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戰爭以來,在一個個烏克蘭人身上,我們看到許多勇敢的故事。
烏克蘭第30機械化旅軍人蒂莫菲·米科拉約維奇·沙杜拉被包圍後,俄軍命令他喊“榮耀屬於俄羅斯”的口號,他吸了最後一口煙,說出的是“榮耀屬於烏克蘭”,被亂槍打死。
那名在前線犧牲的女軍醫奧列克桑德拉·穆爾克維奇,她在留給丈夫的遺書中寫道:“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團火焰,不要害怕點燃它。我們會再見麵的。”
那位烏克蘭平民奧萊克西.尤科夫,堅持在戰火紛飛的土地上尋找每一個士兵的屍體,不論死者是烏克蘭人還是俄羅斯人,都會被送到各自的家中安葬,他甚至為此被炸瞎一隻眼睛。別人問他這麽做圖什麽,他說:“因為我們是人,我們必須記住自己是人。”
那位堅持留在最危險的區域服侍百姓的老牧者,他說,身為信徒最大的意義,不隻是服侍幫助別人,更是在艱難的環境中向人們展現自己所信靠的那一位。
今年8月24日,是烏克蘭獨立紀念日。這一天,通過俄烏雙方交換戰俘,146名關押於俄羅斯監獄的烏克蘭人回到祖國的土地上。其中有一名麵容清瘦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3年前被俄羅斯綁架的赫爾鬆市前市長沃洛季米爾·尼古拉延科。
尼古拉延科曾在2014年至2020年擔任赫爾鬆市長。2022年4月,赫爾鬆被俄軍占領後,鑒於尼古拉延科的聲望,俄羅斯人找到他,請他再次出任赫爾鬆市市長。
這一提議遭到尼古拉延科斷然拒絕。俄羅斯人以打折他的雙腿相威脅,但尼古拉延科依然不為所動。
早在俄羅斯開始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之前,俄羅斯高層就知道尼古拉延科的大名。2019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烏克蘭黑海地區的土地原本歸俄羅斯所有。時任烏克蘭赫爾鬆市長的尼古拉延科隨即展開記者會,駁斥普京的說法,稱黑海沿岸一直都是烏克蘭的傳統文化區。
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賈巴羅夫向尼古拉延科喊話,警告他不要與俄羅斯總統進行爭論。
2022年4月18日,俄羅斯人在威脅其出任赫爾鬆市偽市長遭拒絕後,粗暴綁架了尼古拉延科,先是關押在克裏米亞監獄,後來又把他轉移到俄羅斯本土的監獄裏。
尼古拉延科起初有一次機會通過交換戰俘獲釋,但當他發現一名腿部患壞疽的烏克蘭士兵可能撐不過下次交換時,便把自己的名額讓給了他。那名獲釋者被擔架抬出監獄時,整條腿已經發黑。後來俄羅斯人再沒提過交換他。
在三年多的時間裏,俄羅斯人把他單獨關押,既沒有對他提出指控,當他有病的時候,也沒有給他醫治。
尼古拉延科說:“這三年裏,除了鐵柵欄和混凝土,我什麽也沒有見過。”俄羅斯人想在摧垮尼古拉延科身體之前,徹底摧毀他的意誌。
看到尼古拉延科的故事,我想起幾十年前的英國宣教士埃裏克.利迪爾,二戰期間,他被日本人關在山東濰縣集中營裏。英國以日本戰俘交換英國僑民時,埃裏克.利迪爾被列在交換名單上的第一位,但他在名單上劃掉了自己的名字,換上另一個人的名字。
後來,埃裏克.利迪爾因為腦瘤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死於集中營解放前夕。直到今天,中國人依然牢牢記得他的名字。
烏克蘭人並沒有忘記尼古拉延科,通過各種渠道對他展開營救。在這次獨立日交換戰俘到來之前,烏克蘭總統高級顧問葉爾馬克就向媒體報告了尼古拉延科即將被釋放的消息,並稱讚他把獲釋機會讓給別人的犧牲精神。
回到祖國的土地上,65歲的尼古拉延科非常高興。當記者請他對著鏡頭說幾句的時候,尼古拉延科首先祝同胞們獨立日快樂,又接著說:“巧合的是,明天就是我母親的生日。媽媽,我非常愛你。她已經91歲高齡了——我原本不確定能否再見到健在的她。”
被俄羅斯軍隊綁架前,尼古拉延科是一個身體微胖的人。在俄羅斯監獄遭受三年折磨回到烏克蘭後,尼古拉延科看上去非常瘦弱,但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上依然有某種東西在閃光---那難以被摧毀的高貴信念,映出來自至高之處的明亮。
作者:詩意恩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