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悼念英女王,悼念的是什麽?

(2022-09-17 19:27:57) 下一個

昨天那篇短文,我壓根就沒說什麽,口罩國事都沒談,無非放了幾張業主群的聊天截圖,不知碰到了牠們哪根敏感脆弱的神經,活了不到12小時就風了。

今天繼續聊女王。

關於英國女王,我寫過一篇“女王在,就沒人可以獨菜”(可點擊回顧),今天談談為何中國人悼念她。

在世界曆史上,各個國家都存在過貴族。

英國

一戰中,有600萬英國成年男性奔赴戰場,死亡率為12.5%。英國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的參戰貴族子弟傷亡率,則高達45%。

沙俄

19世紀初,在反對拿破侖的戰爭中,一些俄國貴族軍官參加了遠征,受到西歐民主思想的影響,對國內的農奴製度和專製製度極為不滿。回國後,他們成立秘密革命組織,試圖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改造國家。

1825年12月14日,一批貴族軍官率領3000多名禁衛軍,在聖彼得保公開起義,呼籲立憲,要求民主,拒絕為沙皇效忠,要求廢除農奴製度,建立共和國。他們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一般而言,起義是鐵與血的戰爭,但他們懷著對公平的向往,不僅要求對下層民眾公平,而且對沙皇也要講公平。為此,他們決定不率先開槍,而是等待沙皇的答複。然而下午5點的時候,沙皇尼古拉一世調集四倍於十二月黨人的兵力,殘酷鎮壓了起義。

這些十二月黨人,都是打敗拿破侖的俄羅斯英雄,是真正的貴族,但為了國家的前途、人民的公平,在炮火中犧牲,倒在血泊裏。幸存者中,5名首領被判絞刑,121名軍官被流放西伯利亞,300多名軍官被貶為士兵。

中國

春秋戰國,能夠上戰場打仗,保家衛國,是貴族的責任與榮譽,而不是讓奴隸和平民去當炮灰,比如,被mao評價為“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的宋襄公,就是典型的貴族。

1937年,中國全麵抵抗日軍侵略。當時,中國海軍和空軍和日本相比,相差甚遠,日軍艦的總排水量是中國的50倍,日戰機是中國的30倍。

當時,能當空軍飛行員的,必須懂英語,否則連儀表和說明書都看不懂,能參加空軍的,基本都是權貴子弟和富家子弟。

杭州筧橋,培養中國第一代飛行軍官的中央航空學校,20左右的年輕小夥,從畢業到戰死平均隻有6個月,殉國時平均年齡隻有23歲。

相信全世界再沒有第二所學校,會以這樣的文字作為校訓: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培養陸軍軍官的黃埔軍校,犧牲率高達95%。

馮小剛曾經說:“啥叫貴族啊?生活不能自理,就叫貴族。越生活不能自理就越貴族。”

我相信這種淺薄的嘲諷絕對不是馮氏的獨創。因為在他那代人的眼裏,貴族是個與土豪劣紳劃等號的詞。

各國曆史上的貴族,一旦在遭受民族變革和抵禦外辱的時候,差不多九成以上的概率會全家死光。

他們犧牲自我的同時,也享有著特權。

但這個權,很多人可能有誤差。

權有兩種,一個是權利(right),一個是權力(power)。權利是指上帝或法律賦予每個人的最基本的自由;權力是指能夠掌控和主宰別人的一種權勢。

很多人包括媒體、官員經常用錯這兩個詞。國人的觀念裏麵沒有權利,隻有權力。我的權力越大,意味著我的權利也就越多。越是底層的越沒有權利,維護不了基本的人q。表麵是人人爭權利,實際上都在爭權力,爭能夠控製別人、為所欲為的權力。

貴族當然有權力,但還有責任。與權利相對應的是義務,與權力相對應的就是責任。

責任,即擔當。

貴族子弟不怕死麽?不是,而是貴族子弟如果不衝鋒陷陣在第一線,就會被人瞧不起,就不配為貴族,家族的榮譽都會被糟蹋!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當貴族,當貴族就意味著犧牲。

貴族,還意味著骨氣。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伊麗莎白年僅13歲。

強大的德國掌握製空權後,對英國本土進行了狂轟濫炸。

伊麗莎白和她母親沒有聽從去英聯邦屬國加拿大避難的建議,而是選擇了留下,因為伊麗莎白的母親說:“孩子們不能沒有我,我不能沒有國王,而國王不會在任何情況下離開。”

再看看滿清的王族,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帝都,慈禧太後聞風西逃,馬不停蹄逃到西安。在遊山玩水,胡吃海喝,大肆收取賄賂一年後,慈禧回到帝都,各種奇珍異寶就裝了100多輛大車。

滿清一朝,大家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奴才,隻不過三六九等級不同,隻有土豪權臣,沒有貴族。

1945年,剛滿19歲的伊麗莎白,大英帝國公主,就像所有貴族子弟一樣,披上戎裝,投身戰鬥。學會了駕駛車輛和修理車輛。

貴族,精神核心是自由精神。

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不朽經典《勇敢的心》,講述的是蘇格蘭貴族反抗英國國王的故事。

他們拚死爭取的是什麽?

是自由!

自由精神就是貴族精神的核心。

自由源於宗教,上帝麵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閱讀聖經,可以信仰上帝,這是信仰自由。

自由,來源於貴族的抗爭。

貴族代表的是自由,而國王代表的是磚製。雙方鬥爭的結果,是劃定彼此之間的權利界限,各自承擔的義務,這就是法律。

貴族享有人身自由,不隨意被君王強製,隨便被逮捕。貴族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包括君王也不能剝奪貴族的財產。

磨坊主的房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可為什麽國王不能進一個窮磨坊主的房子呢?進去又有什麽後果呢?

貴族有責任保護自己領地的民眾私有財產神聖不受侵犯,國王不能進磨坊主的房子,不是因為他品德高尚,而是因為他不敢。侵犯私有財產,貴族就可以砍下國王的腦袋。

貴族的自由還涉及到國家的對內對外事務上。換句話說,貴族對國家的重大事務具有參與權,否決權。

所以,真正的貴族,無論是對抗外辱、還是對抗暴政,無論是捍衛私有財產,還是捍衛自由,總是站在人民的身前,他們和人民從來就是一體的。

做不到上麵所說,那隻說明,他們從來就不是貴族,無論經曆了幾代的富貴,充其量不過是沐猴而冠的土匪罷了。

貴族精神的對立麵從來不是平民精神,而是流氓精神。

伊麗莎白,終其一生,用自己的行動闡釋著什麽是貴族,什麽是貴族精神。

而當下,新興的土豪權貴代替了貴族,他們粗鄙不堪,用金錢和權力踐踏一切法律;他們隻要權力,而從不承擔社會責任;他們沒有自由靈魂,沒有獨立的意誌,隻願意當好奴才。

我們悼念伊麗莎白女王,是為了紀念這種消逝的貴族精神:文化教養、社會擔當和自由靈魂。

 

 

 

作者: 難得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eshershahor 回複 悄悄話 列寧是個官二代,從小錦衣玉食……對了,他的鄰居姓克倫斯基,兩家是世交。鄧尼金反而是個解放農奴與波蘭農婦生的孩子,買一根香腸吃都是過年了——歷史就是這麽諷刺。

俄國的‘貴族’。。。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