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生日趣事

(2025-05-27 03:47:18) 下一個



我的生日趣事

我出生的那時光,鄰裏鄉親尚不知陽曆為何物。父親說,我的生日為二月初二,每年這一天,當然沒有如今的蛋糕和蠟燭,但一碗麵還是有的。

到我高中畢業的檔兒,為建正式檔案為高校招生所需,校方有關辦公室詢問我的出生年月日,我也隻能告知某年二月初二,如何填寫陽曆出生年月日交給校方去處理了。 事後知道校方將我的出生日期定為了三月三日,於是我從小所有證件上出生日期就有了某年三月三日,沿用至今,好在三月三,似乎還是個不錯的數字。

從高畢業離家,到大學畢業,再到浙江溫城工作多年,我不記得是否獨自過過生日,隻知在老家父親和弟弟依舊會在二月初二為我生日吃麵的。

及至1978年我以研究生跨入了中科院上海某研究所大門,孑然一身,依舊沒有過生日的念頭。 後來有了女朋友,也就是未來的太太,準嶽母要為我過生日,大概是要彌補我從小沒有母親的缺憾吧,查問起我的生日,我如實說證件上三月三日,但家鄉習慣上二月初二過生日。 嶽母一聽,二月初二,龍抬頭,多麽吉利的日子,就在當年的二月初二這天,女朋友全家為我慶賀生日,這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稱得上隆重的慶生。 大家打趣地說,我從鄉下走來,進大學,如今以研究生進中科院,進上海,也算抬頭了,大家一陣大笑。 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誰不知一個上海戶口,一份上海工作何等珍貴,更何況又在中科院呢!我心裏明白,我從鄉下來到上海,不知翻過了幾重大山,汗水,淚水,委屈相伴,當然也有成功的喜悅。

到了上世紀末,人類進入了網絡時代,除了通訊和社交更為便捷外,從網絡上幾乎查詢到人們常規想得到的任何信息。 一天我好奇地在網上輸入我的生日,查找某年二月初二對應的陽曆日期,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出現的是二月二十二。 我生怕搞錯了,用百度和GOOGLE反複查詢,結果是一樣的。 當我把這一發現告訴太太時,她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幸好沒在三月三日給你過生活,否則真不知是給誰過的!” 這樣我有了三個生日,農曆的,陽曆的,還有證件上的。 說來也巧,三組很不錯的數字2-22-223-3。 不怪高中的經辦人員,那時他們的查對工具就是那點,年逾古稀的我,也不值得再去更改證件上的生日,況且3-3那麽好的數字,也習慣了。

我的生日趣事還不止這些。 就在我來到楓葉國的年頭,太太仍在上海一家第一批上市公司管理層任職,公司一位年長的同事善長為人算命擺卦,居然每每靈驗,逐步名聲在外。 算命擺卦當然與生日有關,但遠不止於此,還必須知道屬相,生辰之類。 太太經不起好奇心的驅使,匿名把我的屬相,生日,生辰告之,請他擺一卦,結果一出,竟是“少年勞碌走風塵,畢竟奔波有收成,一朝回顧眾子孫,衣祿豐盛享錦程”。 當時擺卦算命的同事大驚,問我太太何人兒時如此命苦,太太笑而未答,時隔長久方告知實情。 當太太信中告訴我時,我也為之一驚。 要知道,我往日總視算命為迷信,要評論後兩句當年太早,沒想到至少前兩句準確無誤,勾引起我痛苦的回憶。 我四歲喪母,父親在農村帶著我和一歲的弟弟艱難度日;及至我初中一年級,父親口吐鮮血倒下了,家中失去了唯一的勞動力,全家依靠生產隊集體照顧,維持生計。看在我門門功課全優的份上,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一起決定,不管我家中遇到多大困難,都要支持我讀下去,為便於我有時要照顧父親和弟弟,還破例必要時容許我遲到早退。 正是恩師們的鼎力相助,才有我後來進省中,進大學,讀研究生,入職中科院。"少年勞碌走風塵"準確描述了我少年時的艱難處境;至算命擺卦時,我已擁有學位和中科院高級職稱,也算是應了“畢竟奔波有收成”了。

三十年過去了,我由中年步入了老年,我沒有達到也不敢全盤認同算命的後兩句。 但今日我和太太,至少可以說,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兒孫繞膝,其樂融融,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夫複何求。

以往視算命擺卦為迷信的我,沒想到太太請人為我算的命與我的人生軌跡如此吻合,是巧合? 是我理解不了的內在深層的緣由? 我已弄糊塗了,也不再想去探個究竟,畢竟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

每每回憶起生日趣事,有心酸,有甜蜜,人生大抵就是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江夏堂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茵芯' 的評論 : 謝謝!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你女朋友的母親真好! 好故事,感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