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女兒去醫院做新冠檢測,心情很複雜。種種原因,這已經是女兒2個月來第四次檢測新冠了。想想這幾個月經曆的很多事情,思緒萬千。但是逆風而行從生機勃勃平安幸福的深圳來到疫情肆虐冷清孤寂的多倫多,“便縱有萬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昨天晚上又極冷,月亮倒是明亮皓潔,想起薑夔的”冷月無聲“。
隻能在文學城的博客中東逛西逛,尋找心靈的慰藉,看著看著,感覺收獲也挺多,晚上想起來,不如自己也開個博客吧。權當是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不打算有多少人看,更沒有特別的考慮,就當是讀博筆記,讀書筆記,心情筆記。
-------------
首先 要記錄一份 (熱門博主)笨狼 的博客
----雖然不喜歡這個標題,但是內容挺多,謀殺了我不少時間,當然收獲也不少。
---全文扒過來了,剛學發博客,不知道這樣注明了出處,署了對方的名,但未經對方批準全文扒過來算不算侵權。(沒有任何商業目的,主要擔心哪天對方給刪了。)
冠狀病毒在中國消失是個迷,也許應當說是奇跡,年頭我待在國內的時候,雖然對傳染病沒有太深的認識,對非典印象也模糊了,但覺得如果中國能控製在10萬個例就是奇跡,盡管窩家令讓許多感染者無法確診而導致實際數目肯定遠遠高於官方數字,但中國控製住了。
冠疫原發於中國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全世界疾控、環保和國安界警告大規模瘟疫遲早會發生已經幾十年了,聽的人不多,絕大部分人沒有任何大瘟疫的經曆,就像新一代沒有經曆過戰爭而傾向於好戰一樣,對瘟疫隻有陌生的感覺,覺得那是遙遠的事兒,不可能發生,這就意味著瘟疫遲早是會爆發的。中國經濟係統不僅複雜,人口眾多,公民素質、醫療水平、政治管理水平和透明度都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都是瘟疫爆發的因素。
冠疫發生後,西方坐在家裏指控中國體製的黑暗,人民的悲慘,即使在那時刻,在得知中國疫情的嚴重性之後,西方政府采用的對策是強調那是中國製度所致,我們這裏不會發生,發生了也能控製。這種心態不僅僅是政府特有的,也不是個別領導人脫離了常軌,媒體民間都以同一種姿態出現,中國沒有任何可以學習的教訓和疫控手段的,造就了一種凡是中國就不可能有任何價值的氣氛,大家寧願深挖中國各種侵犯人權的案例,而不願意以人與人之間的態度來尋找共同的解決方案,甚至對自我準備也掉以輕心,大多數事件的分析都以製度加以批判為出發點,就口罩這麽一個簡單的措施也是在經曆無數死亡後才慢慢成為政府和醫學界的共識,而專家媒體好像都已經忘了自己過去那種鄙視戴口罩的態度。今天的結果是恰恰反映了在抗疫上中國那種以犧牲少數而挽救大局的製度的有效性,很殘酷,但很有效,相反,西方,尤其是推崇自由的英語體係那種走一步退一步的做法表內麵上是講究人權,實際上帶來的危害遠大於中國所承受的損失,都說日韓台新(加坡),新西蘭,某種程度德國加拿大是抗疫成功的例子,但這些國家至今經濟還是沒有恢複,明年也困難重重,這體現了民主製度一個普遍矛盾:個人自由到了什麽地步會威脅到他人的自由,從而反過來傷害自己的自由?
【2】
這場冠疫的獨特之處是大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後的應對政策突出顯示了各國政府的無能,有的是無能,有的是無能為力,我象征性地將之成為“習近平的世界大戰”【3,4】,是一場意外的,不是戰爭的戰爭,瘟疫意外的找到了西方的弱點:任何一個國家的強大,都是從曆史慣性的角度來衡量,而不是全方位的,當曆史走了彎道,它們的兩翼就暴露出來,隻能以弱項來麵對迎麵而來的新環境,美國的應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把一場疾控戰役演化成一場國際政治衝突,借以轉移視線,完全放棄任何積極主動的抗疫的措施,而中國基於自身的需要,也樂於回應,冠疫也就成了兩國實時的一場較量,與美國同時處於內亂的困境不一樣,中國占有相對和諧的國內環境。
那今天的現狀如何?
中國的恢複
中國的恢複體現在最近的3個數據:黃金周,9月進出口數據,和剛發的第三季度總產值。
國慶雙節的黃金周盡管總的客流量沒有完全恢複,但總的社會零售是恢複了,包括一直被收入債務負擔壓迫而不振的汽車銷售也在近期翻正。
通脹回落,除了食品基本屬於正常,但食品通脹居高對社會底層是個負擔,即使禁止浪費也不能解決問題
9月的進出口數據超出了所有人的預計,尤其是進口,結果在全世界陷入經濟蕭條的時候,中國的總貿易前三季度持平: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
中國以抗疫勝利和強大的產業鏈不僅僅維持進出口,還占據了更多全球貿易(出口)的份額,從之前的13%到近17.5%。與此同時,中國第三季度顯示了強勁的反彈,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6843億元,下降7.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481億元,下降6.7%。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25226億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億元,下降5.1%。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7.2%、6.8%、4.5%。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80065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477億元,增長15.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
按國際貨幣資金組織(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估計,世界經濟今年優於預期,主要得力於中國的振興,今後中國對世界經濟帶動力的比例還會上升,全世界更依賴中國。可以說如果中國經濟遇到障礙,全世界都要受牽連:
中國經濟的動力是什麽?
與中國官宣相反,首先不是靠消費,中國是內消並沒有完全恢複,而中國福利政策缺乏實質,所以中國民眾,尤其是底層,隻能靠自己熬著,扛著,消費翻身主要是社會上層高端消費帶動的,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工作都不算在失業大軍裏,根本沒有任何社會救濟,因為他們是流動工,在城市沒有居住權,唯一能幫他們的,是一個就業機會,政府也是把主要力量放在刺激生產上,也就是保就業,這就形成中國前三季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同比5.6%,而社會零售隻是0.5%的對比,按《華爾街日報》總結,中國消費恢複到去年水平並不是收入高了,老百姓手裏有了更多的錢,而是依賴民間繼續憑借債務來維持的,消費能力並沒有增加,舉例來看,國際貨幣資金組織的數據反映中國的社會福利遠遜於發達國家,包括一向摳門的德國:
來源:國際貨幣資金組織
為什麽生產這麽強勁?因為政府對經濟的主要援助在於生產,這是中國政府一貫的指導方針,就是錢用在刀刃上,從政府來看,花了,送到老百姓手裏消費是浪費,這是為什麽中國底層生活水平這麽低,因為國家從老百姓那兒能剝削的都剝削了,用來“強國”,這不僅與現代國家的宗旨相違背(國家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還適得其反,因為消費才能帶動經濟。這兩個因素解釋了中國經濟的第一個動力:投資。
中國對冠疫而采取的經濟政策最突出的體現在社會融資,社會融資主要目的是刺激生產,而不是消費,預測今年總社會融資約35萬億,跟十幾年前的40萬比如何?首先是經濟規模不同,這個數目不再有當時的效應,其次,新發行的信貸相當一部分用於新債換舊債,並不是注入社會,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債務,所以這個規模已經不可能有以前的影響。所以這次降大任於中國投資來拯救全世界是不可能了,中國這次抗疫經濟自助,完全不是2009年四萬億(演發成四十萬億)那個勁頭,中國上層,尤其是劉鶴的班子,幾乎一致反對這種大撒幣的做法,中國投資、基建帶動全世界複蘇的機會也不會有第二個,指望的,是中國的消費,而這方麵,盡管有黃金周,還很遙遠。
中國經濟的第二個動力,是出口。中國複蘇得益於中國與西方的不對稱性,中國疫情控製住了,產業鏈依舊強大、穩定,而中國政府卻無錢或者不願意向全社會,尤其是底層發放救濟,依賴恢複生產來向工人提供收入,這是一個矛盾,除了生產過剩,過剩成浪費而不會有其他結果,這是為什麽上麵指出中國政府在疫情後恢複經濟的政策是違反一切常理的原因,然而天算人算,這個死結被西方自己的無能給解了,正是因為西方抗疫不力,產能無法恢複,而政府救濟卻相對到位,結果生產沒跟上,消費力卻還在那兒,必須要產品。誰得益了?中國。中國靠出口吃西方翻了身。
最近一篇全球光伏龍頭晶科能源回歸A股的采訪很能說明中國產業鏈的強大,晶科能源在其他國家也有基地,其他國家也有優惠政策(就是與中國類似的政府津貼),但任何生產、開發都受到周圍的其他產業鏈的限製,因為極少企業能自給自足,有如此能力的也極少能在同一地區,隻有在中國才能具備完善的配置,如果你把這種配置考慮進去,中國的生產成本整體是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隻有非常單一的產業,如紡織業加工,才不會受局限,然而即使如此,它們很多的原材料設備也來自中國)。冠疫早期當隻有中國陷入危機的時候,全世界都因為中國這一產業鏈關鍵環節受阻使生產停頓,大家的感覺是產業鏈必須分散才能有抗衝擊力,產業鏈外遷的傾向加強,可今天看來一旦中國把疫情控製住,中國產業鏈最穩定,現實是中國是保護產業鏈最好的環境,舉個例子,因為中國管製國際人口流動,大部分外國人進不去,德國企業界的一大願望是把骨幹送回中國,好管理在中國的生產,這是中國經過30年努力犧牲的成果,有足夠的規模,很難取代,習李的講話中很多都強調如何保護中國的產業鏈,可以說這是中國的命脈所在,是一個戰略選擇,靠和平競爭而不是靠武力爭霸。中國也是一個最具創新精神,最殘酷的原始資本主義,加上政府以各種手段鼓勵生產,雖然政府變相壓製消費,但中國畢竟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這幾十年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給中國帶來的活力,給予中國產業鏈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讓中國在逆境中有把握一切機會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中國目前出色表現的原因。
這次“中國經濟救世界”這個說法不全麵,中國肯定是世界經濟回複的主力,中國也具備充分利用不斷變化的環境的能力,但僅僅靠這股力量尚不足以完全穩住、扭轉當前全世界的蕭條,建立在債務之上的西方福利機製也是挽救世界經濟的一個力量,從內容來看,中國9月進口大增並不見得是消費所需,而是政府主導的生產導致原材料和配件需求大增,如果以消費為主的內消或出口不能維持,這種生產出來的產能未必能被消耗掉,再次形成產能過剩。
這是陰差陽錯,還是機關算盡?美國如此圍剿中國,最後落入了自己給自己設好的口袋,主動進去的。
可以預料當前這種局麵不僅不會給中國贏得讚譽,反而會加大彼此間的隔閡,僅僅看看中國對美歐的貿易順差就行了,美中關係隻會惡化。反過來,“占貿易便宜”並沒有好處,因為這是一種變相依賴,說是美國依賴中國的產品,中國同時是依賴美國的市場,如果中國沒從美國貿易戰的全麵打擊學到任何教訓,那今後的發展也沒有任何懸念了,中國的問題是對此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中國的經濟班子很多都是西方教育的,他們清楚不提高老百姓收入而去強調增強消費是句空話,可當權者未必有這樣的智慧,而且他們未必能撼動國家機器裏的兩大勢力:資本(國企私企)和占少數的中國中產,中國的資本和中產同樣對與社會其他層次分享自己的財富毫無興趣,在這種壓力下,宣傳機構也是隻會,也樂於唱中央的歌,結果所有經濟政策恰恰還是延續以往的投資出口政策。
中國真的要下決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內銷為主,出口為輔的自足國家,不再被美國綁架,這個目標恰好與中國真的往“社會主義”方向挪挪是一致的,讓財富從社會上層的兩成人那裏向社會底層轉移,這是搞活內銷的唯一途徑,而且降低貧富分化,也是解決國內動亂的最佳方式,不再靠樹立一個外敵來激起愛國主義以轉移民憤,幫助國家穩定,增加政府的威望,還能減輕安保的負擔。不過從分析習近平雙循環來看,這並不是中國的政策,雙循環的內循環不是內消,而是產業鏈的內循環,也就是產業鏈的自足,最大的體現是向半導體產業的衝擊,這一政策還是建立在國富民窮的基礎上的,這也就注定了中國反美的方向不會改變,中國的經濟還是會沿著老路子走下去。
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所受的影響
冠疫給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打擊已是不能回避的新現實,不僅僅發達國家受打擊,發展中國家也受打擊,就是中國將在今後兩三年成為世界經濟最主要,最關鍵的動力,可是與此同時,在中國缺乏改變經濟模式的真正決心的情況下,中國也是變相依賴外銷,這種局麵不僅僅得罪發達國家,其他國家也會逐漸對中國產生敵意,所以中國的有利條件能持續多久,這種政策會造成多大的危害,估計中國政府尤其是常委是低估了。在政府無能向整個社會上層要求財富分配更公平,也就無意把財富轉移到民間的時候,尤其是就業麵臨的壓力,應屆大學生就業的艱難,醫療教育住房三座大山,中國消費者能支撐多久,中國經濟能維持多久也就是個懸念。
冠疫對經濟的影響與2008世界經濟大危機對比。來源:國際貨幣資金組織
人民幣
冠疫以來唯一反映經濟現實的是人民幣升值,5月以來上升了7%,這沒有降低美國對中國商品的熱情,也算是中國消費和出口之間的財富轉移,進口便宜了,出口價格漲了。然而,不僅中國出口強勁應當讓人民幣升值,半年來外資湧進中國資產,尤其是證券市場(債卷和股票),升值壓力就更大,更應當導致外匯儲備上升,可是很多人認為最近的升值還不夠,還不足以反映經濟現實。
這次中國政府幹預兌換率的痕跡不多,但盡管有大數量的貿易順差和熱錢湧入,中國的外匯儲備基本沒變,這很奇怪,本來壓低人民幣就必須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這就必然導致外匯儲備增加,沒有增加,不就是中國幹預了嗎?這有很多猜測,如潛在的外流,或是中國企業擔心兌換率動蕩而把外債兌換成人民幣債,但最大的可能是央行把賬本下放到各大國行裏,後由國行把外資移到海外金融機構,成為國行賬簿上的外資資產。
美國經濟
美國與中國恰恰相反,對應的數據上內消(retail sales)遠高於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反映了美國這個福利國家盡管大家不一致抗疫,生產上不去,過日子的權力必須有,那怎麽辦?進口。這一進口,美國的需求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包括歐洲,最近這幾個月的赤字是創紀錄的,美國本身不好,卻帶動了世界經濟恢複,而最大的得益者,恰恰是中國,因為如上所述中國的產業鏈不僅充實、堅韌,適應性也是無可比擬的,當抗疫到家,外需產品改變的時候,中國是唯一能在第一時適應、提供全新消費產品的國家,而同時中國政府的政策又是不願意把錢直接轉移到老百姓手裏,讓他們能在艱難時期渡過難關,而是寄望於就業,也就是生產來解決收入,政府就是變相直接援助廠家提高生產的能力和提供出口補助,更增加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借以解決就業難題。
美國西岸港口、太平洋集裝箱貨輪都已訂滿,等著亞洲的貨物。這一切讓美國的貿易戰顯得很可笑,貿易戰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對自己傷害更大,但大家意識到那不是什麽,不是美國主要的目的,自己傷害了自己是小事,傷害了對手,那才是目的,不過連那也成了一種奢望,當你的政策完全建立在一個單一思維的基礎上,對方有對方應付的手段,你未必能殺敵八百,可能隻有幾十,到後來還不得不給對方送上救傷包,中國生產出那麽多用不完的東西,到哪裏去了?去了美國。
(一月前的數據)美國大幅攀升的貿易赤字
美國對華貿易戰的戰果,佐利克(前美國貿易總代表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給了個定論,算是輸了個痛快,僅就微不足道的目標,降低赤字,美國不但沒做到,冠疫結果是赤字更大了,淳樸(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以此動用的大棒,反而把自己的體製砸個爛,美國已經不是美國了。這場交鋒最大的勝利,是成功地把華為踢出所有發達國家,然而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封鎖,也傷自己,目前習近平自強動員令並沒有有什麽實效,但5、6年後中國是不是把美國踢出中國市場,現在也是誰也預測不了。
美國國會預算辦對美國國債的預測。到2050年時,美國總產值至少會翻倍,你可以預料那時國債的數目有多大
國會正在為第二輪經濟救濟爭吵,美國需要新一輪的救濟,正是因為經濟還是深深陷在冠疫的蕭條之中,雖然失業率不到10%,也就是說十個人九個還能上班,但據經濟學家估計,這個官方數字信不過,真正的失業率高達26.1%,有多少人隻能半天班,拿不到全天工資也說不清楚,不少人甚至幹脆不幹了,脫離了就業大軍,那裏麵女是男的四倍,離開就業大軍連失業都不算了。像零售、餐飲、旅遊等服務業所承受的打擊就更不可估量了,尤其是中小業主,巨大比例麵臨破產,而這些中小商業還都是就業的主要承載體,它們若果破產,就會造成更大規模的失業。
為什麽?為什麽美國,某種程度上歐洲,會到這一地步?
不可否認冠疫真是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三四代人已經沒有認識了,一開始有些失誤在所難免。對華人、東亞人來說,冠疫是一個壓倒一切的敵人,沒有共存的說法,沒有抗疫還是救經濟的選擇,因為要麽控製住,要麽被控製,然而美國人自大和自傲卻相信冠毒沒什麽,對冠疫是一個夠不夠漢子的選擇,當窩家令商業管控自然導致經濟停頓的時候,美國經濟和美國人的脆弱一下子就顯示出來了,抗疫還是救經濟就成了爭執,不是抗疫等於救經濟,而是二者選一,這才有從冠毒是假的到冠毒沒什麽,到簡單控控就控製住了,再到我們不怕冠毒一些列聲音,美國社會從來沒有認真討論過什麽是安全,什麽是個人安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什麽是國家安全,什麽是個人自由,什麽是他人自由,什麽是國家自由,在中央政府全力把一人當選當成為唯一的政府指導方針的時候,中央政府就沒有真心抗疫過,更多是破壞抗疫,把已經對立的全國帶入一個把抗疫當成路線鬥爭這麽一場運動,第二輪經濟救濟也已經成為一場黨派之爭。這麽一來,美國個人主義站到了國家統一抗疫的對立麵,雖然全國大多數人支持各種管控措施,但是他們並不能下決心支持采取全國隔離的極端措施,而反對的人則堅決得多,以各種方式搗亂,從傳染病傳播的原理來看,如果有30%人不遵守隔離或防護規則,甚至連戴口罩都敵視,那想冠毒傳染力那麽高的瘟疫是控製不住的,這麽一來,就注定美國疫情沒有被控製住的可能。這也是歐洲又起一波的原因,看看大家兩三個月禁閉,疫情尚未被控就禁不住到餐櫃酒吧海灘公園享樂就可見一斑。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more CASES than other countries, which the Lamestream Fake News Media pounces on daily, because it TESTS at such a high (and costly) level. No country in the world tests at this level. The more you TEST, the more CASES you will be reporting. Very simple!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October 18, 2020
懂王還是什麽都懂
Nine months into pandemic, WH task force is consumed by squabbling. Fauci and Birx pushed aside. Plans to boost testing blocked. Vaccine trials flagging. US could see 400K dead by yr's end. @yabutaleb7 @PhilipRucker @jdawsey1 @costareports https://t.co/apt0VyilZz
— Greg Miller (@gregpmiller) October 19, 2020
美國第三波,歐洲第二波
西方是好日子太久了,當大爺慣了,《金融時報》采訪的一個叫費雪(Fisher)的醫生所言,即使中國提前兩周宣布人傳人,西方還是會栽,因為後來事實證明大家即使得知這是一種致命、傳染性極強,難以控製的病毒時,依舊是無動於衷,美國和西方忙著閑話中國到了切爾諾貝時刻,中共下台指日可待,如果你還記得美國當時的各種主流媒體,真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說你們中國專製,人民好羔羊,活該,半點同情心都難見。再說一遍,美國人歐洲人一直對中國沒有半點同情心,上周皮尤說是中國在西方形象大跌,實際上西方民眾根本不了解中國,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媒體的言辭,當政府和媒體對中國充滿敵意的時候,民眾怎麽可能對中國有好感?看看他們一直,至今還認為中國抗疫遠遜於他們本國的時候,就知道他們的信息完全是被歪曲了的,出發點完全是基於偏見。在我看來,美國歐洲抗疫徹底失敗,不僅僅是政府的失誤,也是全社會的失誤,媒體盡管整體上支持專家建議的防患措施,卻對中國充滿敵視,對亞洲有著骨子裏的歧視,這種氣氛毒害了人們的心態,妨礙了抗疫,病毒瘟疫這麽一個與人種、體製無關的殺手,在他們看來在西方的優越性麵前還是不必當一回事,當死亡出現在周圍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的權力不能被限製。
白人民主國家就是新西蘭(澳大利亞)做成了,你可以說這證明了民主有抗疫成功的例子,其實顛倒了本末,民主是抗疫的敵人,民主國家抗疫成功,隻有是因為一個國家有其他的力量把民主衝動壓製下去才有可能,占據白人民主國家人數絕大多數的美國歐洲(加拿大)第二第三波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抗疫需要的是專製,當民主意識泰國衝動的時候,政府隻能實行三心二意的管控,結果一會兒鬆一會兒緊,窩家而不測試,確診沒有嚴格的隔離政策,病毒永遠也不會被控製住,破壞了經濟還消滅不了冠毒,步步正確卻走進絕路。所以在疫苗成為有效防控手段之前經濟不可能完全恢複,可目前疫苗不僅尚未到位,效果也有限,而且全世界(疫苗)生產能力遠遠在一兩年內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種局麵也會延續下去,至少明年不會有巨大的改變。青島是中國最新的不計一切代價,寧願過頭也不放過一個的策略的例子,這在西方是不可思議之事,可正是這種極端的措施才有可能壓住冠疫。
淳樸基地的農村已經是冠疫重災區
【各國對疫情控製的有效性】
《冠疫策略》最新評估
今後的發展
盡管習近平有很多大話要中國認真對待百年不遇的大變,把握這一機會,中國與美國全麵爭霸的時期尚遠,但中國確實是越來越霸道,而美國雖然在過去二十年也不是在衰退,隻是發展的速度沒那麽快,可是淳樸上任後的幾年大勢是美國真的開始衰退了,很多把“美國”作為一種信念的人堅信一旦拜登上台,一切將會恢複常態,美國將重新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麵對中國這麽一個民主的敵人,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將能重新結盟,共同對抗,有效地扼殺中國。
這是一種奢望。
中國四麵樹敵,有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不需要美國插手大家就知道得防著中國,然而以為淳樸對全世界的傷害可以彌補,破裂的朋友關係可以挽回,寄望於淳樸乃曇花一現,這一切都是完全拒絕現實,不僅僅中國自由派都已轉移到美國是個不可置信的國家這一立場,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不再把美國當成一個可靠的國家,最近美國鷹派一定要扼殺伊朗而啟動伊核條約重新製裁措施,支持美國的隻有以色列和多米尼加,美國就像中國隻有朝巴一樣孤獨,連最依賴美國,最敵視中國,美國最堅定的盟友日本也腳踏兩條船,保持和中國的關係,一邊倡導保持和擴大與中國密切的經濟合作關係,同時公開與美國舉辦聯合軍演。這種兩邊不買賬,甚至是兩邊通吃的現象也包括東盟,不是中國取代了美國,而是全世界對兩大國誰也不信,這個世界是以強淩弱還是以小吃大,顯得模糊。
日韓總產值大約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對華貿易(總值)超過美國,一直是(對華)順差,是中日韓東亞產業鏈的一個標誌,冠疫期間中國從台灣、日本和韓國進口的電訊產品大增,分別是35.8%,13.4%和17.2%
美國如此強大而中國占上風,並不是中國利用冠疫在軟實力上占了上風,也不是靠軍事、科技上硬碰硬,而是靠生產力硬碰硬。我前幾天說起中國冠疫以來外交政策機器之拙劣,如果不是西方自己在另一方麵的更為重大的失誤,中國不可能占有優勢。正是因為美歐更拙劣,才有今天美歐一步步走入中國設好的陷阱的局麵。用個卡通片的例子,就像小老鼠被奶酪引著,身不由己,這是美歐自己的本性造成的,與中國無關,冠疫這一個新的環境,致使西方內部的矛盾今後兩年將成為西方恢複政策上的絆腳石,難以實施有效的遏製中國的戰略措施,為中國贏得時間。
習近平的王牌:中國中產
中國市場超過美國是遲早的事,然而中國中產名義上和實質上都已超過美國中產,也許大家還沒準備好,但西方跨國企業是準備好了,它們也許會在多國建立生產基地,但絕對不會退出中國,即使中國對外企不友好,競爭遠比美國激烈,他們還是會留在美國,冠疫以來國外熱錢的湧入,隻是一個反映。
上麵數字是按購物評價,但即使排除這一因素,中國也已經超過了美國
從中國市場受益的除了西方跨國,包括奢飾品和娛樂,澳大利亞巴西提供資源,俄羅斯中東非洲提供能源,就是東盟,東盟是最直接向中國中產提供生活物資的地區,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這個角度,你可以看到南海是一個多複雜的問題。在我看來可以借助這一角度理解中國決策的思維方式,西方常常評論說中國既沒有硬實力(如軍力),也沒有軟實力,隻有尖實力(銳實力,sharp power),中國完全可以借助冠疫增加自己的軟實力,但中國沒有選擇,而是繼續行駛這尖這銳,形如到處吵架,可大部分人並不理中國,也就是說中國了解這種手段帶來的惡果,但還是堅持做下去,你不得不問為什麽。國內政治需要是一種解釋,國際上的損失,隻能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損失,然而我一直覺得即使在美國緊逼下,恨不得開戰,中國也有更合適的回應方式,可見這種選擇超乎了內外利益的交換的考慮,更像是中國的坦誠對外,告知世界這是我的利益,這是我的手段,不耍你,你接受咱們不必是朋友,但可以共存,好處會不少,你不接受,那我沒完,會跟你鬧下去,沒你好果子吃。這很笨拙,但簡單,不需要算計。然而這種赤裸裸行徑有多大作用從來就是一個爭執的話題,美國壓迫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中國就對加拿大行駛直接的壓力,直接威脅,正如中國時刻強調中國自己的主權不容幹涉一樣,難道加拿大會在這種公開的壓力下釋放孟晚舟?
習近平的另一張王牌:中國社會的特色
我上麵提到民主是抗疫大敵,隻有在有一種其他的力量把民主衝動壓製下去,抗疫才有可能成功,這不是想象的。大家的印象肯定是美歐為代表的民主法製社會象征著進步,但真相並不那麽絕對,在西方,即使在日本這麽一個大同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能體現的是資本主義那種異化了的,建立於人之外的中介媒體(直說了就是金錢)上的關係:
這是人間悖論,法製社會不就增加人的置信度嗎?那是想法而已,並不是事實。相比之下,中國那麽多內在矛盾、衝突,人卻是更純,更善良,可這在信念是不能脫離人所在的國家這麽一個大環境,也就是說,長遠從百年恥辱之始,近如共產黨上台,再近改革開放幾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幾十年,那麽多腐敗,貧富分化如此嚴重,老百姓還是那麽善良,不能不說中國是做成了一些事,無法簡單否定。
最鮮明的例子,莫過於觀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和冠疫成果的聯係,這說明抗疫陳國除了體製政府之外還有深刻的社會根源,民眾對政府的置信度與抗疫成功有很大的相關性。想想如果你是武漢居民,全城被封,整個醫療係統被衝垮,你不能出門,也不敢出門,而這個局麵卻是遠在天外的“中央”強製造成的,你會有什麽感覺?憤怒、恐懼和絕望,這時你隻有兩個可能:信上帝,或者信政府。如果你隻信上帝而不信政府,你可不是要拿起槍來?那抗疫就成了一句空話。中國這種彼此之間的置信,對政府的信任,最能表現在最後武漢慶祝勝利狂歡的時候,你能理解到他們的心態,如果他們因此更加堅定了對政府的信心,也屬常理。
這種優越性,正是西方缺乏的。你可以反過來解釋說民主製度才有優越性,個人有自由了,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權力,監視政府,製約政府,這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一個開明的製度並不能帶來和諧,反而是相互間的不信任,人與人之間,個人與政府之間,那麽這個先進的製度達到了什麽目的?難道就是為了大家有權利在任何場合,對任何事件都有堅持自己不同意見的權力?反過來,你可以說中國的和諧是表麵上的,是高壓下虛假的和諧,但即使在高壓下才有的,中國能戰勝讓西方一敗塗地的冠毒,說明這種“虛假”的信念有實力。
美國目前的疫情已經讓專家擔心感恩節是否得全民隔離,想想這的後果,旅行、餐飲業,簡單的娛樂,全都得停滯,又將會是什麽打擊?
美國不僅僅是以霸權著稱,也是以聯盟著稱,美國雖然在砸毀許多現有,自己曾主導的世界機構,但也在不斷拉攏新的,專為反華為目標的聯盟,中國主動四麵樹敵,好像就是要給美國製造機會似的,包括最近的四國聯盟(the quad),美澳日印,名義上核心是印太戰略,實際上就是針對中國,不是針對,而是公開的扼殺,對於這一局勢的發展,你也真能欽佩中國的定力,好像不在乎,有主動給自己尋求一條更加艱難之路似的。這條道路的風險也許超出了我們這般凡人的理解,美國許多圍剿扼殺中國的策略一直寸步難行,然而冠疫以來習近平的一係列政策,不僅僅是戰狼外交,也包括在強勢之上決定香港和新疆的政策所形成中國外交上的孤立,是今年華為在掙紮了兩年後最終被扼殺的主要原因,隻用中國主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的說法無法說服任何人。習近平的新政,讓西方百思不得其解,覺得中國實屬自戕,喪盡扭轉冠疫占據的一切優勢,因為大家知道美國的困境,知道中國有的是機會。中國政府媒體把華為(和中興)被封殺、扼殺看成是美國威逼的結果,當然有美國威逼的成分,但各國,包括歐洲大部分國家一直頂著美國的壓力不願意做出這個決定,就說明這不是必然的,雖然不能排除歐洲,尤其是英國有就冠疫刷鍋的意思,沒有中國一係列政策的配合,誰也不能預測今天的結局。
中國這種拙劣的手段,這種選擇是中國的體製決定的【58】,當中國對內采取高壓時,你不可能逃避外界的譴責,中國必須、也隻能對這種譴責回應,否則就是帶來對體製本身的質疑,這種質疑也就讓政府的合法性成了疑問,基於這一點,中國對任何國外言論都清一色冠以“幹涉內政”的帽子是必然的,外交部在這種凡事必究氣氛下戰狼是不可避免的,這種策略效果適得其反,中國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公開表示的也不少,領導階層不可能不知道,半年前國安戰線資助國內一個智庫做了一個調查,結論是中國在世界的孤立局麵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惡劣的,比六四還糟,然而中國領導人陷於這種被自己的製度所綁架的境地,唯一能做的,是在其他環節做大做強,包括穩定、公共衛生、生產就業和國防,中國政府的希望是中國得以不斷強大本身就是體製優越性的一個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以前數次說過美中兩國所謂的較量手段孰優孰劣,不在於哪一方有更遠大的戰略眼光,而在於誰失誤更少。從中國的戰略來看,中國肯定不會與美國開戰,也不會和美國玩軍備競賽,中國覺得自己有時間,因為中國經濟實體遲早超過美國,加上人民幣升值,更托冠疫之福,說不定2025年就行了,不需要戰勝美國,隻需要美國意識到打不贏,這也是華盛頓給英國人的告示。
習近平這種不與其他勢力講交易而獨自做大的傾向,和一帶一路一模一樣,中國新的2060零碳目標又是一個例子,這是不跟著西方轉而自己主動開辟戰場,把被西方(主要是歐洲)進逼的被動變成主動,中國把一切都壓在全世界不論姓資還是姓社,唯一關鍵的,是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計,自由是其次的,製度更是不相幹的話題,因為隻要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其他一切都能穩定。這種對策優劣另論,卻是把自己的目標作為主要方針,而不是看他人如何看待,是把握主動權的正招,與美國常用的方針是一致的,如美國強調人權,不論你怎麽說,還是人權,這就占據了道德的上遊,這種優越性隻是在被別人揭穿,說美國自己本身人權就是個幌子,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之後才破產,美國秩序和美國道德為什麽從來不能脫離美國炮艦,可知美國價值並不是真的那麽得人心,當你要脫貧的時候,美國確實能幫你,中國現在也能,但如果你說“你那真好,我也要那”的時候,美國就另有想法了。中國這些政策占據了這一主動權也就迫使其他國家不容易挑邊,這是為什麽從歐洲到日韓,到東盟和拉美都不會站在美國一邊與中國為敵的原因(hedging bets)。西方的體製在冠疫後有美國不但沒有挑起擔子,還主動四處砸鍋,成為一個流氓國家(rogue state),還有歐洲在疫情初也是互相封鎖,摧毀了西方能在艱難時刻承擔國際秩序領導者的幻覺,美國一個拒絕承認美國體製的總統就能把沒逮到今天的地步,也說明美國民主製度的脆弱性,繼續擔當世界領先是徒有虛名。這一切,預示了將來將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世界。
【資料】
【1】《金融時報》How Africa fought the pandemic — and what coronavirus has taught the world
【2】美國怎能不恨中國
【3】你沒注意,“習近平世界大戰”已經開打了
【4】這場冠疫美中總產值拉近了多少?
【5】《界麵新聞》超級黃金周,十五億人是這樣報複性消費的
【6】黃金周消費需求集中釋放
【7】(中金)一文看懂國慶黃金周數據
【8】CPI回到1時代 PPI仍有望回升
【9】9月進出口數據點評:全球產業鏈恢複支撐進出口兩側向好
【10】為什麽中國9月進出口這麽亮眼?還能持續嗎?
【11】沈建光: 9月進出口為何雙高增?
【12】《每經》3.06萬億!9月進出口總值再創曆史紀錄!三季度外貿爆發式回升,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13】《彭博》China Likely to Show Covid-19 Recovery Can Be Real: Eco Week
【14】《彭博》China Bolsters Its Dominance of Global Trade
【15】《紐時》With Covid-19 Under Control, China’s Economy Surges Ahead
【16】《全國廣播電台(NPR)》China's Economy Bounces Back As Pandemic Is Brought Under Control
【17】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
【18】《金融時報》Chinese economy expands 4.9% in third quarter
【19】《華爾街日報》China Growth Limits Global Economic Damage From Pandemic, IMF Says
【20】《彭博》IMF Data Shows Virus Will Push China GDP Growth Well Beyond U.S.
【21】《華爾街日報》China’s Households Are Shouldering the Burden of Its Recovery
【22】《華爾街日報》China Acceleration May Not Rescue World From Coronavirus Slowdown
【23】《21世紀經濟報道》9月金融數據超預期,社融完成全年目標
【24】(瑞銀汪濤)新增信貸再超預期 信貸增速或將見頂
【25】大橘專訪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全球光伏龍頭為何回歸A股?
【26】《日經新聞個人觀點》Japan is only harming itself with wrongheaded China Exit strategy
【27】2020年9月進出口商品國別(地區)總值表(人民幣)
【28】《美政機要》China gets serious about kicking its export addiction
【29】《金融時報》Pandemic will cause ‘lasting damage’ to living standards, IMF warns
【30】《巴倫》Behind the Stability in China’s Currency: Beijing’s Hidden Hand
【31】《南華早報》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been remarkably stable. Puzzled economists wonder why
【31】《巴倫》U.S. Consumers Are Holding Up. Manufacturers Are Not. The Auto Sector Reflects This Divide
【33】Port Of Los Angeles Struggles With Surge Of Unscheduled Ships
【34】《彭博》Alternative Data Show U.S. Recovery Gaining, Europe Fading
【34】佐利克《華郵個人觀點》Trump is losing his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36】《華爾街日報》The U.S. vs. China: The High Cost of the Technology Cold War
【37】《華爾街日報》The U.S. vs. China: The High Cost of the Technology Cold War
【38】《布魯金斯學院》Did Trump’s tariffs benefit American workers and national security?
【39】《必讀獨家》America's true unemployment rate
【40】《全國廣播電台(NPR)》Pandemic Forces More Women To Leave The Workforce
【41】《華郵》Trump’s den of dissent: Inside the White House task force as coronavirus surges
【42】《金融時報》China and Covid-19: what went wrong in Wuhan?
【43】《金融時報》Covid-19: The global crisis — in data
【44】《紐時》The Worst Virus Outbreaks in the U.S. Are Now in Rural Areas
【45】《紐時》Europe Wonders if It Can Rely on U.S. Again, Whoever Wins
【46】《布魯金斯學院》CHINA’S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IDDLE CLASS
【47】《全國廣播電台(NPR)》Coronavirus Test Results Get Faster, But Still Too Slow To Help Slow Disease Spread
【48】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20: A Long and Difficult Ascent
【49】Fiscal Monitor: Policies for the Recovery
【50】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Bridge to Recovery
【51】《外交事務》Fighting a Pandemic Requires Trust
【52】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 打造疫情後更強大的東盟與中日韓經濟(本文發表在麻生接替安倍上任總理前一天)
【53】《華爾街日報》Covid-19’s Global Divide: As West Reels, Asia Keeps Virus at Bay
【54】中國人為什麽不恨自己的政府?
【55】《經濟學人》In a world mired in recession, China manages a V-shaped recovery
【56】《南華早報》US power advantage over China declines in wake of coronavirus pandemic: Lowy Institute
【57】《華郵》Analysis | What China gains if Trump wins
【58】什麽人在推習近平終身製?
【59】China takes the climate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