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今年你會失業嗎?

(2022-02-05 17:28:08) 下一個

01

珠海,佳能工廠倒閉。

這本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但是卻引發了小規模的討論。

一份署名為佳能珠海有限公司的《關於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優待方案的公告》在網絡流傳。

這一份補償方案,包括經濟補償金、特別慰勞金、就業支援金、感懷銘記獎金以及春節慰問金等五大部分,被不少網友評價為“良心企業”。

一個月薪7千到1萬的員工,拿到補償約25萬。他的同事,在珠海佳能已經工作了30年,最終拿到150餘萬元的補償。

這件事為什麽能引發爭論?

這件事本身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有一個名詞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中等收入陷阱。

我相信,這應該是一個常識。

對於資本,一定是尋找勞動力性價比較高的區域,因為人員成本永遠是企業運營中最大的成本,每一家企業都必須在某個階段,將產業轉移過去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率。

這樣一樣,就會產生兩個影響:對於產業轉出國,對於產業轉入國。

對於中國來說,不僅僅是珠海本地,甚至在很多中國製造業城市,都會出現產業空心化。如果想要發展,就必須通過高附加值產業、金融業、服務業等低人力、高收益進行重新分配。否則,必然內卷。

對於產業轉入國,比如咱們國家很多服裝行業、製造行業,都在轉移到三哥和東南亞,為何?因為那裏的勞動力更加便宜。所以,想要最快速工業化,一些政治經濟穩定的國家就會主動吸引產業轉移,這樣一來,有投資,有消費,有收入,帶動就業,整個國家就會進入到一個正循環的狀態中。

日本、韓國如此,亞洲四小龍如此,後發的中國亦是如此,未來的印度、東南亞也會如此。


02

好,談完了常識,我們繼續往下挖。

發達國家為什麽這麽做?製造業企業為什麽這麽做?看似很人性化,看似一點都不資本家。

其實不是。發達國家和資本家根本不是做慈善,最核心的一點,隻是希望挖掘勞動力紅利來獲得利潤,而不是想真的幫助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

怎麽可能?培養對手嗎?舉一個極端的案例,三星是韓國的寡頭吧,實際上的操縱者是美國,更嚴重的是,韓國被美國長期駐軍,連完整主權都沒有,還要承擔大量的保護費。

說白了,你不僅是工具人,而且還不信任你。

我在想,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對打工者有利?

對,表麵上人家給錢了啊,給了很多錢啊,但是實際上還是一本經濟賬,你算一算就清楚了。

一個月薪不到1萬的人,給了25萬的補償,相當於兩年工資,但是以後沒工作了。一個工作了30年的打工人,最後給了150萬,合下來每年5萬,這個賠償真的多嗎?

很多人說,別說人家不要臉,咱們很多企業連錢都不給,人家比他們良心多了,有什麽可爭論的。

拜托,這是兩碼事。如果珠海或者這些打工人想要發展,麵臨兩個問題:對於城市/企業,必須產業升級+內部分配;對於個人,就必須提高技能,處於食物鏈的多分配者。

你看:

1、之前人家為什麽用你?因為你便宜,現在你貴了,肯定不用你了,不但別人不敢用你,就連本地企業也不敢用你,因為整體成本都高了。

2、那你怎麽再就業呢?城市必須發展高端製造業、高溢價產業,比如金融,比如服務業,比如高科產業,隻能這樣,要不然,要麽城市死,要麽企業死。

3、那你怎麽辦呢?你想就業,你想獲得高收入,就必須提升技能,才能拿到很好的崗位和很好的報酬。但是這中間,必然會產生淘汰,因為一定會有人得不到好的就業,得不到好的收入。

所以你看,這件事看似是件好事,但是隱藏的風險非常大。如果沒有新興產業,這個企業必死。如果沒有新興產業,這個城市必死。如果個人沒有提升技能,那麽收入消費必然降低。

最嚴重的就是咱們往前倒推10年,這10年內,經濟增速持續下降,蛋糕沒有做大,但是少數人的財富卻在不斷增加,於是多數人的財富就在不斷萎縮。

你說,這能是好事嗎?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不僅僅適用於國家,更適用於城市,以及每個人。

03

談完了這個,我們談一談最近的失業。

其實不僅僅是失業,很多數據跟這個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又有多少人考研了,比如又有多少人考公務員了,比如又有多少人失業了,比如大家的生育欲望降低了,比如大家的消費水平降低了。

我們是做房地產的,講一講房地產的情況吧。

有一些事情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很多地產公司白天不允許開燈,要省電;售樓部的空調溫度從之前的27度到現在的23度,水也不能隨便添加;人家裁員根本不是裁員,而是美名曰放假,起步2個月,最多我見過4個月的,中間僅有基本工資2000元,這夠什麽呀?

這還上遊,中遊、下遊更慘!一些地產樓盤,一方麵房企工程款支付非常慢,但是在另一方麵材料價格卻飛速上漲,很多總包、分包單位破產,哪怕是很多中字頭的企業,由於很多房企付不出工程款,工程進度陷入停工或半停工狀態,再往下,影響的都是上萬農民工的生計。

你說他們是惡意的嗎?這年頭敢欠農民工工資的不多了,但是很多真的就是沒錢。

還有一些現象可以參考一下:

1、美團外賣的女性比例越來越高,滴滴司機的女性比例越來越高,之前我遇到的很少。

2、騎士越來越年輕化,不認路的也多了。以前幾個月可能見到一個女騎手,現在一星期見了3個,有一個應該也就23歲左右。騎手普通話也越來越標準。

3、教培行業基本都是虧,這個應當都知道,大的培訓機構全部死了,小的培訓機構更是活不下去,還有一些剛剛開業的,剛剛裝修好,又在去年遇到雙減+打擊教培,一直半死不活,很多都是上百萬的賠啊。

4、這兩年最慘的應該是餐飲吧,商鋪頻繁易主,很多就開門兩個月又關門了,要麽疫情反複讓關門,要麽就是大家都沒錢了,也不敢出來消費了,花的少了,都幹不下去了。

5、商辦租住不景氣,寫字樓空租的多。

04

怎麽辦?

1、不要創業,哪怕你去炒股炒房。

2、可以結婚,但是生娃要謹慎,生不起就不要生。

3、能線上,最好不要線下。

4、千萬不要開店,千萬不要創業,打工苟活著。

5、不要在乎500的價差,品質第一,物業第一。

6、不要嘲笑地產賽道,不要嘲笑恒大,很可能你比他們還慘。

7、工作第一,收入第一,現金流第一。

 

 

 

 


作者: 一凡人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