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5日 受冷空氣影響,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2省市將出現明顯的沙塵天氣,部分地區有沙塵暴。
1.此次沙塵暴來源和成因是什麽?
北方地區沙塵遙感圖顯示,這次沙塵暴源起於蒙古國南部。成因主要有兩方麵,一方麵因為前期整個蒙古國,包括我國西北地區氣溫偏高明顯,普遍偏高5-8攝氏度。另外,外蒙古大部分地區近期的降水比較稀少,地表條件是非常有利於沙塵天氣的發生。第二個方麵,受比較強的蒙古氣旋影響,從新疆北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大部,包括華北北部這些地區,都先後出現了6到8級陣風的天氣。
沙塵暴形成一般有三個條件:地表裸露,幹燥少雨,加上冷空氣影響。這些傳統的沙塵地,一刮冷空氣,就會把沙塵卷起來形成沙塵暴。
2.這次沙塵暴有多強?
這次沙塵暴近十年最強,已到達強沙塵暴級別。3月15日這一天北京大部分地區PM10濃度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海澱四季青站達3572微克/立方米。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僅300至800米。而且沙塵天氣影響範圍非常大,從西北及華北甚至東北部分地區,從整個強度上來看,是近十年以來最強的一次沙塵暴天氣。
3.沙塵暴是因為三北防護林開口子?
有人認為,此次沙塵是由於防護林開了口子,吹走了霧霾,迎來了沙塵暴。對此,專家解釋,防護林主要是近地麵的地表植被的一些變化,對整個風場的影響的範圍非常有限。對於沙塵暴這種非常強的天氣過程來說,防護林的影響程度是非常低的,從大範圍的來說,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
曾有一段時間,有人質疑三北防護林減少了沙塵的,但是增加了霧霾。這個觀點早已澄清。三北防護林不會影響霧霾,三北防護林的高度畢竟是有限,冷空氣是大氣環流產生的係統風,地表的房屋、三北防護林這種小尺度的物體都不足以對氣流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三北防護林也不足以改變整個大西北地區地表裸露,不能從根本上遏製沙塵暴的產生。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治理其實也沒有太多辦法,隻能緩解,而且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上百年的曆史。因為西北缺水地區,大麵積的地表荒漠化,必然在春季會產生沙塵暴,這種狀況幾十年內很難從根本上扭轉。
不僅中國有沙塵暴,非洲也有。人類活動的導致非洲很大地區荒漠化嚴重,所以非洲的絕大多數地方都有沙塵暴。
4.印象中沙塵暴多年未見,為何突然強勢出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京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沙塵暴。專家表示,近些年來,得益於我國的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整體推進,沙塵天氣確實是得到了非常明顯有效的改善。對於小級別的風沙遏製,大麵積的植樹造林還是有用的。但是,在這次非常不利的氣象條件下,仍然出現了大範圍、高影響的沙塵暴天氣。才幾個點的植被占比,才幾米高的植被是不能根本消除沙塵暴天氣。在非常極端或者不利的氣象條件下,仍然是有可能出現這種高影響的沙塵暴天氣,所以,從治理上來講,要繼續推進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和生態環境治理整體的工作,降低荒漠化比例,任重而道遠。
5.北京的沙塵暴預測
據了解,北京3月份觀象台常年平均(1981-2010年平均)沙塵日數為2.4天,最多為12天(1954),2000年以來最多9天,出現在2001年。最近一次沙塵暴出現在2015年4月15日。2020年3月18日曾出現揚沙天氣。
北京春季每年都會有沙塵天氣,隻是強度不一樣。有些年份弱一點,近十年,沙塵暴都比較弱了。一方麵是植樹造林發揮部分作用了,另一方麵的原因是冷空氣比較少,但是冷空氣少的話,霧霾就多。以前,北京的局地揚沙也很厲害,一刮風,北京的那些沙石坑,裸地農田都會卷起沙塵。近十年,北京本地治理荒灘裸地,效果已經比較明顯。北京本地的局地揚沙已經比較弱了。但是來自遙遠北方的沙塵就需要更多地方更大的努力了。北京本身也就無能為力了。
NASA有衛星圖顯示,"The plume appears to originate from the Taklamakan Desert in northwest China. "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48052/early-season-dust-storm-hits-beijing
千年來沒有改變的一點是,沙塵暴隻眷顧北方人,因為它的形成需要三個要素——沙源、不穩定的大氣環流和強風。這個隻有北方才具備。
本次北京沙塵天氣的沙源來自蒙古國南部,這裏是一片麵積高達130萬平方千米的巨大沙漠的組成部分(另一部分在中國境內)。這片沙漠名稱也非常直接,就叫戈壁沙漠,它是劃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那個“漠”。
現在中國已經開始減少國內開采煤礦, 所以外蒙就有活幹了。什麽時候中國全不需要煤了,才能真正停住沙塵暴
參看博客:中國森林資源情況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802/202102/12668.html
加拿大/中國水資源情況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802/202102/2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