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曆史新觀點,萬曆三大征是大明滅亡的原因

(2022-01-10 08:21:17) 下一個
下麵是萬曆三大征的內容:
萬曆三大征指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鬆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鬆、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鮮之役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萬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1] 

 萬曆三大征看起來是明朝大勝,連曆史書的結論也是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可是,隻有短短的40年,明朝就滅亡了,(明朝滅亡於1644年),如果說二者沒有任何聯係,那就沒有眼光了。

明朝的滅亡,其實就是後來遼東對後金用兵,因財政缺錢,在全國征遼餉,導致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導致需要征更多的軍餉,雖然明軍對反賊勝多敗少,但因為征軍餉越來越多,老百姓沒法活,結果反賊越打越多,最後大明滅亡。

為什麽明朝沒錢?因為三大征耗費巨大。《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王德完傳》也記載:“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

三大征當中,花錢最多的是朝鮮,超過了總金額的60%,打敗了日本,結果客觀上是幫滿清消滅了在關外的威脅,並且養肥了後金。可以說,如果日本占領朝鮮,滿清基本上是不敢入關的,因為日本人在背後分分種會抄了他的老窩。日本,後金,大明互相製約,基本上大明不會崩潰。

而如果三大征的錢還在大明國庫,基本上不用征遼餉,又怎麽會有農民起義?

在國力孱弱的情況下,還要拚命維持國力達不到的統治,不懂得收縮,最後導致崩潰,這基本上是曆史上所有大帝國滅亡的標準規律。

所以明朝真正滅亡的原因就是它的那種大國心態,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大國地位,而不搞主動的戰略收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宏揚道德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有道理的觀點,大明舍不得放棄一部分領土利益,連年戰爭,耗空國庫,最終全盤皆輸,有其內在的因果聯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