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國解碼:曹操殺許攸,其實是被心如死灰的超級謀士許攸利用來搞自殺的一種報複方式

(2023-04-05 13:58:36) 下一個

許攸當年和袁紹,曹操都是哥們,大家一起讀書,一起玩樂,親如兄弟。

要說能力,許攸並不在這兩個大佬之下。要不然袁紹曹操也看不上他,不會帶他玩。

在早年許攸就敢和冀州刺史王芬合謀,要幹掉當時的漢靈帝,推另外一個諸侯王上位,

這是何等的膽大包天。從後來他給曹操獻計奪取烏漕的計劃來看,這個反叛計劃的謀主應該就是青年許攸。

他是個膽子特別大,敢挺而走險的人。

後來起兵,許攸就去幫當年的兄弟袁紹,並且促成袁紹和曹操的聯盟,對付袁術和公孫瓚,

在許攸眼裏,都是自己當年的兄弟。一榮具榮。

事實上,袁紹和曹操崛起,分別幹掉了公孫瓚和袁術,奠定了三國的基礎,有很大程度上是許攸的眼光和功勞。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的策略差不了多少。

誰知道,袁紹可沒把他當兄弟,在袁紹眼裏,許攸就不過是一條自己的狗。

所以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手下的審配把許攸的家人抓起來,許攸暴跳如雷,他知道沒有袁紹的默許,給審配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這樣對自己。

動自己家人,就是下一步要對自己動手的先兆,他的智力超群,絕對不會相信那種忽悠:“你的家人是你的家人,你是你,好好幹,別擔心。清者自清”

他知道,抓他家人的目的,就是要在苦刑之下,讓他的家人給出自己犯罪的口供。然後,自己的末日就到了。

他沒有那麽天真,這不是袁紹的意思,基本不可能。特別是在戰爭時期,沒有理由節外生枝去搞他的家人,除非是為了對付自己。

他要逃命,不能等死。他要報複,報複自己以前的兄弟對自己的背叛。

於是他連夜逃跑,跳槽到另外一個老兄弟曹操那裏,並且獻計讓曹操大破袁紹的原因。他要利用曹操來為自己報仇。

但是滅掉了袁紹之後,許攸的心情卻又落到穀底,曹操也和袁紹一樣,把他當一條狗。

而自己的親人,都已經被袁紹殺死。自己是一個孤家寡人。

活著真的沒有什麽意思了。

於是他酗酒,對曹操出言不遜。

一方麵是在試探曹操,是不是真的和袁紹一樣對待自己。

另一方麵,其實也是他自己不想活了,利用曹操的手來自殺。如果曹操殺了自己,就會暴露他曹孟德的容人雅量,都是謊言。這是對曹操最好的報複。

很多人認為許攸是個二杆子,說話不注意,得罪了曹操,結果被曹操殺死。

其實都是看不懂三國的這個頂級謀士。能和曹操袁紹當年稱兄道地,能勸說一州的長官當反賊殺皇帝的人,會是一個二杆子嗎?

從曹操的表現也可以看出許攸的厲害。

對照禰衡,同樣的得罪了曹操,曹操也沒有殺禰衡,而是借劉表黃祖的手來殺。怕自己負上害賢之名。可是對許攸,曹操為什麽就不借刀殺人了,就不怕負上害賢之名了?而是直接處死給自己留罵名?

因為曹操知道許攸的厲害。就是人型核武器。一旦跑到別的君主的地方,想報複的他會獻上奇計滅了自己,所以不能用,就必須殺掉。以絕後患

三國演義上說是許褚殺的,正史上說的曹操殺的,許褚就一個衛隊長,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殺曹操的謀士。這個是製度,曹操都不敢廢。
遵守製度對曹操的統禦力有什麽作用,這個可以寫一篇論文了。曹操就是靠遵守製度的力量,控製大臣和諸侯,所以他絕不敢亂來,也不敢稱帝。
曹操殺任何人,都是要找一個法理上的借口的。絕對不會授意衛隊長去殺,這樣會嚴重影響他在士大夫心中的形象,影響他對世家大族的控製。

所以羅貫中隻是一個說書人,不是真的懂政治學。懂政治學的,不會編這樣不合邏輯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