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紀事
(一)初到溫哥華
2018年1月
因工作變更,兒子全家搬遷溫哥華 , 開啟了家庭新一輪的搬遷。 早先全家隨我而動,我到哪裏家搬到哪裏。 現在我退休了, 該輪到隨兒子而動了。 按美加人的思維, 老人未必隨子女定居,可我們是華人啊! 那份情感唯有孔孟的後人們才能領悟。
這場搬遷, 兒子已經籌劃多時, 可以說是不小的工程。 我們早年的搬遷, 全部的家當也就在每人兩隻箱子內,說走很快就可以走, 倒也是幹脆痛快。 幾十年下來, 怎麽說多幾隻箱子也裝不了了,何況還有住房一應事項。
兒子的“家”早在年前就由搬家公司搬到了溫哥華,但兒媳和孫子遠在上海,兒子還是陪我們在多倫多過了兩個節才於新年後的第一天飛赴溫哥華, 時隔兩天, 我們老倆口也跟踵而來, 好幫兒子安頓好家,安排好生活, 工作有個好的開端。
兒子的住處雖說是公寓, 卻是單層,帶小院,背後即是高爾夫球場 。他們最中意的是離地鐵站隻幾分鍾路程, 到市區上班也在半小時之內。 我們到時, 搬家公司運來家具已經擺好,但衣物用品基本上都還沒有開箱, 堆滿了客廳, 睡房,書房。 理東西是我太太的專長, 毋用多說,在接下來兩天裏,各樣物品都去了屬於它們的地方。
雲,霧,雨水和陽光
溫哥華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早就知道,溫哥華可謂冬天加拿大最溫暖的地方。 早晨離開多倫多時, 雖說晴空萬裏, 但室外近零下二十度的溫度也令人好不難受。 我們慶幸逃離了多倫多的酷寒, 想不到一頭鑽進了溫哥華的雨水中。 飛機到溫哥華的上空, 濃雲密布,以致飛機離地隻有幾十米時我們才看清跑道和地麵的一切。不用說,兒子在淅淅瀝瀝的雨水中開車把我們接到了家。
來溫哥華最初連續多日,我們沒有見過溫哥華的太陽,也許是季節性的原因。外麵下著雨,不開車出不了門, 不免懷念起多倫多來, 那裏雖然寒冷, 卻多晴日。
大概是東側落基山脈的影響, 這個季節的溫哥華,夜, 格外的長, 早上八點, 依然朦朧不見光。 來後十餘日有兩三日天空放晴, 那陽光分外柔和, 心境也象天空一樣舒暢,自然我們不會待在家中,外出領略溫哥華的芳華。
在溫哥華雨季, 人們要習慣於每天出門帶上雨傘。
市容,優雅而端莊
這些天 ,隻要天氣預報雨停上幾小時, 我和太太就要出去走走, 看看溫哥華的芳華。住處離溫哥華市中心並不遠,幾十米之外就是一個高爾夫球場。放眼望去, 居然看不到一幢高樓。 綠樹叢中的多為兩層的住宅,窗明幾淨,車庫,陽台和草坪是基本要數,寧靜, 安詳, 清新市居民區特征。人口密度之低,環境之優美令人讚歎。這是一個不錯的社區,以西方人為主, 近年華人也越來越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溫和的氣候, 是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溫哥華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富豪前來購房, 尤其是華人。 在樹木花叢的後麵, 不乏價值數百萬以致數千萬豪宅。
一個晴朗的上午, 我們乘地鐵一睹溫哥華市中心的尊容。市中心整潔,清新而安詳。 稱得上摩天大樓的沒有幾幢,建築古樸端莊 。這裏沒有刻意的人為工程,顯然,這是一個淳樸而美麗的城市。整個市區並不大,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在步行範圍。市區商鋪並不象上海那樣沿街排開, 甚至遠不如多倫多那樣繁華。 市民, 特別是住宅區的居民, 更喜歡在購物中心消費。在這樣分散的居住環境,沒有小商鋪存在的餘地。
除了中心城區, 大溫哥華市還包括幾個衛星城市 ,有三條輕軌穿梭其間, 每一列也隻有兩節車廂,每幾分鍾就有一列車開過,極為方便。
市中心, 氣派,但不誇張
民居
山海之間的城市
溫哥華是加拿大麵向太平洋的港口,多島嶼。 高聳的落基山脈雄踞於溫哥華的東方和北方,溫哥華港灣在北部深深插入內陸, 把高山與平原切割。 從落基山脈飛流而下的Fraser河涇流溫哥華平原,入海前分成南北兩支,毫不客氣地把溫哥華平原劃分為幾塊,華人聚集地列治文市就夾在兩河中間。
溫哥華港灣橫梗於高山與溫哥華平原之間
可以說,溫哥華位於山海之間, 北有雪山, 南有漁人碼頭。 沿街向北望去, 雪山就在盡頭。向南向西不遠就是連接溫哥華和故地上海地太平洋,沙灘, 島嶼, 漁人碼頭。。。又是另外一幅景象。 城市就建在山海之間並不遼闊的衝積平原上。
從市區公園北望終年雪山
南下漁人碼頭
周末兒子開車去北溫哥華Cypress州立公園,位於半山腰,鬆柏參天, 山水奔騰。 向上積雪深厚,是 優良的滑雪場, 冬季奧林匹克曾在溫哥華舉辦。 南下俯視溫哥華,一片雲海, 隻有溫哥華市中心的高樓群的高聳的部分刺破雲層,有如海上仙境。
從溫北山上南望溫哥華, 雲海, 市區成浮島
溫北山上鬆柏參天
初到溫哥華,又處雨季的一月, 難說已識其全麵貌。 假以時日, 遍遊溫哥華,方能真正認識這個多年被列為全球最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