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務實小民

昨夜,多倫多冷月無聲,寂寥之下,看了很多博客,想到自己也開通一個,權當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個人資料
務實小民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些折磨過人類的瘟疫3: 埃博拉,地球上最厲害的病毒

(2021-04-02 09:10:25) 下一個

 

埃博拉病毒 (烈性傳染病病毒)  ,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厲害的病毒,非常高的致死率。幾次爆發致死率都超過50%。但是它不能通過空氣傳播,隻能通過體液傳播,所以傳染性沒那麽強,所以埃博拉病毒不能算最可怕的病毒。

和現在肆虐的冠狀病毒不同,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絲狀病毒。

埃博拉病毒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方,就是死得很難看,全身流血。

 

1.最早對人類的傷害

1976年7月,蘇丹南部,中非熱帶雨林的邊緣,一位普通工人悄然去世。他死亡的時候,全身都在淌血。他的死亡讓人百思不解,後來有人揣測,由於緊靠雨林地區,死者很可能觸碰過死去的野生動物,但是將獵殺或拾到的野生動物帶回家烹飪食用並不是什麽新鮮事。

沒過幾天,死者身邊的人也相繼死去,同樣全身流血。然後,一種恐怖的致命病毒開始在人群中大開殺戒。

就在蘇丹埃博拉爆發的兩個月後,1976年9月,埃博拉河上遊55個村莊同時爆發埃博拉疫情,九成感染者死亡,抹去了眾多個村落的生命痕跡。這次疫情的病毒被稱作紮伊爾埃博拉,也是最危險的埃博拉。

詭異的是,死亡率與傳染性如此之高的疫情,並沒有突破蘇丹,穿越埃及走向歐洲。而是突然地爆炸,又偷偷地平息下去。就好像隻是一個小鎮上的一場地震,整個世界都來不及知曉就已經停止了。

從病毒傳播的角度看,能長期攜帶病毒並到處溜達的生物才算是一個優良的宿主,那麽以埃博拉病毒迅猛的“殺人”速度,大範圍的傳播就很難實現。

2.埃博拉病毒簡介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於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紮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

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隻有5天至10天。

病毒分型:

已確定埃博拉病毒分4個亞型,即埃博拉—紮伊爾型(EBO-Zaire)、埃博拉—蘇丹型(EBO-Sudan)、埃博拉—萊斯頓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亞型具有不同的特性,紮伊爾型似乎最危險。

EBO-Z和EBO-S對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對人類不致病,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對人類有明顯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對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埃博拉”是剛果(金)(舊稱紮伊爾)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裏,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時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屍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後,“埃博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蹤。

埃博拉病毒(EBoV)屬絲狀病毒科,長度為970納米,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

但是來自剛果(金)、象牙海岸和蘇丹的埃博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

EBOV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等度抵抗力,56攝氏度不能完全滅活,60攝氏度30分鍾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分鍾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福爾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EBOV在血液樣本或病屍中可存活數周;4攝氏度條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變,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攝氏度條件可長期保存。

EBOV的自然宿主雖尚未最後確定,但已有多方證據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靈長類動物以及其他動物有EBOV感染現象。

3.致病原理

由於埃博拉病毒的高致死率。( 1976年在蘇丹流行時,病死率為53.2%;在紮伊爾,高達88.8%。)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級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時後便不治身亡,而且他們都“死得很難看”,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照顧病人的醫生護士或家庭成員,和病人密切接觸後可被感染。有時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蘇丹流行時,與病人同室接觸和睡覺者的感染率為23%,護理病人者為81%。醫院內實驗人員感染和發病也有好幾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澱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

感染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盡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埃博拉病毒的真實“身份”,至今仍為不解之謎。沒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發後潛伏在何處,也沒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規模爆發時,第一個受害者是從哪裏感染到這種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這種病毒,沒有疫苗注射,也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實際上幾近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醫生的話來說,感染上“埃博拉”的人會在你麵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經感染的病人完全隔離開來。

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埃博拉病毒會通過空氣在人類間傳播,但,也沒有完全排除這種可能。隻是至今尚未發現。

不過,僅僅是通過人體分泌的液滴傳播,也足以讓世界顫抖。

現在,埃博拉依然遊走地球上,隻計算從14年到19年的最近幾年,它就出現在幾內亞、利比裏亞、塞拉利昂、馬裏、美國、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西班牙和剛果等地,這幾次爆發的死亡率在50%以上,九千多人喪生。

無可否認,埃博拉有著快速抹殺人類的能力。

4. 由埃博拉這種4級防護的病毒聯係到實驗室四個生物安全等級

國際上根據實驗室的密封程度,將實驗室分為BSL-1到BSL-4共四個生物安全等級。

1到3級針對的微生物都具有預防治療的方法,而BSL-4級實驗室主要針對還沒有預防治療方法的微生物。

高防護性與高危險性的4級實驗室,在全球並不多,目前大致隻有加蓬、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新加坡、英國、美國和中國擁有。

2015年1月31日, 中國科學院武漢P4實驗室建設竣工, 這是亞洲首個運行的P4實驗室。2018年1月5日, 武漢P4實驗室順利通過原國家衛計委實驗室活動資格和實驗活動現場評估, 正式投入運行。

(這也是石正麗等人受質疑的原因。有人懷疑,新冠病毒可能是從武漢P4實驗室流出來的。但是當事人,當局堅決否認)

4級實驗室有多厲害,舉一個例子,巴西與日本都擁有4級實驗的能力,但日本鑒於市民的抗議隻能開展3級研究,巴西迫於多方壓力也隻進行3級實驗。

前3級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需要打多種疫苗方可進入,而很多人因為身體難以承受眾多疫苗的副作用也隻能止步這方麵的工作。但4級實驗室沒有疫苗可打,唯一可以預防的就是密封防護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哈哈,厲害是指毒性/致死率,論狡猾,傳染性還是新冠病毒,把人類折騰得太慘。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如今是心冠病毒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