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早戀

(2022-06-23 03:57:26) 下一個

每次看到“早戀”這個詞我就忍不住想笑。發明這個詞的人大概是從三頓飯的“早飯”化用而來的吧。既然有“早戀”,那就該有“中戀”和“晚戀”啊。既然早戀影響學習,那黃昏戀肯定是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的嘍。不過請注意,“早飯”並不是在說這頓飯吃得太早了,早上本來就是進食的時間,早上不吃飯才是影響健康的。同樣,美好的青春年華,本來就是戀愛的黃金季節,錯過了這個年紀,才是可悲的。

羅密歐愛上朱麗葉,大概就是十三四歲。寶玉和黛玉的故事,大概也是這個年紀。“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嚐開”,這是古人正常婚配的年紀。劉蘭芝“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已經是晚婚了。現在的青少年情竇初開,也是在這個年紀。用早戀影響學習做借口阻攔青少年的兩性交往,簡直讓人無話可說。一個笨蛋學生,不管他/她有沒有早戀,都是個笨蛋。一個成績優異,心智健康的中學生,如果他/她沒有吸引到異性愛慕的眼光,那才是不正常的。

由此聯想到在日語裏,“早飯“被稱為”朝食“。青少年時代的戀情,應該被稱為”朝戀“,如初升的朝陽一般溫暖而柔和。男女在青少年時代互相愛慕,有什麽早早晚晚的?指責青少年戀愛,恰如指責別人吃早飯一樣可笑。

與課本知識相比,我覺得人在青少年時代,更應該學習如何正確地處理自己的個人生活,包括情感關係。我在中國的時候,聽到很多人把男女情事,性愛說成是人的本能。言下之意就是這事情不學自會似的。我完全不能同意。男女情事是需要長期學習的,就像開車一樣。新手上路和老司機,能一樣嗎?處理好自己的情感關係,與好好學習課本知識,一點都不矛盾。女人是男人的學校,男人也同樣是女人的學校,互相學習也是一輩子的修行。

自我離開”學校“以後,二十幾年間除了幾篇麵目可憎的八股學術論文以外,幾乎沒有寫過什麽像樣的文章。寫博客算是一個有趣的新嚐試。我發現凡是與男女情事有關的文字,總能夠獲得版主的格外青睞。要不然就是寫食物的文字。想想看,生存與繁衍,不正是生物體最本質的活動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一茶館 回複 悄悄話 很新穎的早戀概念,非常讚!謝謝分享你的思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