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務實小民

昨夜,多倫多冷月無聲,寂寥之下,看了很多博客,想到自己也開通一個,權當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個人資料
務實小民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雲南沙甸事件記錄一下

(2023-06-26 05:22:24) 下一個

沙甸事件文革時期發生在雲南省武裝衝突回族民眾與政府對抗,最終以解放軍的武力鎮壓結束。大屠殺於1975年7月29日至8月4日發生在雲南省的7個縣區,其中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沙甸鎮為主,共造成了約1600名平民的死亡(866人來自沙甸)、傷殘近1000人,損毀房屋4400餘間。改革開放後,沙甸事件獲得了中共中央和雲南省委的平反,不再被定義為“武裝叛亂”,當地政府對錯誤進行了檢討。

1974年,政府和雲南當地的回族民眾衝突升級,上千名回族群眾曾前往雲南省會昆明市抗議文革期間清真寺被關閉,要求信仰自由。此後,紅河州革委會成立了針對回民的‘雞街民兵指揮部’,沙甸百姓也成立‘回民兵團指揮部’,並於1975年強行開啟清真寺;雙方劍拔弩張,持槍火拚,搶劫軍械,導致政府判斷此為“反黨、叛亂”事件,引起北京的關注。1975年7月29日,1萬餘名解放軍受命鎮壓叛亂,鎮叛持續了一周左右

 

------

曆史背景

文革初期,以大中學生紅衛兵為主力進行的破四舊,立四新,即“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相標榜的社會運動,其伴隨著紅衛兵運動的興起而席卷了中國大陸。

沙甸位於開遠縣、個舊市和蒙自縣的中心交匯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文革期間,全國武鬥之風勝行,對宗教亦實行高壓政策。包括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道教在內的諸宗教聖職者及信徒皆受批鬥,宗教場所受到衝擊。紅衛兵禁止回民參加禮拜,查抄焚毀伊斯蘭教典籍,批鬥阿訇及穆斯林。

1968年3月,“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成立,對民眾大肆抓捕、揪鬥。被迫害民眾逃往沙甸,造反派稱沙甸是“反革命基地”,並宣稱要武力清掃。 同年12月,“雲南省革命委員會一、二號文件宣傳隊”(支左部隊)進村,大肆搜查外地民眾,進行殘酷批鬥。並駐紮於沙甸大清真寺,“宣傳隊”在清真寺中吃豬肉,豬骨頭丟在水井,宣稱“信教就是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反對黨的領導”。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沙甸一些民眾上書要求平反並開放清真寺,未得回應。

衝突升級

1973年10月,回民自行打開被關閉的清真寺,並遭革委會派兵武裝阻撓。消息傳出後紅河州和蒙自縣的革委會立即派出由部隊和地方官員組成的近百人的工作隊進駐沙甸搞“反複辟”宣傳,勸說民眾理性信教。

 

1974年4月“批林批孔”運動中,工作隊宣傳“批林批孔要結合批清真寺”,並點了沙甸代表馬伯華、馬紹美等人的名,他們開始進京上訪。5月14日,中共中央提出由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主任的周興負責落實此事。周興在草草調查後,向中央報告:“沙甸問題已經解決。”9月雲南省委還發出通知規定:“已經關閉或改作他用的清真寺不得再打開作宗教活動場所,已經強行打開的清真寺,要在作好工作的基礎上,由群眾自行關閉。”

1975年3月,中共雲南省委向中共中央請求采取軍事手段鎮壓,第十四軍參與了鎮壓行動。

軍隊鎮壓

1975年7月29日淩晨三時,第十四軍開始武裝鎮壓沙甸村民(打土圍子)。在對沙甸之軍事包圍部署完畢後,一支先遣偵察部隊開始行動。他們在熟悉沙甸地形和道路的向導指引下,先除去村邊站崗的沙甸民兵,然後進入大清真寺後院——沙甸民兵團的辦公地點,欲捉拿沙甸叛亂者的頭目。不料頭目們當夜皆不在現場,有駐寺人員發現武裝軍人深夜進入清真寺,登上叫拜樓三樓敲鍾報警。

 

淩晨四時,沙甸村民憑借地形熟悉,利用自製武器向占領大清真寺的部隊進行反攻。經過激烈的交火,沙甸村民奪回了大清真寺,並從部隊手中搶奪一些現代化武器。當晚,沙甸村民展開街戰、巷戰和以房屋為據點的攻守戰。

同日下午,沙甸反抗者被圍困於金雞寨。部隊決定對群眾勸降,讓他們交出武器自行出村。兩千多名老、弱、婦、幼、傷、殘、病者於31日上午集隊出村。出村後所有有問題的人被關起來審查,其他的人被送到沙甸附近的雞街鉛廠、江水地磚瓦廠等地參加強製講習。

8月1、2日兩晝夜,戰鬥集中在爭奪金雞寨、川方寨的民房和製高點。戰鬥時緊時鬆,但從未間斷過。8月3日,金雞寨已被部隊控製了一半左右,之後進入短兵相接狀態。當時沙甸約有7700人參與叛亂,這場戰鬥進行了七天八夜,擊斃“沙甸村民”900多人,傷、殘600多人。而解放軍也有一百多人之傷亡。馬伯華等沙甸村民的核心成員共10人,其中有3人被俘,其餘都被擊斃。

政府在事後檢討這次平叛戰鬥的情況,發現以下問題:一是對敵情掌握不夠,特別是對村莊內的立體式防禦工事缺乏了解。 二是對沙甸的地下兵工廠的生產能力完全不清楚。 三是輕視了反叛勢力武裝集團的戰鬥力。 四是對一般群眾仇視解放軍的情況估計分析不足,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 五是沒預想到叛軍集團對武裝抵抗之準備充分情況。以至於原計劃中僅3小時的作戰計劃,最後居然打了7天8夜。

---------------------------------

宗教問題從來很複雜,如何還夾雜民族問題就更複雜了,事件雖然過去許多年,但是事件並沒有真正完結。

今天,沙甸那裏依然複雜,宗教問題依然複雜。

前些日子,雲南又經曆納家營清真寺保衛戰,信眾和管理者又經曆了衝突。

所以專門學習記錄一下。

“伊斯蘭國”陰影下的沙甸小鎮 | 文化縱橫網 (21bcr.com)

(17) 納家營清真寺保衛戰|穆斯林|納家營|清真寺|強拆|穆斯林中國化|習近平|20230601 - YouTube

------------------------

其他聲音:

沙店造反已經30多年了。每當我想起這件事,似乎它就發生在昨天。 發生在1975年的沙店反叛亂,從7月30日持續到8月5日,曆時7天。 7月30日戰鬥的***天,第184團的一名電報員犧牲了。部隊指示我們派兩名電報員增援沙店。 我在小值日報警站的時候,7月31日早上剛下夜班,站主任李德江照顧我。胡木明夫婦支持沙店前線。 當時,沒有太多的解釋和說辭,我們都乘坐一輛營級卡車出發,背上背著矽兩瓦無線電台。 在沙店附近,聽到零星的槍聲,司機告訴我不要坐著,要躺在車廂裏,防止流彈傷人。車庫很快就到達了第14集團軍的一個訓練小組駐地,那裏是反叛亂總部所在地。 下車後,已經是中午了,正好趕上吃午飯。 基地理發師小宋正在廚房裏幫廚。 食物非常好。韭菜花炒牛肉,雞蛋炒洋蔥。做飯時,小宋大聲對我說:“老官吃飽了。不知道吃完這頓飯有沒有飯吃。”。 這頓飯被認為是前線的告別晚宴。 我一放下筷子,就被派到前方指揮所(前方指揮所距離叛亂地100米,昆明軍區一位副參謀長坐在戰鬥中)與連前期到達的楊友琦、金慶福同誌見麵。 和大家寒暄過後, 從前線傳來消息,基地第179團剛從老撾回來修路,投入戰鬥。 一個營與邊防指揮所電台沒有聯係,非常被動,需要邊防指揮所支援。 前方指揮所立即指派我(後電台)楊友琦(背槍)。 我們緊跟向導,迅速進入戰鬥村。當我們穿過一條小巷時,一名士兵犧牲了,躺在小巷中間,戰鬥著,沒有人打掃戰場。我們不忍心越過那個士兵。 導遊讓我們小心注意安全,遇到路口要快走。走了一段路後,我們到達了第179團的總部。到達後,我們迅速與前沿指揮所取得了聯係。 隨著戰鬥繼續推進,晚上7點,天色漸暗,營指揮部發起衝鋒,我和楊友琦緊跟衝鋒。突然,右邊的一所房子朝我背上的電台頭開了兩槍。聲音很重,子彈很低,要命的嚴不肯收我。我們的充電路線很高,所以我們不能躺在原地。在這次危機中,我一邊觀察有利地形一邊衝鋒。 跳進基坑坐下。 打完架洗完澡,發現褲子褲子上有個洞,屁股上早就傷痕累累了。戰爭期間我太緊張了,以至於我仍然不知道。 天完全黑了,但是子彈不停的打在我們頭上,躺了一夜,說你不信我,撒尿就躺著解決了。 就這樣,第三連河南的一個新兵躺在基坑裏,但子彈還是傷到了他的腳,還是我們通過無線電向邊防指揮所報告了。 經過整夜的射擊,應該消滅多少叛軍直到天亮才清楚。原來SD城由方川村、金雞村、沙店村三個村組成,長2裏多,窄幾十米。 當士兵包圍村莊時,他們在黑暗中不知道具體情況。隻要有人開槍,他們就會還擊。在狹窄的地方,左邊打右邊,右邊也打左邊。雙方火力最猛。一定是士兵們在戰鬥。 我們被夾在中間,動彈不得。子彈整夜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部隊分崩離析,指揮官無法指揮。 第二天,我們完成了任務,營長要求我們返回前線指揮所。 前方指揮所情況較好。 (其實是水田)。吃飯有保障。蚊子在晚上非常凶猛。軍隊散發驅蚊劑。它也有自己的貓耳洞。一個可以避雨,一個晚上不值班,可以睡覺。期間,昆明軍區副參謀長召開連、營、團、指揮員現場會議,對指戰員的表彰給予充分肯定。該組織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取得了反叛亂的初步勝利。 並嚴厲批評個別指揮員,隻要一聽到槍響就還擊,連一個輕機槍桶都燒了,又消滅了多少叛軍?也有炮彈誤傷自己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件。 會後要認真總結教訓,會後不要有類似情況。 邊防指揮所也有很多情報,抓到一個女叛軍。昆明軍區戰地記者也到場審問,詢問一號義軍首領馬伯華的近況,女義軍供認一號義軍腿部被炮彈炸傷,但敢死隊20多名女青年在背後指揮抵抗。 第二天又抓到了一個嫌疑人,問了一號頭目目前的情況,回答解釋一號頭目已經被殺。 得知真相後,平叛指揮部立即調整部署,用大喇叭做宣傳文章。 8月4日上午,前沿指揮所接到14軍某偵察連報告,獨自作戰,無電台,尋找支援。 這時前沿指揮所以為我熟悉地形,派我(電台)金慶福(炮)支援。這次我在三店,領導帶我們去了指定的地方。第14軍偵察連交給連長,交換情報後,進入戰鬥行列,隨時通報戰鬥進展。 我們緊跟連長,指揮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們在光明中,叛軍在黑暗中,我們隨時可能被射殺,危險就在此時此刻。 第二,戰爭餐送不出去,所以餓了。 天太黑了,偵察連鞏固了陣地,設立了一個私宅作為連隊的指揮所。 在主房間的牆上打一個洞,在地板上鋪一個門板,架起機槍,瞄準一個開闊的區域。 偵察部的一個戰士送來一床被子,鋪在主房的地板上,坐在上麵。我們準備聽從連長的指示。 外麵雨下得很大,半夜一點左右,一個老偵察兵出來小便,一個新兵站崗喊“口令”。因為新兵高度緊張,老兵還沒來得及回答,新兵一槍打死了老兵。連長很心疼,平叛期間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我們還用無線電向前線指揮所發了電報。 第二天,也就是8月5日,士兵們把仇恨對準了叛軍。對於沒有被搜查的房屋,調查人員踢開門,扔出一枚手榴彈,或射出一梭子衝鋒槍。 十多公斤炸藥被綁在一起扔進了據點。據點飛向天空。因為爆炸點離我們太近,無法逃生,隻好雙手抱頭,背對著爆炸點,趴在現場,留下石頭、泥土等東西落在我們身上。 搜查時,炮兵向叛軍開火,但沒想到偵察連有人在裏麵搜查。連長不知所措。關鍵時刻是我們用無線電給前沿指揮所打電報,前沿指揮所命令炮兵停止炮擊,避免了更多的自己人傷亡。 搜索時,遠離我們的據點,放冷槍。部隊動用了82門無後坐力炮、60門火炮、40門火箭炮和火焰噴射器進行了堅決反擊和殲滅。 在第二次深入平叛中,我始終陪伴作戰部隊,英勇奮戰,圓滿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務,直到整個平叛結束才回到連隊。 現在回想起來,我平時在電影裏看到的場景,都是在SD平叛中體驗過的。 真的很刺激。 都是貪婪造成的。75年7月28日淩晨3時,圍攻沙店兩個月的部隊接到上級作戰命令後,開始向沙店推進,徹底解決了拖了近兩年的所謂矛盾。上級要求我們在三個小時內解決戰鬥,也就是說,在天亮之前,戰鬥必須結束。 出乎意料的是,作戰計劃製定的3小時平叛計劃持續了7天8夜,主要是對敵情估計不足。 在此之前,我軍第9旅(根據上級指示,基地出動2000人參加工作組,有省州縣400人,駐紮在沙店。這個任務交給了剛從老撾回來的179團。通信方式主要是無線電話流量,通信設備是矽兩瓦。基地通信部門組織實施指揮,由通信營二連保障,派出思路好、技術過硬的電報員。外部序列號被稱為9。 從駐紮到7月28日平叛,我們已經在那裏駐紮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月裏,雖然形勢緊張,但我仍然沒有放棄對食物的追求。 在沙店被圍的兩個多月裏,雖然氣氛很緊張,但采取了三次強行進入沙店的行動,但都沒有成功。 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政策,剩下的什麽都不是。很悠閑。 食物很好,因為我們在執行戰鬥任務,我們吃的是三種爐灶的食物標準。此外,我們還補貼每人每天20美分。 但是因為是在回族地區,所以不允許吃豬肉,供給軍隊的副食全是牛羊肉、雞肉、雞蛋、鴨肉和魚肉等。 同誌們都知道,不管是在天上飛,在地上跑,還是在水裏遊,都沒有豬肉的味道。 如紅燒肉、紅燒肉、粉蒸肉、紅燒肉肘子、燒蹄花等。,都是我的***。 習慣吃豬肉的人,如果長時間不吃豬肉,就會“發瘋”。 其實這種感覺不僅我有,其他戰友也有。 我發現肖振海也喜歡。他總是說肉不香,不如紅燒肉好吃。 這***,我約了肖振海(69年河南兵,後退伍到河北某油田)上街,想找個地方解饞。我和肖振海編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勸李鐵林(李鐵林是基地通信處的工作人員,也是平叛部隊通信組織的***指揮官,李鐵林調任武漢二炮指揮學院任院長,在軍事上的地位和軍銜都在少將)。 在雞街的街上,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找豬肉吃。 那時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期。為避免與回民發生糾紛,漢族人開的餐館一般都停止銷售豬肉食品,以防回民故意找茬。 我和肖振海在雞街逛了很久,也沒找到敢做豬肉的飯店。 當我和肖振海失望準備回我們站的時候,肖振海看到了一個小飯館,於是我們進去問,老鄉們,你們有吃的嗎?老鄉說:對,你要那個?我說,“是這樣嗎?老鄉說有這個有那個,沒說有豬肉。我就問,有沒有大肉?看到我們是戰士,老鄉們點點頭,小聲說:是的。 過了一會兒,老鄉端上來一碗紅燒肉,就在我們準備吃完的時候,五個老鄉進來了。這時,我看到餐館的老板看到這五個人非常害怕。我認為這很糟糕。這五個人都是回族,可能會出事。 我趕緊拿起沒吃完的紅燒肉進了廚房,這五個人卻發現我們在吃豬肉。其中一人衝到餐館老板麵前,左手插在餐館老板脖子上,右手對著餐館老板左胸一拳,狠狠說道:誰叫你買大肉的?這時,我和肖振海走上前去,把他們拉開說:“你們的規矩是什麽?你們回族人不吃肉,所以不讓我們吃?”?有什麽要說的嗎? 我們在互相拉扯,在雙方拳打腳踢、動腿的關鍵時刻,9旅巡邏隊的15人碰巧在小餐館門口巡邏,聽到裏麵有動靜(9旅每天同時派出4個巡邏隊,每個巡邏隊15人,主要是維護雞街的社會秩序和解決糾紛),巡邏隊的到來製止了這一可能釀成大禍的事件。 如果這件事要上報,我和蕭振海可能就徹底完了,因為當時沙店的性質是按照內部矛盾來處理的,爭取矛盾和解是當務之急,但是民族矛盾之間沒有小事。 這件事,除了我和蕭振海,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一直隱瞞到現在。反正保密期過了,所以就算是爆料了。 同誌們,這是又一場由貪婪和近乎造成的大災難嗎? 我記得在沙店參加戰鬥的人:、、金興福、馬誌堯、何中學、楊佑琪(我記不太清了)等等。 前期有一部分人參加,比如戰前輪換時退出的王慶安。 我軍以173團、184團、304團(304團是進攻大莊的中間一個團)三個團在沙店作戰,每個團一兩個營。 是軍區第十四軍第四十一師、炮兵第四師等。 圍攻從7月初開始,7月31日晚正式開始,以第14軍為主攻。 當時昆明軍區政委周興來指揮。 開打後,金興福帶領隊伍向一線部隊靠攏。 起初,一些部隊低估了敵人,造成了重大傷亡。經過調整,他們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部隊傷亡減少,戰果增加。 炮兵使用了152門榴彈炮,幾名排炮政委下令停止使用。威力太大,被對方第二個人從村裏抬出,被這一炮震得血流不止。 (排名***的是馬伯華,他似乎是在戰後幾天被殺的。)我部一位敢死隊員在運動中遭遇數百次突圍,僅依靠手榴彈殲滅敵人200餘人,無人員傷亡。 由於第14集團軍偵察連的操作人員傷亡,我們給他們配屬了兩個(可能是一個)操作人員,跟著偵察兵到了前線,回來後給我講了很多故事,但我忘記了他們的名字,隻記得他回來後整夜睡不著覺,還有那兩個紅眼睛。 第14集團軍偵察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連。後來,它在對越戰爭中出名,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因為他***個衝進村子,傷亡***,連長是雲南人。 對方也訓練有素,有重機槍和迫擊炮。 其中一挺重機槍每次都是短射,無論白天黑夜都很傷人,讓參加過戰爭的老領導們非常敬佩。 我聽劉長信和金興福說,那七天他們睡不著覺。他們看著迫擊炮彈像老太太一樣飛起,慢慢落下。他們聽著密集的槍聲,所有的神經都麻木了。 整個戰鬥持續了7天,我軍陣亡140-170餘人,殲滅敵人3000餘人。 中間有很多故事,比如“炮轟新村,威脅大莊”等。我們營在中間增援了兩次,有兩人受傷(斯特林格士兵)。一人(五連)報遠距離殺敵,184團一名話務員犧牲(當時話務員交流頻繁,我還記得他這個大個子被鞭狀天線暴露了)。 二連的全體人員通常都是訓練有素,有朝一日報效祖國。二連的戰士們在這次千載難逢的戰鬥任務中沒有丟我們的臉。 參加任務的同誌們。 向你致敬!當事人會逐漸寫回憶文章。 7月28日淩晨2點30分,集結部隊即將開始行動。根據平叛作戰的作戰計劃,突擊隊將按時到達指定位置。 其中,X旅的作戰任務是:向東從兩路強行進村進攻,X旅抽調500人,向南從一條主幹道進村進攻;XX6團的作戰任務是:一是在團副團長的帶領下,團偵察排從西邊的甘蔗地裏潛入村裏;第二,***營和第二營從西邊的甘蔗地裏突襲,跟隨團偵察排;三是團領導三營從兩條路向西進村進攻,四營擔任團預備隊;XX4團的作戰任務是:一營、二營從北麵山頭突襲,四營從南麵一條村道進入,三營擔任團預備隊。 無線電報員的通信保障任務是:我和肖振海為主站,負責與X旅、XX4團、XX6團、XX軍偵察連、噴火連總部建立聯絡關係。我公司其他運營商為主站,分別與後方指揮部、省工作組、X旅12連建立聯絡關係。8個團的14名操作人員被分配到X旅的12個連。 我之前提到的推進路線是,要進入的指揮位置需要經過一片開闊的稻田,快速到達距離SD 200 200米的低窪處。 淩晨3點,突擊部隊悄悄推進到指定位置。 當錢智一行人走到稻田的田埂時,他們聽到了從SD方向傳來的急促的鑼聲和槍聲,槍聲越來越密集。 突然,我聽到某集團軍作戰處的一名工作人員陳走在我前麵,大喊:唉! 躺在稻田裏,我們環顧四周,看到參謀陳捂著左小腹,鮮血已經滲了出來。原來是流彈打中了他。左副部長過去指的是警衛排派出兩個士兵,很快就被派往後方,部隊繼續前進。 我們到達之前提到的指定位置後,我很快接到了XX6團的報告(我是之前提到的主站,指揮XX6團12連、XX4團和9旅、第14軍偵察連和噴火連)。XX6團副團長帶領偵察排突圍進村後,除1名班長和1名戰士外,副團長和偵察排29人全部犧牲。 這個副鄉長才26歲,是個老中青結合的幹部。 突擊隊立即陸續報告了他們的進展。 第九旅進攻受阻,傷亡12人;XX4團2營從北山發起進攻,遭到駐守北山的守軍的強烈抵抗,毫無進展;XX6團兩個營成功從甘蔗地裏潛入村子後,成了SD人的活靶子。高樓大廈的防禦工事與坑道的射擊口在火力上相互支撐配合,抗戰時期的坑道戰在這裏重現。這兩個營承擔了傷亡,並迅速撤離了村莊。 7個小時過去了,各部隊的進攻毫無進展。 這時左副部長通知我,讓我把前麵提到的命令傳達給所有的部隊,命令他們停止進攻。 29日上午9時,由駐滇某集團軍抽調的6門152炮開始試射。六發炮彈試驗完畢,省工作組開始廣播:要開炮了,讓村民趕緊離開村子。 我看到許多老人,稍微年長的婦女和兒童,趕著牛羊,有些人帶著縫紉機、自行車和行李離開了村莊。 省工作組,成立了專門的收容所。 11時,6門152加農炮轟鳴。 炮擊30分鍾後,電台又開始喊話,內容是讓村民迅速離開村子。 每次炮擊前,我們都要廣播,讓很多老鄉出來。 SD的武裝力量戰鬥力很強,他們用堅固的防禦工事頑強抵抗。 因為152炮的殺傷力極大,馬伯華等人考慮製定突圍計劃。 8月1日上午7時許,約200名武裝人員開始向我的前指方向突破(前指距離SD僅200米,仍為開闊地帶)。 發現有SD武裝人員試圖向我方向突破後,一名前作戰參謀開槍警告,並大喊:xx衝出去。 這時,左副部長命令前線警衛排和所有人員趕往陣地,突然,槍聲響起。 在這場防守阻擊戰中,僵持的時間不長,我前麵提到的左右翼部隊也奉命出動。一是迅速趕來增援,二是分別攻擊突圍的敵人。 在我猛烈炮火的攻擊下,馬伯華突圍的計劃失敗,留下幾十具屍體,剩下的人員撤到村裏。 在炮火的掩護下,我突擊部隊逐漸攻破了敵人的防線。XX4團的兩個營首先衝向北山,消滅了守衛北山的120人守備隊,從北麵闖入村莊。 某集團軍的XXX4團、XX6團、偵察連和第九旅也從東、南、西三麵突破敵防禦陣地,占領有利地形,逐步向村莊縱深進攻。 在進攻過程中,各部隊還抓了許多俘虜。 XX6團抓到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女孩。由於她隻沒收了看得見的武器,沒有仔細搜查自己的身體,這名年輕女子擁抱了兩名士兵,吹響了藏在她私處的手榴彈,和兩名年輕士兵一起犧牲了。 前者指的是命令所有被俘和投降的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應仔細搜查,以防止這一悲劇的發生。 起初,我闖入村子的部隊並沒有順利前進。我和馬伯華開始巷戰。他們利用沒有被我轟炸摧毀的隧道和高樓對付我,頑強抵抗。 由於部隊已經侵入村莊,152加農炮無法發揮作用。這時,火焰噴射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噴火器在摧毀高層建築的防禦工事時特別有效。在我的大力打擊和攻擊下,對方的抵抗越來越弱,槍聲也逐漸平息。 8月3日上午9時30分,我突擊隊全部占領該村,闖入該村的部隊,再加上某集團軍抽調的一個團的部隊,用拉網式的方式,分別對村內外的稻田、甘蔗地進行了搜查。 馬伯華反叛集團有10名核心成員,其中3人被俘,其餘被殺。馬伯華的屍體是在一個被炸毀的隧道裏發現的,在馬伯華的屍體旁邊,還有5具全副武裝的年輕女子的屍體,她們都是被152門大炮打死的。 8月3日下午15時,原***指揮官、KM軍區作戰部左副部長宣布SD平叛戰役結束。除了駐守SD的某集團軍XX6團外,其他突襲SD的部隊迅速撤離村莊,返回駐地休息,清點人數,清點武器彈藥,救治傷員,處理死者善後事宜。 省、縣兩級工作組負責人、雲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宣布,工作組全體人員將於當日進駐SD處理善後事宜。 在參加SD平叛戰役的突擊部隊對SD進行突擊進攻的同時,我負責對文山、開元、建水、蒙自、通海方向某軍8個團的基地、304個團、3個團進行監視,阻擊SD近2萬節車廂、近20萬援軍,保障了SD平叛戰役的順利進行。 第八團無線連無線電報務員聶XX(我忘了他的名字,隻記得他是71年參軍的保定兵)。在這次戰鬥中,他隸屬於X旅一營連。當他帶著公司趕到村裏時,一顆子彈擊中了他,聶XX光榮犧牲。 聶XX去世後,關思明又補充了一句。我隻記得他是從公司加的。 總結這次SD平叛戰役的戰況,教訓是深刻的:一是沒有很好地掌握敵情,尤其是村裏的立體工事;第二,我根本不知道SD的地下軍火庫的生產能力,但沒想到我的自我武裝和自我保護能力很強。三是貶低馬伯華反叛武裝的戰鬥力;第四,普羅大眾對我的仇恨太深,估計分析不足,給我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第五,沒想到馬伯華的叛軍組織準備的這麽充分,竟然抵抗我的武裝存在。 原本計劃的3小時作戰計劃,沒想到打了7天8夜。 戰鬥結束後,我被李TL工作人員和其他戰友送到了140醫院。我住進140醫院,不是因為受傷,而是因為貪吃,盲目進食,導致腹瀉更嚴重。 1974年9月,沙店及其附近的回民搶劫了武裝部的大量倉庫,企圖進軍昆明,途中襲擊解放軍。雲南立即向中央匯報。12月,在大量被搶武器和自製武器的支持下,成立了沙甸回族民兵組織。12月中旬,省委高度重視,向沙店派出省委常委檢查組,沙店遭到襲擊。雙方都遭受了個位數的損失。12月31日,沙店夥同建水縣、蒙自縣回族民兵襲擊蒙自縣委,伏擊蒙自縣武裝部。因為蒙自做了準備,雙方都遭受了兩位數的損失。1975年1月1日,中央通知馬伯華、鄭全樹、馬紹梅等十位回族代表隨雲南省委赴北京解決問題。3月,根據中央與馬伯華等人達成的協議,他們開始繳槍。大批非武裝工作組進入硯山縣沙店和新寨、車白坭、田心、毛龍、鬆茅坡、文山縣毛克等紅河州回族聚集區。大量手無寸鐵的工作組被民兵斬首。5月,來自全國各地的回族公開宣布獨立。雲南放棄政治解決,報中央軍事解決。中央政府非常重視,派出286人的部隊親自照顧。7月29日,各地開始平叛行動。一開始,解放軍損失慘重,後來又用大炮順利推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沙甸僅有人口15600人,但竟有大小10座清真寺,其中“沙甸大清真寺”是全國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曆史上先後有兩座大寺,均被毀,此為第三座),屬於典型的“圓頂蔥頭”的阿拉伯風格。其廊道、拱券、梁柱等建築細節精心模仿了麥加禁寺和麥地那聖寺,寺外的廣場甚至種植了中東的椰棗。大寺耗資1.3億人民幣,其中隻有1000萬來自雲南各級政府資助,剩下的1.2億均來自沙甸穆斯林的捐款,這是沙甸人的驕傲。每家每戶都根據各自經濟條件踴躍捐款,有的人還捐出一半的家產,當時最高的個人捐款是600萬元。“‘信主道且行善’,這是我們穆斯林應有的品質”,大寺的一位保安說。在這座寺的周圍,還有9座規模較小的清真寺,每當禮拜時間,多座清真寺的宣禮塔上的廣播幾乎在同一時間播放阿拉伯語的誦經聲,呼喚穆斯林們前來禮拜。呼聲在這塊群山懷抱的小平地上此起彼伏,反複回蕩,將整個小鎮籠罩其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