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血腥殘忍,政治獨裁昏暗,小民如同螻蟻的年代。
但同時,也是非常有個性的人生活的年代。
有一樣技能,古人非常常見,現在卻已經失傳,就是仰天長嘯。
大家都記得嶽飛的明代偽作滿江紅: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古人心中有千千萬萬說不出來的話的時候,就是用這種方式發泄。
仰天長嘯。
據史書記載,當年西晉的宰相王衍,在洛陽城聽到一聲長嘯,當時就呆在那裏,半餉反應過來,
就讓人去抓那個長嘯之人。一個十四歲的歪果人。
後人有一首詩,說的就是這件事:
石勒童年有戰機,洛陽長嘯倚門時。
晉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預知。
——司空圖《洛陽詠古》
司空圖,晚唐詩人、詩論家,代表作品有《二十四詩品》。他的這首詩,讚的是十六國時期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
“倚門長嘯”的故事,發生在石勒14歲的時候。那時,他,一個胡人小屁孩,跟著大人到洛陽做生意,被洛陽的富庶所傾倒,忍不住靠著上東門長嘯。這一幕,正好被時任西晉尚書左仆射的王衍(字夷甫)看到。王衍識人,對身邊人說:“這個胡兒,我看他氣度不凡,長大了恐怕會成為天下的禍患。”
王衍讓人去抓石勒,但石勒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如果時空換成現代,一個哈沙克斯坦來一路一帶做生意的外國小男孩在北京五環,被富庶的城市傾倒,發出長嘯:啊啊啊啊啊啊。
周圍的人立刻鄙視的眼光:神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