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務實小民

昨夜,多倫多冷月無聲,寂寥之下,看了很多博客,想到自己也開通一個,權當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個人資料
務實小民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工資與GDP增長不掛鉤,亟需變革

(2023-06-27 13:44:48) 下一個

中國普通家庭長期以來麵臨低工資問題,工資與GDP名義增長不掛鉤。

另外政府對落實到家庭的民生支出很少,社會保障和福利水平過低,

這也導致中國人普遍感覺:國家富裕了,GDP大幅增長了,但是自己日子過得並不怎麽樣!當然也就不敢消費。

一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帶有明顯東亞模式的特征,但也有自己的獨特性。

主要是通過發展外循環,以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來帶動內循環,快速實現工業化和經濟追趕。特別是通過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的方式,把兩個循環相互融合與交叉起來,通過外循環參與全球的生產鏈,不斷提升內循環的能力,推動了本土的供應鏈發展,也在總體上持續升級了製造能力、裝備水平和研發能力。

新世紀之初,中國加入WTO之後,外循環更得到加強,用騰飛來描述也不過分。

與此同時,國家在推行這個雙循環戰略的過程中,因為中央財政/地方財政/老板/打工人幾方的實際收入分配中,中央財政和老板(包括外資)分配較多。而地方政府也不甘落後,逐漸演變為推行經濟追趕戰略的主體,地方政府為驅動經濟增長,進行了大規模公共資本支出,抬高房價,依靠土地批租獲得融資來源,這種模式在2008年之後因為推行擴內需政策變得更加突出。

但是2010年之後,這個模式的效力開始顯著衰減。中國希望實現經濟模式的轉型,但過去十幾年,政府一直在新舊兩個經濟模式中糾結和搖擺。

回望過去幾十年,政府是有錢了,老板們(包括外資)大部分也賺錢了,但是普通工薪階層收入有限。而且有限的收入增長被政府”成功運作“的高房價收割回去了,普通工薪階層的自由可支配收入更是低得可憐。(要麽參與了炒房,分享了一些財產性收入增長,才勉強富一點。)

模式轉型是東亞經濟成功之後麵臨的最大挑戰。

韓國的漢江奇跡很成功,但到80年代也基本告一段落,80年代中期,很多韓國大企業裏的工人發起罷工,原因在於工資太低。為解決勞資糾紛問題,韓國開始引入工資增長的指數化,與GDP名義增長率建立關聯。這是韓國告別追趕模式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新模式需要重視家庭的收入和消費增長的政策,確保消費增長跟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平衡。

中國也需要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

一方麵更加重視家庭勞動收入,工資增長。另一方麵,未來政府開支中用於家庭的比例必須要大幅度提升。

我們過去的經濟研究探討,過多地討論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卡脖子工程,彎道超車,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沒有多少官員/經濟學家討論家庭,很少有人討論工資問題。即便討論企業的技術進步,也沒有研究企業的技術進步如何與勞動共享回報的問題。

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關於工資決定機製的有效的政策框架,勞資之間的協商談判機製也形同虛設。中國需要有合理的工資形成機製,以便更好地與GDP增長同步,惟其如此,才能有真正的內需提升,內循環構建,高質量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gh 回複 悄悄話 香港人均GDP5萬多美元,比中國大陸高4倍,但最低工資30多港幣,比大陸僅高一倍。
美國人均GDP6.5萬,比中國大陸高5倍,美國最低工資13美元,比中國大陸差不多高5倍。
f2022f 回複 悄悄話 完全錯了. 隻有低工資同時又能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國家才是無敵於天下的.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當然不應該掛鉤,這是社會體製的特點。
美國人按照GDP人均收入應該在6.5萬,現實中有50%以上的美國人的收入(不僅僅是工資)在兩萬多,不足以達到納稅的標準。
一般來講,按照富國論的觀點,工資等收入是否合理,其中一個指標是最高與最低工資的差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