之後,全部送你們下秦城。
鄭克臧有東寧賢王之稱,因為公正嚴明,很得人心,這回被政變殺害,鄭明政權失去人心,成為一盤散沙,誰還會為這樣的政權拚命?
兩年後在滿清武統的打擊下,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