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遊記-廁所篇

(2025-10-31 19:36:04) 下一個

歐洲的旅遊景點還是不錯的。但缺少公共廁所是多數歐洲城市的通病。有些景點根本沒有公共廁所,比如羅馬萬神殿。我在萬神殿附近看到遊客烏央烏央的,問警察哪裏有公廁,說沒有公廁,隻有去酒吧。我不喝酒,隻得去附近的麥當勞。裏麵的廁所需要排十幾分鍾隊,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進去一看,沒有廁紙,估計麥當勞發現很多人來蹭廁所,不想提供那麽多廁紙。

鬥獸場附近也沒有正常的廁所,所以搭建了很多臨時廁所, 就像這樣的:

古羅馬其實有非常先進的公廁和公共浴室係統的,但這個傳統沒有被近代歐洲繼承。

 

在馬賽我們也去找了一下公廁,找到的第一個是壞的,後來在火車站附件找到一個能用的,就一個馬桶,裏麵很髒。如下圖

 

這次歐洲遊唯一在市政設施建設能與多倫多媲美甚至超越的城市是巴塞羅那,但廁所還是像其它歐洲城市,我住在加泰羅尼亞廣場附近,我特意找了一下公廁,通過google地圖發現公廁在一個商場裏麵,但門口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記,找人問了才知道廁所在負一樓,在樓梯口倒是有標記了,但到那裏一看,居然是收費廁所,而且收費1.2歐元

這次遊覽過的城市沒有一個城市的廁所能接近多倫多的的標準

我後來認真對比多倫多和歐洲城市的區別,我覺得多倫多因為冷,所以小商鋪要抱團取暖,所以喜歡修成商場的形式,這樣就可以共享廁所和取暖設施,購物者也不用冒著嚴寒踩著積雪在各個商鋪之間轉。我後來也調研了一下歐洲本地人如何上廁所,他們一般依賴商鋪,比如酒吧餐館解決問題。在這上麵加拿大的解決方案實現了資源共享,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共產主義。有優點就有缺點:有些商家單位客價高,比如律師事務所和牙醫,但他們在公共廁所上分攤的費用一樣多,他們就會覺得不公平。另外,這種共享會有人免費蹭廁所,但也會帶來額外的顧客

美國很多城市很熱,不需要象加拿大這麽抱團取暖,但共享的廁所仍然很多

後來我認真回憶了一下免費的大瀑布景區,廁所是在一個小商場裏,所以廁所的維護費用還是由小商場等利益受益者承擔

這個道理適合與加拿大大部分廁所,比如各種商場,收費的旅遊項目如野營營地,以及公交樞紐。歐洲也可以改成這個模式,但先行者比如麥當勞承受著巨量的流量,不勝其煩。

加拿大有沒有即沒有門票又沒有商場的公共免費廁所呢?有。比如城市裏麵各種非熱門的免費公園等。這些廁所比較少,所以政府的負擔不算多。所以說到底還是政府想不想管的事情

在歐洲的酒店房間當然都有馬桶,但有些酒店有兩個馬桶,其中一個沒有蓋子,它其實是坐浴桶Bidet, 它其實是坐浴。很奇怪的是很多公共廁所也是這個,而且沒有真正的馬桶,沒有蓋子會讓馬桶非常髒。如下圖

 

我在北美旅行的時候,從來不會遇到廁所的麻煩,也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到了歐洲遇到麻煩了,才會認真想這個問題,遊客難道為了上廁所不得不去點一份不想要的食品或飲料?歐洲的餐廳大多不提供免費的茶水,這就是一種風格問題,說好聽一點叫精打細算,說難聽一點叫錙銖必較。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我更喜歡北美這種模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水師營 回複 悄悄話 雅典城裏很多地方有尿騷味,中心區有小型水車衝洗人行道,有些地方仍有尿騷味
水師營 回複 悄悄話 雅典城裏很多地方有尿騷味,中心區有小型水車衝洗人行道,有些地方仍有尿騷味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歐洲旅遊是這樣的, 要準備些零錢。 現在很多可以刷信用卡。 可能是旅遊的人太多了。 當地居民用不到, 政府就沒那麽積極改善, 因為旅遊者又不能投票。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想去歐洲,就得受洋罪
霧裏一農夫 回複 悄悄話 安裝公廁APP。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阿姆斯特丹街上有的露天男廁所就像一個半圓形的屏風。
撒尿的男人背後就是熙熙攘攘的行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