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P考試就要拉開帷幕,孩子們在家緊張備考的身影讓我也跟著懸起了心。
周末與朋友閑談時,我坦言自己光是看著孩子們準備考試就感到焦慮。這種情緒勾起了當年自己麵對考試時的記憶。那些輾轉反側的夜晚,像打翻的調色盤般混雜的忐忑與期待,明知不該浪費精力,焦慮卻始終揮之不去。
朋友聽後卻笑著說她向來享受考試,越是重要的考試越能讓她興奮。這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我不禁笑著感歎:"嫉妒,羨慕,恨啊……"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一件往事。班裏有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侶,平日總見他們嬉笑玩鬧,鮮少埋頭苦讀。可大一期末考時,男生某門課斬獲九十幾分,女生也考了八十幾分。當時女生宿舍集體驚歎時,那個女生透露是男友幫她精準劃了重點,讓她不必麵麵俱到地複習。我們這群普通學生當時隻覺得天才就是不一樣,玩學兩不耽誤。
如今曆經歲月沉澱才懂得,這世上固然有天賦異稟之人,但再聰明的頭腦也需要知識的積累。所謂"會抓重點"的能力,必然建立在通讀全書、吃透講義的基礎上,哪有什麽看一眼就能提煉精髓的魔法。就像園丁打理花園,聰明人或許能更快分辨良莠,但若不親手鬆土施肥,終究等不到花開滿園的時刻。
人生考場何其相似。有人衝刺如風,有人緩步前行,但隻要保持學習的姿態,終會在某個清晨突然發現,曾經晦澀的知識已如晨露般清澈透亮。考場上的分數終會褪色,但那些為學習熬過的夜、流過的汗,以及某天突然“開竅”的瞬間,才是歲月帶不走的成長印記。
附:我完成了這篇短文的初稿,之後請深度求索幫我修改潤色一下。不得不說,AI的修改讓文章更加流暢,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