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征看起來是明朝大勝,連曆史書的結論也是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可是,隻有短短的40年,明朝就滅亡了,(明朝滅亡於1644年),如果說二者沒有任何聯係,那就沒有眼光了。
明朝的滅亡,其實就是後來遼東對後金用兵,因財政缺錢,在全國征遼餉,導致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導致需要征更多的軍餉,雖然明軍對反賊勝多敗少,但因為征軍餉越來越多,老百姓沒法活,結果反賊越打越多,最後大明滅亡。
為什麽明朝沒錢?因為三大征耗費巨大。《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王德完傳》也記載:“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
三大征當中,花錢最多的是朝鮮,超過了總金額的60%,打敗了日本,結果客觀上是幫滿清消滅了在關外的威脅,並且養肥了後金。可以說,如果日本占領朝鮮,滿清基本上是不敢入關的,因為日本人在背後分分種會抄了他的老窩。日本,後金,大明互相製約,基本上大明不會崩潰。
而如果三大征的錢還在大明國庫,基本上不用征遼餉,又怎麽會有農民起義?
在國力孱弱的情況下,還要拚命維持國力達不到的統治,不懂得收縮,最後導致崩潰,這基本上是曆史上所有大帝國滅亡的標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