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聯盟 Chinese American Alliance

美國華裔聯盟 Chinese American Alliance (CAA) 致力於弘揚美國家庭傳統保守價值觀 網站:http://caaus.org/
正文

利益還是價值觀重要?從鐵木的蝦扯蛋談藍州華人以什麽黨參選

(2020-10-12 23:12:49) 下一個

 

美國華裔聯盟CAA 文學城公號開通

關注美國華裔聯盟CAA文學城新公號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77724/

 吹號角的淩飛

前言:

 

寫這個文章,是因為有讀者發來鐵木客廳的一個文章《為什麽川粉鄙視的民主黨,卻出來那麽多亞裔候選人?

讀者希望我反駁一下,

鐵木這個公號,我之前有批駁過一次其文章,結果批駁的文章很快就被某些人給告了然後就被刪除了,這些人文章不行告訴能量不小。。

 

而鐵木的這個文章,其實是屬於非常低級的,有意誤導讀者的蝦扯蛋的文章,也就是所謂的專業忽悠不懂的人的文章。。

反駁這樣的文章隻需要列出被作者故意隱瞞的事實,就可以了,大概也就500個字就能搞定。

 

但是對此卻引發我的其它的思考。

所以這個文章,其實不是一個反駁的文章,而是一個自我思考發問的文章,一個沒有結論的文章。。

 

正文:

不值一駁的蝦扯蛋

 
我不知道鐵木是哪個國家的人,但顯然,這個號對美國的地理知識與政治知識不懂地很“有趣”,當然也有可能是假裝不懂

 

此號把自稱自己是黑人的哈裏斯硬套成“亞裔”,更搞笑的是,把哈裏斯說成是“這是大休斯頓地區的亞裔候選人”。。

我記得加州不屬於“大休斯頓地區”啊。。

 

按個鐵木的神論,加州的哈裏斯也是“大紐約地區的亞裔候選人“??

 

鐵木以“德州大休斯頓地區的候選人”來扯亞裔候選人,這裏麵的小心思我懂,無非就是想讓人以為在紅州亞裔也不能出頭,順便就把”白人至上“這個黑鍋扣到共和黨頭上。。

 

這個,就是在欺負很多華人對美國政治地圖的不了解。。

德州是紅州,但大休斯頓地區的這幾個大城市,卻是妥妥的民主黨主政的地區,也就是所謂“紅州中的幾點藍市”。。

大休斯頓地區

 

這是2008,2012年的德州投票地圖

這是2016大選時的

這是2018中選時的

休斯頓地區

 

所以,在鐵木指責在大休斯頓地區的候選人中,民主黨多於共和黨,這是欺負有些華人對政治比較無知

——因為大休斯頓地區本身就是藍區,藍區出來選的亞裔,選擇以民主黨出戰的當然就多,因為藍區是民主黨優勢,以共和黨出戰,輸掉競選的機率更大。。

 

然而,鐵木卻以此栽贓成共和黨是“白人至上”,並且扯了一整個文章,這種做法就是在誤導讀者。

 

——因為這文章的引發論述的所謂“事實”,本身就是刻意隱瞞了“紅州藍市”的政治現象,隱瞞了“民主黨優勢區”這個真正的事實。。

 

這種通過隱瞞事實來誤導讀者的做法,我對此非常的不齒,我對鐵木這個作者的人品表示鄙視。。

我強烈建議真正正直的讀者也和我一起鄙視鐵木客廳這個公號。。

 

你看,反駁隻需要500個字。。

 

這個文章雖然是抹黑與栽贓的蝦扯蛋文章,

但卻讓我想寫一點東西,其實是我因此而聯想到華人的參選問題——即藍區的華人應該以什麽黨的身份來參選。。

 

數據

 
據2010年人口普查統計,美國華人為370萬,其中53.8%的華人生活在紐約與加州。

而在2017年的數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計美國華人數量為520萬。

在2010年的370萬華人裏麵,170多萬為美國出生,200萬為一代移民,其中入籍率不到一半。

 

 

這個數據不包含近40萬的華人非法移民,因為傳統上華人非法移民對人口普查是拒絕的。

這些非法移民的華人基本生活在美東的紐約與美西的加州這2個州。

 

據人口普查局社區問卷調查2011年至2015年的統計,排名前10位華人最多的都市區為:

大紐約地區:紐約 – 紐瓦克 – 澤西市區域(New York-Newark-Jersey City),華人約74萬。

加州地區:洛杉磯 – 長灘 – 阿納海姆區域(Los Angeles-Long Beach-Anaheim), 華人約53萬。

加州地區:舊金山 – 奧克蘭 – 海沃德區域(San Francisco-Oakland-Hayward),華人約46萬。

加州地區:聖何塞 – 森尼韋爾 – 聖克拉拉區域(San Jose-Sunnyvale-Santa Clara),華人約17萬。

麻省地區:波士頓 – 劍橋 – 牛頓區域(Boston-Cambridge-Newton),華人約13.3萬。

伊利諾州地區:芝加哥 – 內珀維爾 – 埃爾金區域(Chicago-Naperville-Elgin),華人約11萬。

華盛頓DC:華盛頓 – 阿靈頓 – 亞曆山大區域(Washington-Arlington-Alexandria),華人約10.5萬。

華盛頓州地區:西雅圖 – 塔科馬 – 貝爾維尤區域(Seattle-Tacoma-Bellevue),華人約10萬。

德州地區:休斯頓 – 舒格蘭 – 伍德蘭茲區域(Houston-The Woodlands-Sugar Land),華人約8.6萬。

賓州地區:費城 -卡姆登 – 威爾明頓區域(Philadelphia-Camden-Wilmington)美華人約8.2萬。

 

從以上數據來看,美國華人有一個特點,就是高度集中居住在大城市,

這裏麵有曆史原因,也有華人的現實困境——走不出唐人街困境。

 

所以現況就是,在這些大城市居住的華人占了美國華人的70%。而這些大城市,無一例外都是民主黨主政的地區。。

也就是說:美國華人的70%生活在民主黨主政的地區,民主黨的施政直接影響70%的美國華人。。

參選

 
人口基數決定了將會有更多的華人參選人是在藍區進行參選。
而這使得藍區的華人的參選人,出來參選時,必然要麵對以下幾個問題,並不得不做出選擇:
1.從選舉結果來看,藍區的共和黨獲勝的機率很小,因為多數選民習慣於按黨派投票。
2.多數華人並不投票,所以華人參選人很難依靠華人族群來獲得穩定的票源
3.民主黨的左派路線,對於底層華人可能帶來一定利益,但對於華人的傳統價值觀卻又是相對立的,
4.民主黨的政策,出於對選票利益的考慮,一直在犧牲華人族群的利益,別是民主黨的極左分子已經綁架了民主黨的今天。
5.新選民往往沒有精力了解候選人,更傾向按黨派投票。
 
這裏麵的問題,是相互關聯相互對立的。
從華人的傳統價值觀來看,民主黨的現實中的做法,從長遠來看是與華人利益相違背。
但華人對政治的了解往往很淺薄,對自己的價值觀更是認識不清,存在著眼前的蠅頭小利與族群的長遠利益的衝突。
 
如果推動華人新選民登記為共和黨,華人以共和黨出戰,在選舉利害上,往往因為老選民的按黨投票,而無法勝出,
如果推動華人新選民登記為民主黨,華人以民主黨出戰,理論上可以借到華人新選民的勢,有可能勝出,
但反過來,從選舉大數據來看,如果推動華人新選民登記為民主黨,會帶來極大的認知誤會,
——民主黨會認為即使對華人利益開刀,也不會影響華人繼續加入民主黨,也就是怎麽宰華人,華人都不會變心,這種又能宰又癡心的鐵盤不宰你宰誰?
 
同樣的,華人新選民一樣存在一個教育啟蒙的過程,同時也存在著新選民往往沒有精力了解候選人,所以最終更傾向按黨派投票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推動人新選民成為民主黨,隻會造成將來更大的黨派比例差距問題。。
而如果推動人新選民成為共和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很難看到勝選的機會。。
 
 
當然,在紅區的華人參選人就沒有這個問題,可以在紅區以共和黨人的身份參選,事實上新一代的美國華人,已經慢慢地走出唐人街,開始散布到整個美國的各個角落,已經有很多新一代的華人參選人,以共和黨人的身份開始出來競選,並開始獲勝。

 

但統計數據上看,依然算是絕大多數的華人是生活在藍區,搬家對於相當多的華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出的決定,也不是都有能力做到的事。

所以,這個華人的居住地點的基數決定了,將來出現華人參選人的時候,更多的數量會出現在藍區。。

 

而在藍區參選的華人,要以什麽黨參選?
這裏麵其實隻是一個選擇題:選舉利害重要,還是堅持價值觀重要。。

 

利?還是義?

 
我們的老祖宗,強調的是見義忘利,但不幸的是,在幾千年後,我們的語言中,隻剩下了“見利忘義”。
不信的話,用輸入法打個成語詞組,“見義忘利”是沒有這個成語詞組的,而“見利忘義”卻是可以打得出來。。
 

就象原本是“無尖不商”,最後變成了“無奸不商”

古代的米商做生意賣米給顧客,以升鬥作量器,除了要將鬥平整地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裏的米冒個尖,講的是做生意時,不但要誠信,更要會讓利才能生意長久,因此無“尖”不商。

然而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的語言中,無尖不商”消失了,最後變成了“無奸不商”。。
這背後人性的淪落,對誠信的放棄,對利與義的認知,通通顛倒了。。
悲哀吧。。。
 
體現在價值觀上,就是華人現在混亂的做法,一方麵我們的傳統教育我們要做個好人,勤奮努力上進,另一方麵,曆史遺留下來的壞文化卻誘惑著我們搞小聰明,不守市場規則,唯利是圖。。。
 
這樣的混亂的價值觀,在美國這個製度下,就顯得格外的格格不入,這大概是華人群體在美國一直很分裂的原因,這大概也是華人群體在美國對美國製度總是體現出一種水土不服的表現,並且由此直接導致了華人在美國的政治地位的低下。。
 
有的參選華人說,我參選如果不能獲勝,那我的參選就沒有意義。也不可能對政策產生影響。
所以,參選就是要奔著勝選去的,因此在這個情況下在藍區就選擇以民主黨出戰。。
我個人是反對這種功利主義的做法。我更認同參選者先出來做社區的工作,在社區內宣傳與啟蒙新選民,慢慢地形成社區對參選者的認同,特別是社區內不同族群的民眾對參選者的認同,而不是僅僅局限在華人群體內。而且參選者應該按自己的價值觀去選擇黨派,而不是為了勝選而轉換黨派,這樣的話,會被人認為“又是一個投機政治的機會主義者”。
 
當然,俺沒有出來參選,所以俺可以站著說話腰不痛,而對於參選者來說,顯然他們要考慮的比我考慮的要多太多。。

 


所以,我這個文章破例不給出觀點,隻先把問題留下,讓大家一起思考,所以下麵的投票項,希望大家積極投票一下。。

 

【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77724/

文章不代表CAA官方立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