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總理強硬表態,俄國人為何有點慌?

(2025-05-21 07:54:03) 下一個

4月28日,德國候任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宣布新內閣成員名單時,又擲地有聲地宣告:“我們不是置身事外的第三方,也不是兩方對立之間的調解人。我們堅定不移地站在烏克蘭一邊!”

之前,梅爾茨還表示過:上任之後就將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對此,俄國方麵甚至有點慌,俄國多名高官明確表態:反對德國向烏克蘭提供導彈,如提供,則會被視為直接宣戰。

但梅爾茨這次的表態再次說明,德國人顯然沒有懼怕威脅,甚至直接承認自己就是和烏克蘭在一條戰線上的。

此外,關於對歐洲防務至關重要的美國和北約,梅爾茨也表示:他也不確定北約未來是否能夠繼續存在。德國新領導人的這些表態,都在向外界釋放一個明顯的信號:歐洲正在覺醒。

目前,和歐洲有關的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顯然就是俄烏衝突。而梅爾茨的上述表態,也是對此而來的。隨著特朗普第二次擔任美國總統之後的一係列操作,烏克蘭不得不直麵一個冷酷現實,想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隻能靠自己和靠歐洲了。

烏克蘭正加速建立自己的軍工生產體係,包括彈藥、無人機、坦克和防空係統的本地化製造。這既是生存的必然,也是未來獨立自主的基礎。而在這件事上,最不可或缺的夥伴,就是歐洲,尤其是德國。

2024年,德國的軍費首次突破2%GDP大關,達到76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軍費支出國,僅次於美國、東大和俄羅斯。這一變化,不僅意味著德國將徹底擺脫了二戰後和平國家的角色,也標誌著歐洲大陸正在以德國為核心重新塑造自己的安全結構。

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當然是俄國的威脅和美國的不可靠。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其實也是對歐洲的挑釁,如果烏克蘭被滅,俄羅斯在歐洲東部吞並大片領土,那麽下一個被軍事脅迫、能源勒索、政治滲透的,就是柏林、巴黎或者布魯塞爾。隻有烏克蘭撐住了,歐洲才有談得上自主未來的可能。

而特朗普政府對俄國的戰略模糊和對歐洲的態度,也讓德國明白:美國已經靠不住了。目前,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法國等紛紛增加軍費,德國如果繼續遲疑,勢必失去歐洲領導地位。德國的軍費飆升,正是一種本能的自救反應。

而梅爾茨的講話,實際上宣告了德國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國家定位時期:德國將再次成為世界級的軍工強國,還將成為歐洲的安全支柱。而這也是俄羅斯人對德國將給烏克蘭提供武器有點慌的根本原因。

德國向烏克蘭交付的金牛座(Taurus)導彈,並不僅僅是一種遠程巡航導彈,它還代表著烏克蘭將實現對俄國人技術上的壓製。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場優勢,第一靠的是俄軍戰線後方的縱深優勢,使得指揮和補給體係非常安全。第二俄軍在彈藥、裝備和人力有數量優勢。

而且,俄國人對整個西方有一種心理威懾,讓他們害怕打到俄國“本土”而自我設限。

金牛座的射程超過500公裏,能夠低空隱身突防,精準打擊加固目標,比如地下指揮所、橋梁和彈藥庫。這使得俄羅斯在後方設立的指揮鏈、補給線以及克裏米亞大橋等都變得脆弱不堪。

隻要烏克蘭“打擊俄本土”成為現實,也就破除了西方的禁忌。成為一場戰略體係的精準解構。金牛座將徹底打破了俄軍的縱深安全感,改變目前的戰場態勢和戰略邏輯。

金牛座導彈是德國和瑞典聯合開發的,其供應鏈遍布歐洲多國。這款導彈在俄烏戰場上的使用,也象征著歐洲軍事一體化的開始。

這正是俄國人最忌憚的,因為金牛座不僅是一枚導彈,它更像德國人的一個聲明,曾經打穿歐洲的日耳曼人又回來了。

過去幾十年,德國在國際安全事務中一直比較被動,在俄烏戰爭初期,德國對烏克蘭提供援助非常遲緩、對俄國的能源問題也很軟弱。

但如今,這種局麵在徹底改變:梅爾茨明確表示,德國將投入更多資源支持烏克蘭,不僅限於防禦武器。這一屆的德國國防部長是堅定的鷹派,主張“在烏克蘭獲勝之前,不允許和平談判”。

而德國軍方高層已經公開討論,要為“持久戰”做準備,一直支持烏克蘭直到把俄羅斯徹底趕出去。

事實上,金牛座隻是德國對烏克蘭援助的一個開始,德國已經計劃向烏克蘭交付更多尖端裝備,比如:IRIS-T防空係統;PzH 2000自行榴彈炮和全新一批次的豹2主戰坦克。德國自主研發的“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也在加速進行中。

更重要的是,德國與法國、意大利、波蘭正在快速推動聯合武器采購和標準化,計劃在2025年後建立統一的歐洲遠程打擊能力體係。

這意味著歐洲軍隊將擁有更大規模的庫存;同時會大幅度降度武器的維護成本,武器在歐洲內部的通用型性會增強,最終結果就是對俄羅斯等外來威脅的威懾力倍增。

真正讓俄國人慌的,不是金牛座導彈的威力有多大,而是它背後宣示的決心:歐洲不再被動,不再膽怯,不再分裂。因為烏克蘭戰爭的勝負,不隻決定烏克蘭的生死,也決定歐洲和全世界的命運。


不久的將來,一個新的曆史周期將開啟:歐洲不再是地緣政治棋盤上的“富有但懦弱的買家”;歐洲正在成為一個可以動手、敢於動手的強大力量。

美國或許在退出,但德國、法國和整個歐洲正在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戰鬥,烏克蘭不會被遺忘,戰爭不會靠綏靖結束,文明不會向侵略低頭。烏克蘭不僅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將成為重塑世界格局的參與者。

 

 

作者: 老魚君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