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擺脫愚昧,是消除專製的唯一途徑

(2021-04-14 19:25:30) 下一個

生活中曾看見過類似這樣奇幻的人文景象:他們滿臉榮光、陳詞激昂地描述一些曆史高光朝代的豐功偉績:“看我大秦一統六合,橫掃八方”;“看我大漢勇退匈奴,衛國安邦”;“看我大唐盛世天下,錦繡未央”;“看我蒙古帝國威震四海,萬國歸一”;“看我康乾盛世,舉世無雙”......

但冷靜一下後,便會陷入了更深的思考,這些人從根本上沒有把曆史當作在時間長河裏發生的一些事跡片段並去反思與內省,而是把一些所謂的能體現民族豐功偉績的曆史事跡或景象作為了一個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資本,想去沾這個麵子的光。這個虛無縹緲的麵子,歸根結底又從何而來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頭上的天,腳下的地,目光所及之處均是君王所屬。這些君王所謂的威風與功績又與誰?

1

愚昧是產生專製的唯一土壤

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這樣的評價中國:“中國的曆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曆史的,它隻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中國人主體未達到人格狀態,最易於培植專製主義,隻有奴隸與主人的關係;長期以來,宗教、道德、法律連在一起製造‘恐懼’,人或是生活在恐懼中,或是用恐懼來統治人。以‘恐懼’為主要範疇的專製主義,緊閉了人的意誌與思維。”

曆史上的王朝不停地循環,隻不過是走了一個統治者,又上來一個統治者,老百姓與君王的地位關係從未改變過。這幾千年來的華夏王朝換湯不換藥的循環統治史,加上一些為統治階級說話的傳統道德學說,兩者混雜凝結出來思維定勢就如同看不見的“緊箍咒”套在每一個平頭老百姓腦袋上。平頭百姓們長期生活在皇權統治帶來的恐懼氛圍中的同時,思想又被強加浸淫在這種荒誕守舊、逆來順受的民族文化糟粕的環境中,最終就慢慢地被這“緊箍咒”馴服並與它融為一體。

最後的結果就是,愈發愚昧的他們不僅意識不到自己長期處於一個被換了又換的皇權統治者們所循環奴役的狀態之中,並變本加厲地演變成另一種近乎變態的思維和現象:身為底層、被強權統治的庶民卻有著皇權統治階級思想,並極力替統治階級辯護與說話,無法改變現狀,那就成為現狀。

法國啟蒙時代的精神領袖與導師伏爾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愚昧是產生專製的唯一土壤”。確實,有什麽愚昧的主流文化土壤,就有什麽樣的人民;有什麽樣的人民,就有什麽樣的政治製度;有什麽樣的政治製度,就有什麽樣的國。

2

愚昧的發泄式“愛國”

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後的清王朝結束,走進了新的時代。人們剛邁開第一步,卻發現這幾千年專製禁錮文化留下來的封建思想遺毒仍在體內長驅不散,還是不敢直著腰走路。

清朝統治階級強加於百姓的男子留辮、女子包腳的習俗,形式上雖消失了,但是辮子的“幽靈”依舊高懸於人們的思想潛意識之中。裹的小腳從腳部轉移到了頭部,讓人分不清是非對錯。這種病態而愚昧的封建統治者思想,依舊或多或少地遺留於很多中國人的思維中,他們卻渾然不知且自得其樂。

曆史上平民祖先長期被統治階級打壓、支配、壓榨,清末又被外國列強給欺負,所以有很多人一聽到一些對於自己國家浮誇虛偽的讚揚、認同、吹捧、褒獎的話時,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就立馬樂嗬的滿麵聖光、如沐春風。如同陷於腦中的封建遺毒“緊箍咒”終於被摘除了一樣輕鬆愉快,卻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這“緊箍咒”就從未摘下來過。甚至從來沒有,連“緊箍咒”的存在都沒意識到過。

他們對於這些誇張讚美與虛偽褒獎的接受程度極高,管你讚美的是啥、怎麽讚美、為什麽讚美、讚美的對不對,他們統統不管。隻要是好聽入耳,或能讓自己脆弱嬌貴的民族自尊心抬一下頭,或能為自己臉上多貼一層金,或能狠狠地替自己出口惡氣,哪怕是精神上的,就完全足夠了。他們越享受這些虛偽浮誇又好聽的話,頭上的“緊箍咒”就越緊。

3

擺脫愚昧,切勿以現代角度看曆史

當下一些曆史劇、宮廷劇將曆史上的帝王將相翻來覆去拍了又拍,各種以現代人的視角去戲說、胡說古代人物與事跡,故就會產生一些宮廷朝堂之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戲謔橋段,說穿了就是打著古代曆史劇的外皮的現代官場或職場劇。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曆史劇甚至荒誕地將統治階級的思想給美好化、合理化,帝王們憂國憂民,愛民如子,為了江山父老殫精竭慮,同時自己後宮佳麗三千,飯桌上山珍海味,皇城外的老百姓為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卻報官無門……

這種曆史劇中看不到統治階級與平民百姓生活對比下的荒誕感,而看到的是一股被渲染過後對帝王和統治階級權貴們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指點江山的合理感與正常感,顯得當時的一切都理所應當,本該如此。

人們從這類曆史劇中得不到應有的民族反思和內省,相反得到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曆史中荒謬而殘酷的現實的一種接受和應許,有的甚至是對於帝王家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美好生活產生了羨慕與願景。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而蘇格拉底又是以反省自己,追逐智慧的一生而令世人所敬佩。他要麽在擺脫愚昧的路上,要麽就在獲得智慧的路上。希望世界上每一個個體能像蘇格拉底一樣,通過反省自身,去擺脫愚昧,去獲得智慧。


作者: 任見文學藝術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