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花花世界主持的“一句話翻譯節目”,非常成功!裏麵提及托馬斯·摩爾的著名詩歌《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也是德國電影〈英俊少年〉主題曲。詩歌引起每個人的共鳴是因為它描寫了一個人生命盡頭的淒涼與悲哀。謝謝花花推薦和慧眼識珠。我把全詩作了中文翻譯,也算對這次一句話翻譯節目的延伸吧。時間匆匆,親們笑納。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Thomas Moore (an Irish writer, poet and lyricist, 1779-1852)
托馬斯·摩爾 (愛爾蘭作家、詩人和歌詞作家,1779 - 1852)
翻譯:忒綠
Translated by: Tweeting Green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這是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
Left blooming alone;
留在那裏獨自開放;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她可愛的夥伴們
Are faded and gone;
都已凋落消亡;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沒有緣親花朵,
No rose-bud is nigh,
也沒有玫瑰花蕾在身旁,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來輝映她的滿麵紅光
Or give sigh for sigh!
抑或歎息她的悲傷!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我不願讓你,你孤單單,
To pine on the stem;
在枝頭憔悴淒慘;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既然你愛的夥伴都已在夢鄉,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你何不與她們一起入眠。
Thus kindly I scatter
於是我虔誠地
Thy leaves o’er the bed
在墓床鋪上你的花瓣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在這裏與你的花園同伴們一起
Lie scentless and dead.
芳香消盡寂靜長安。
So soon may I follow,
不久我會隨你而去,
When friendships decay,
在友誼腐朽的時候,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在愛情的光環上
The gems drop away!
那顆寶石脫失的時候!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ed,
當真心衰敗,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當親人們駕鶴西去不再相見,
Oh! who would inhabit
啊!有誰還會願意
This bleak world alone?
在這個淒涼的世界孤獨流連?
詩經體戲譯版:
《孤玫》
孤玫淒淒,
獨守昊日。
往昔仁人
隨風凋逝。
無花續之,
韶華不繼。
無蕾近之,
歎息複歎息。
孤玫憔憔,
吾伴汝老。
往昔親人,
夢鄉睡著。
願汝隨之,
夢鄉擁抱。
鋪葉偎之,
園靜芳香消。
孤玫息息,
情何以依。
至真已枯,
摯愛已失。
吾欲從之,
協汝而去。
吾欲從之,
離這悲涼世。
相關電影與歌曲欣賞(摘自網絡 public domain):
《夏日最後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原曲名叫《年輕人的夢》。後來一個叫米利金的人為它重新填詞,改名為《布拉尼的小樹林》。到了19世紀,愛爾蘭著名詩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對它產生興趣,但他對此前的歌詞都不滿意,於是又重新填詞,更名為《夏日最後一朵玫瑰》。
看過德國電影《英俊少年》的人,大概不會忘記海因切在思念母親時唱的這首歌。這支抒情委婉又包含著絲絲哀愁的歌,原是一首愛爾蘭歌謠。《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不僅激起了許多偉大作曲家的靈感,更是得到了眾多歌唱家的喜愛,以至傳唱百年而不衰。
主題部分的曲調悲哀足以使人落淚,在這裏,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平靜麵對殘謝和死亡的心境,盡情宣泄悲傷的情感。既然隻剩下自己孤獨的存留著,這與死亡又有什麽區別?或許讓根莖花瓣落入泥土與同伴們長眠,才是真正的歸宿,這段樂曲清清而幽幽,回味無窮。接下來的3段變奏,逐漸透出了對生命即將消逝的堅忍與閃現最後燦爛的心態。
尾聲,則是形將憔悴之無奈,再看不到耀眼的光輝。最後3小節,在輕柔的分解和弦中,留下的隻有一聲無形的歎息、和她一同歎息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