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之際,名為“觀某某網”的網絡平台上,發表了一篇作者名為“羅一”的洋洋灑灑數萬字長文——《誰打敗了法西斯?西方在撒謊,我們必須揭示真相》
文章首先以黑字著重強調的前言中,亮出了主要觀點:“打敗法西斯的不是西方所宣傳的英美,而是付出巨大犧牲的中國和蘇聯”。
文章中確實使用了極為詳細的數字、實例等描述和分析,展現出二戰前後的一種曆史事實。
比如,對於英美帝國主義在二戰期間,特別是前期中自利為先的隔岸觀火,甚至是火中取栗等綏靖、助惡行為,給予了真實性的還原。
還比如,像英國在二戰前,對於納粹德國的綏靖,以及其想讓禍水東引向蘇聯的卑鄙伎倆等。
還有,像美國在二戰前期置身事外、兩邊漁利的醜陋行徑——比如,在二戰初期仍向日本出售大量的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等,也顯然早就是不爭之史實與事實。
特別是作者在文中,對於蘇聯在對抗納粹德國時,做出的極大犧牲和重要作用。
以及在東方戰場上,中國對於拖住日本侵略軍的大量兵力——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戰場,做出了極大犧牲和起到的重大牽製作用,也同樣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曆史態度。
但是,作者卻主要是以意識形態的分野作為劃定標準,因此將二戰抵抗力量劃成了兩大不同的政治性群體——共產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
並以此為標準,將其中犧牲巨大,也同時做出偉大貢獻的蘇聯和中國——特別是中共,視作“是誰打敗法西斯”之問的終極答案,而將另一意識形態下的群體——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的“英美”,排除在了答案之外。
如果眼中隻有“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這一標準,或者是為了宣傳等目的,對於曆史采取選擇性失明的態度,那麽,這樣的文字出現在中文媒體平台上,就會對我們的價值觀產生破壞性的後果了。
曆史,真的完全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事實上,特別是在如今一個信息開放,再也無法人為封閉的互聯網時代,如果對於曆史等問題,再玩什麽“選擇性失明”,最終被戳瞎眼睛和心靈的,很難說會是被針對的他人,而更可能是自己人!
無論二戰過程中,英美等盟國曾有多少為了私利而進行兩邊漁利或綏靖行為,但如果我們在回答“誰打敗了法西斯”這一曆史之問時,竟然完全罔顧事實,竟將“英美”一律排除在外,那顯然就是一種“睜著倆眼說瞎話”了。
像英國,在一開始確實玩起了綏靖政策,但當其利益不斷受損後,其也確實在歐洲方麵,成了直麵對抗納粹德國的一支主要力量;且當太平洋戰爭發生後,英國及其主導的殖民地國家對抗日本的貢獻,也是事實性存在。
而美國在二戰中的主要和中堅作用,並不能因為意識形態的分野,和後來的中美對抗態勢,就要將曆史上美國對於打敗日本軍國主義和納粹德國的巨大貢獻,就此一抹而去了。
二戰時的事實和真實態勢是,那時也隻有美國當時的國力,才是真正最有實力對抗軸心國的大國,美國確實也在最後被拖入戰爭,做到了傾力付出與巨大犧牲。
如果沒有美國打敗日本自視最強大的海軍,並最終投下決定性的兩顆原子彈,二戰何時結束,或結局如何?曆史或就有可能改寫了吧?
也隻是在日本侵略者看到大勢已去時,蘇聯此時才願意騰出手來,給了關東軍最後的一擊,算是為中國抗日最後做出了一大直接貢獻。
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顯然完全站在蘇聯的角度,給予其在二戰中一個最為正麵的描述與評價,並因此將“誰在二戰中打敗了法西斯”的一大主要功勞,歸功於蘇聯,並對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加讚賞。
但顯然,這位作者在關於蘇聯方麵,明顯患有選擇性失明症——比如,蘇聯也是二戰前期,對納粹德國大搞綏靖政策的一大壞主兒,像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起瓜分波蘭的黑曆史,這位作者卻是一字不提。
還有,二戰時,蘇聯也確實對中國給予了很多支持,如人力、物力、軍事方麵;但是,這位作者對於蘇聯屈膝送給日本軍國主義的綏靖大禮,同樣也是隻字不言。
比如,蘇聯在1941年之前,也一直為了自身利益一直向日本輸送石油等戰略物資;且其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後,事實上成了日本侵華的一大幫凶。
蘇聯還是第一個承認偽“滿洲國”的國家,其對中國的傷害如此之大,我們豈能因為曆史上的意識形態之合縱連橫,就可以從此視而不見了呢?
這更不用說,在抗日戰爭獲得勝利之際,蘇聯最終還是將中國的外蒙地區,給生生地劃了出去,成為了其“衛星國”——蘇俄在曆史上,也因此令中國失去的領土,已經多達500多萬平方公裏之巨!
而抗戰剛剛勝利後,蘇聯竟然在中國統一前景將要明朗之時,還曾要求“國共劃江而治”,如此企圖分裂中國的狼子野心,我們又豈能忘得一幹二淨?
所以,在觀點先行、立場站位於前之下,如此把蘇聯給描繪成了一個完全正義者的曆史形象,這顯然不隻是瞎了眼,而更可能是黑了心吧?
在中國戰場上,中共的作用,和國軍正麵戰場做出的貢獻,我們都不能視而不見,而都應實事求是的予以呈現與評價。
尊重曆史事實,客觀描述曾經的過去,有理有據符合邏輯地評價過往的一切,這才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的正確態度與原則。
有的人選擇性對待曆史,任意為我所用地打扮曆史這個小姑娘,因此對曆史進行自由、自我和自主的任意組合,如故意遺漏或選擇性篩選的對待曆史,以此得出自以為是和自認為邏輯自洽的結論。
這種服務於一己之私目的的曆史觀,不僅會混淆曆史的視聽,更會擾亂了曆史的真相之呈現,還會損害了人們對於曆史的客觀觀察與正確定論。
但顯然,如此掩耳盜鈴式的做法,已無法蒙住世人的眼睛,不僅徒遭人們的恥笑,更會不斷地自我打臉,讓自己反而成為曆史的笑話。
對於曆史事實,不應隻用意識形態作為判斷真實與否的標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怕是不同意識形態之下,如二戰時,像蘇聯與英美,中共與國民黨及美國等力量之間,都仍然有著合力攜手對抗法西斯的真實史實。
二戰反法西斯的勝利,顯然是國際正義力量最後走向合流與合作的共同成果,任何單一國家都很難獨自擊敗邪惡的軸心國。
進行曆史評價時,人類理應基於事實,而非隻有意識形態化的觀點和立場站隊;曆史研究應基於事實史料與多方位的視角,應避免選擇性敘述,或是采取雙重標準,而不能僅僅服務於現實政治或民族情緒的實際需要。
曆史並不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基於事實與證據的一種嚴肅敘事——二戰勝利作為全人類共同奮鬥的結果,任何試圖以意識形態或民族主義立場割裂曆史、否定他人貢獻的行為,顯然都是對曆史真相的一種背叛。
如果到了今天,我們這一點仍都做不到,那隻能說,這顯然是曆史的一種倒退——而讓曆史走向倒退,也必會再次被曆史性規律摔得鼻青臉腫,如此重複性的曆史教訓,難道還少嗎?
作者: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