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饒毅再次狂批張文宏,這回他輸得非常徹底

(2022-12-24 10:59:16) 下一個

今年3月饒毅批了一次張文宏,尚還親昵稱其“文宏老弟”。(事實證明,隨著放開,確實是最後一個寒冬了。)

春去冬來,當初的“文宏老弟”如今已經成了毫不遮掩略帶傲慢口氣的“有醫生”。在《對上不必逞能、對下不宜逞強:疫情雙方代表性人士都應該實事求是》一文中,饒毅一開篇就給張文宏戴了一個大帽子:昨天,有醫生發布不負責任的言論。

首先表明我是讚賞饒毅的,至少曾經是這樣的。

在《饒毅舉報裴剛迎來至暗時刻,大戰風車的唐吉坷德悲情落敗》裏,我將其比作真正的“士”:

饒毅無疑是第一個敢於捅破天的人,第一個執著於揭開學術亂象之人,他是一名勇者,就注定了要孤獨。他一次一次的堅持打假,身上所展現的恰又是中國傳統裏最為難能可貴的“士”的精神。何謂“士”?士者弘毅,任重而道遠。他的不退,為我們這個民族守住了底線。縱然是長夜漫漫,他舍命甘為立於他身後的眾人燃燈。

於張文宏更不必多說,我一直認定他為“君子”,從2020年初到現在,我為他憤憤不平手撕腦殘和發自心底裏激賞他人格的文章不下數十篇,早在兩年半前我就如是寫道:

疫魔亂世,能彎腰扶眾生的就是君子。何謂君子?動必有道,語必有理,求必有義,行必有正。做君子的任重道遠,得有正直剛毅的內心。一個人無論他身處何位,隻要心懷道義,扶危濟困,不求私利,不逐仕途,是個坦蕩君子就可以相信。

幾天以前,我又寫道:專家們變異的速度比病毒還快,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張文宏(們),疫情以來,他說得基本都是對的。

饒毅在《對上不必逞能、對下不宜逞強:疫情雙方代表性人士都應該實事求是》一文中,做了回顧和盤點,他批張文宏的觀點,我覺得也並無不妥,就是有點尖酸刻薄。

我簡單總結一下,張文宏的“已成定局”是唯一的可能性,而變化是不確定的,沒人可以百分之百的斷定疫情走向。

所以饒毅的苛責沒有說錯,隻是倘若以如此嚴謹標準去看“無·良”組合以及某位山巔上的老者會是怎樣?為啥偏盯著三年多以來言行一致的張文宏呢?挺是費解。

張文宏的語言體係是樸素的,這也是為什麽他能迅速爆火的原因這一,他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他的表達很民間,沒有廟堂裏的套話,沒有學界的術語。甚至,有的時候,就像是我們的鄰居,就像跟我們嘮家常的親人。我們也不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會說“走出疫情”的那番話了,其中包含了他的研判,還有對民眾的鼓舞。

假如非要摳字眼認定他的不嚴謹就是非“實事求是”的話,那真沒什麽可辯駁的,事實確實如此。用科學家的標準去死盯一個醫生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不出錯的機率跟國足奪世界杯冠軍有得一拚了。

可是我又怎麽會說饒毅這回輸得非常徹底呢?

今天“饒毅科學”可謂火力全開,拳打張文宏,腳踢喜歡張的人。用詞頗為激烈,稱張為“心理按摩者”、喜歡張的人為“偽君子”。

斥道:近三年,在神州大地,浮現一批偽君子,力圖將一位心理按摩者捧為神仙。

何為神仙?

神仙是不允許被質疑的,近三年,張文宏經受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網暴?上到廟堂,下到江湖,大到大V,小到網民,這若是神仙未免太過寒磣。他從來就不是神仙,我們沒把他當成過神仙,他也沒把自己當成過神仙。他不過是一個寧可有不說的真話,也堅決不說假話的耿直醫生。

而另一位高山上真正被神話了的人物,坐在神壇上享受膜拜數年,凡是提出疑問的,多少得付出點沉重代價,那方是神仙。真正的神仙是硬茬,張是軟柿子卻很好捏,真正的神仙錯漏百出,拿顯微鏡看張照樣能揪出錯誤。

喜歡張的人不是偽君子,也不是君子,他們是一個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罷了。我們這些普通人,對科學的認知是有限的,對真理卻是追求的,我們檢驗真理的標準是時間。張文宏對疫情的態度一以貫之,被輿論讚為“三年來言論始終一致”。

饒先生還是挺會挑對象的,上海的張文宏,香港的金冬雁……他懟的多是主張放開之人。這就是饒先生口口聲聲的“大家不要鬧矛盾,應該沉下心來、嚴肅對待病毒,而不是對付其他人”、“不要派性爭鬥,甚至準備秋後算賬,疫情還沒結束。需要實事求是,對待未來‘如履薄冰”。

而我認定饒毅輸得徹底的恰恰就是今天“饒毅科學”上的文。

整篇文字別的不說,單就遣詞用句就過於泛酸刻薄,難聽一點有“潑婦罵街”的既視感,讀下來讓人極不舒服。我不知道這是饒先生自己寫的,還是他的小編寫的,就算是小編寫的,他至少本人也是知情審閱過的。

這不該是一個大科學家的心胸和做派,張文宏隻是闡述自己的觀點,沒見過他懟過誰,或是為自己辯解過。而饒先生卻是在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不懈地批一個醫生,這多少有點越界了。三年已過,張文宏歸來依舊是“少年”,有屠龍者卻已變了模樣。

無論如何,我依舊還是饒毅的擁躉,他戰四姨太硬鋼裴鋼,我一度熱血湧上心頭。

科學的回歸科學,學術的回到學術,請勿“派性爭鬥”,都是人間以清流,都是百姓以信任。專家們紛紛變異了,清流們且行且珍惜。

三年多下來,疫霾漸散,我希望“學術魯迅”在接下來依舊橫眉冷對睥睨學閥,不要錯了對象;我希望即將事了拂衣去的張文宏,躲角落裏看書的他,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做個不起眼的醫生,伴隨的隻有書籍和病患。

幹淨、純粹是當今我們對一個人的最高褒讚,我希望他們永遠都配得上這兩個詞。

 


作者:小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