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彈丸小國以色列到底有多強?

(2023-10-07 19:53:42) 下一個

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可不是一般的強悍,軍事,科技,農業,幾乎樣樣都拿得出手,沒有萬把字,根本就聊不透,所以今天凱撒就單聊下他的軍事能力,看看這個中東“小國”究竟厲害到什麽程度!!

要說“小”,以色列著實是小,他的國土麵積僅2.5萬平方公裏,還不如咱們中國一個島,啥島?海南島!(海南省陸地麵積3.5萬平方公裏);以色列全國人口才900萬人,剛剛夠到咱們魔都人口的1/3;而自然資源方麵更是貧瘠得一塌糊塗,除了沙漠,剩下就是死海那玩意了。

因為國土麵積狹小,以色列人的意識裏就從來沒有前線與後方之分,隻要一開仗,對麵仇家發射過來的“哈桑”火箭彈就有可能落到你隔壁老奶奶的家門口。

可即便如此險惡的周邊環境和極差的後天條件,以色列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挺滋潤。

1. 以色列令人咂舌的國防動員能力

1948年,以色列剛剛宣布建國,周圍那幫子阿拉伯國家就急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就此爆發,仗一打就是一年多。以色列盡管手忙腳亂,但總算在英美等好大哥的幫襯下,咬牙挺過了這一關,事後以色列高層盤點總結,痛定思痛,由此確立了極具特色的“全民皆兵,迅速動員”的國防體製。

在以色列,隻要你年滿18歲,身體健康,就得乖乖的去依法服兵役,老大爺們必須服兵役4年,小姐姐們也得服兵役3年。以色列的“兵役法”可不是一般的法,而是最高法——《憲法》。

你服完兵役了,不要以為軍旅生涯就結束了,男性服完現役之後馬上轉入預備役,直到41歲,而女性則到34歲。預備役期間,每年必須用一個月時間去參加軍事訓練或戰備執勤,拿槍和擼火的手感可不能丟。

如果遇到打仗,分分鍾可以就拉上戰場。所以,以色列人常常如此詼諧的定位自己——“一名11個月不在崗的士兵”。

以色列常備軍雖然隻有區區20萬,但預備役有40多萬,這對一個總人口才900萬的國家來說,已經足夠足夠多了。

也許其他國家表示不服,你這動員能力我也有啊!但是有一點你肯定沒法兒和以色列比,因為人家已經把他們的國防動員做到了全世界。

早在2001年,以色列就在全球各地設置了兵站,戰事一旦擴大,這些兵站便負責迅速把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組織回國,參加保衛國家的戰爭。

在以色列還有一道特有的風景,要說軍人站崗持槍,這在全世界恐怕都司空見慣了,但軍人休假回家還隨身帶槍,恐怕是隻有在以色列才能得見的獨有風景了。

假如有一天你去以色列旅行,你會發現走在大街上目光所及,見得最多的無外乎是三種人:穿軍裝的人、挎槍的人、女軍人。這一方麵既表現出以色列人枕戈待旦,隨時準備戰鬥的憂患意識,另一方麵也反映了以色列全民皆兵的製度現實。

而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優化整合,現在以色列的國防動員效率已高得令人咂舌。

戰事一旦爆發,18小時,全體預備役人員集合並領取完武器, 24小時,全體人員機動到位,36小時,所有戰鬥人員投入戰鬥。

這是理論上的數據,也就是最低標準,實際運行情況和效率隻會更高。

以1973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例,戰爭爆發15鍾後,以色列戰爭動員令發出;8個小時後,以軍的一個預備役裝甲旅便齊裝滿員投入

戰鬥;20小時後,兩個預備役師便抵達西奈半島指定作戰地域;48小時後,預備役30萬人全部悉數到位。

這就是生活在險惡地緣環境中的以色列人的效率和危機感,沒有這種枕戈待旦的危機感,地球上也許早就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了。

2.獨步全球的高精尖武器生產和出口能力

如果大家覺得以色列這個國家能存在到今天,全賴美國這位好大哥的庇護,所以沒啥了不起的,那您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以色列的崛起確實離不開美國好大哥的幫助,但最主要還是靠其自力更生,尤其是軍事裝備上的獨立自主。

建國之初,以色列並沒有太多朋友,特別是在周邊的中東地區,可以說是強敵環伺。

由於軍隊規模很小,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以色列國防軍都很難通過常規采購刺激本土國防企業研發高端武器。因此,以色列國防企業生產的大多數產品都用於出口。隻有這樣,他們才能保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行,並降低國防軍的采購價格。

我們還是看幾個相關數據: 

一.2014年,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78%的銷售額來自外貿。其他以色列國防企業基本也是如此。這在世界其他國家難以想象。即便全球軍工企業最強大的美國,其國防軍工企業的國外銷售也隻占總銷售額的一小部分。比如波音公司國防部門的國際銷售額隻占總銷售額的35%,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這一比例更是低至20%。

二,以色列國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25%;對國防工業的投資占到整個工業投資50%;軍事高科技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40%。

數據雖然很枯燥,但最有說服力。

2003年後,以色列軍事工業的運行基本上維持了上述數據,而且隻有增沒有減。

3.以色列軍事工業出了名的好,產品也是出了名的香!

以色列的軍工產品品質和口碑俱佳,如航空電子設備、預警機、無人機等都是不愁買家的暢銷貨。

建國伊始至今,這個國家一直非常重視武器裝備的改革,而且自始至終強調兩個字——“獨立”。

國防工業剛起步沒幾年,以色列就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代表性武器:“烏茲”衝鋒槍,並馬上憑借其優異的性能風靡全球,幾十年來賣勁銷上百萬支。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看港台槍戰片時,此槍的出鏡率就極高,堪稱黑社會大佬的出鏡必帶神器!

大約20年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充分證明了以色列選擇“獨立軍工”戰略的正確性。

1967年“六日戰爭”期間,以前的盟友法國出於各種權衡,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受此強烈刺激,以色列更堅定了獨立自主研製生產武器裝備的決心。

20世紀80年代末,以色列每年的軍火銷售額便占到整個工業出口總值的1/3。如今,以色列製造的武器裝備60%出口,銷往世界70多個國家,總銷售額位居世界第六。

而備受中國軍迷關注的中以“費爾康預警機”事件和“幼師”戰鬥機,也從側麵展現了以色列的軍工實力有多強大。

以色列軍工自力更生不僅使以色列保持了軍事的強大,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由於戰爭常態化,以色列正常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但仍能保持高位運行。究其原因,軍火貿易貢獻巨大。

 

 

作者:小凱撒

=======================

推薦一篇博文:

正常,還是不正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