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饑餓的盛世?

(2021-03-18 19:11:28) 下一個

3月4日上海楊浦區出現肯德基供應的首家食物銀行,食物剛上架,場麵就火爆到失去控製,視頻再現了蜂擁而至的老人們因爭搶免費漢堡以奮勇拚搏的精神上演了一出最炫中國風。別看老人們平時行動遲緩目光呆滯,但到了不拿白不拿這樣關鍵的時刻,個個身手矯健作風過硬。其實這真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新店開業大酬賓,搶,商場打折搞特價,搶,藥店賣藥送雞蛋,搶......,在你爭我搶的群體行為藝術中的參與者又何止老人?這絕逼是中國近幾十年遺留下來的最正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麽先進的理論實踐綱領為什麽沒有在西方出現?因為那些隻會循規蹈矩的排隊,膝蓋都不會打彎的外國笨蛋們根本就沒見識過真正的中國生存智慧。

既然上海楊浦區這場全武行與食物銀行有關,不妨先了解下食物銀行是個什麽東東。食物銀行好像是十幾年前或更久前在某境外網站見過,食物銀行的食物主要來自麥當勞等快餐店,食物一般會被送到教會或其他各種各樣的慈善組織,而接收和儲存這些食物的地方就是食物銀行。在美國,食物銀行的食物來源並不限於快餐店,沃爾瑪超市的近效期食品和各種罐頭、牛奶、飲料,熱心的家庭主婦也會把自己的烘焙的餅幹麵包送到食物銀行。服務對象主要是失業者、流浪漢、偷渡客以及無家可歸者等弱勢群體。總之任何人肚子餓了都可以去食物銀行領取食物而無需付錢。這大概也是美國被第三世界國家難民視為天堂的原因之一吧。麥當勞和沃爾瑪不惜增加營運成本願意把食物源源不斷的送到食物銀行的原因是因為這些送來的食物可以用來抵稅,抵稅,抵稅,重要的事說三遍。商業的自由和納稅的多樣性成就了慈善。而食物銀行的出現源於基督徒對神的虔誠信仰,這份虔誠又充滿智慧的轉化為對他人提供幫助的具體行動。

還是回到國內那些老人們的話題吧,那些道德愛好者在網上把爭搶食物的老人們罵的狗血淋頭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否想過,老人們為什麽會表現的如此“寡廉鮮恥”?在這裏請容許我回顧一下我母親所講述的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年代,如果在這裏講故事就太亢長了,還可能導致這篇文字有發不出去的風險,所以就留下老人記憶中的幾句原話吧,母親童年生活在甘肅張掖農村一個叫做小滿鄉的地方。

老人們的行為在年輕人看來是那樣的不可理喻,可你們知道大多數中國老人年輕時經曆過什麽嗎?知道六零年代那個至今仍然被棺方諱莫如深的年代發生過什麽嗎?知道那些哄搶食物的老人,他們有多少人曾經吃過觀音土啃過榆樹皮嗎?他們有多少人是那個年代的幸存者你們知道嗎?作家莫言坦言說每次當他打開家裏的冰箱發現吃的已經不多了,心情就開始變的焦慮,莫言的作品裏充斥著食物和吃的字眼,莫言真正迷戀的是食物而不是寫作,對饑餓的恐懼已經變成他們這一代人下意識的反應。如果當年他們不會搶,或搶不到那些現在連豬狗都不會多看一眼的東西,那麽他們遭到的懲罰可能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被活活餓死。

想了解那個時代就去看看馮驥才的傳記采訪《一百個人的十年》中那些親曆磨難與慘痛的人們,盡管他們的故事不過是苦海中的一朵浪花,但也足以打擊到你無法入睡噩夢連連。

饑餓與搶奪的本能已經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基因,搶職稱、搶地位、搶資源、搶地盤......,整個社會呈現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叢林狀態。那些爭搶食物的老人不過是這個社會最底層啃噬爛泥的蝦米而已。道德愛好者們在身處安全地帶時最容易變得義正言辭慷慨激昂,今年一月份不是還餓死了一個墨茶嗎?沒見你們這麽激動,你們以為饑餓離你們大概很遙遠了,是吧。曆史曾經無數次的證明當人們徹底遺忘自己曾經曆過的悲慘時,這樣的悲慘一定會再次出現。當它再次露出猙獰麵目的時候,你們最後能夠依賴的不過是身上最厭惡的那堆脂肪而已。

上海楊浦區出現的食物銀行是不可持續的,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讓我相信它能夠持續存在下去,那不過是沙漠中一汪無源之水,很快就會幹涸的像從未出現過一樣。沙漠就是沙漠,不要以為拿著一瓶礦泉水就有資格和整個沙漠抬杠。

 

 


作者: 微笑紳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馬哈魚' 的評論 : 謝謝認同。
sandsto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是啊,主要是製度問題。
大馬哈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哇,好文!看問題應該留有空間。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微笑紳士”沒有站在道德高地上一味譴責搶奪免費食物的老人,是位有憐憫之心的紳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