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散思維之我的章魚老師, 為啥你隻能得到謊言

(2020-10-17 11:10:35) 下一個

一個攝影師在人生受阻時刻,因為天天潛水和一條章魚建立了獨特的信任和友誼。
感受並驚異於章魚高超的智慧和耐力,攝影師獲得了新的能量。
 
非常美的記錄片。
 
如果說一花一世界,這個作者就是以視覺形式,把這個世界的瑰麗奇妙巧奪天工表達了出來。
無父無母,沒有受過一天教育的章魚不管是捕食,使用工具,還是周旋天敵,都有自然的精妙。
 
它既不是天天躲在自己洞穴裏怕得要死,也不是魯莽得毫無算計,完全把自己傻傻地暴露給陌生生物白白遭受攻擊。
激烈嚴酷的生存環境裏,它仍然保有玩耍好奇。
危急時刻裏,它懂得斷臂求生。
 
生活裏遇到有靈性的人好比遇到寶藏。
但是自然界裏卻似乎: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沒有半點需要強調,沒有半點需要誇耀。
仿佛天道。
 
人對天道二次表達,一定是幫離自然越來越遠的同類理解天道,但同時也以自己的方式偏離天道。
 
比如我在想在萬物生長的水底世界,為啥攝影師偏偏選擇一條章魚做感情的投射,對章魚的智慧大加讚美,
這是不是完全偶然呢?
焉知被章魚吃掉的龍蝦,螃蟹,或者被攝影師投食給受傷章魚的鮑魚,就沒有這樣樸素的,因為生存本身帶來的美麗?
 
人類傳遞天道中的主觀性偶然性,讓人做出不同選擇。
選擇了章魚,就放棄了龍蝦。
雖然從自然界角度看,章魚和龍蝦的生命價值並沒有差別。
它們出生時有成千上萬的兄弟姐妹,一路走來,
一隻飽經風霜的龍蝦並不比一條飽經風霜的章魚容易。
 
人類根據自己的主觀在自然界中選擇幹預,替自然做出決定, 
心裏覺得自己實在太善良了太偉大。
這種善良偉大的自我定位,
讓人類越來越回避給自己做決定。
因為受不了直麵抉擇本身有的客觀性。
有客觀性 就有殘酷性。
 
他們同時恨做決定的人,
有決定,就有取舍。怎麽能舍呢。
不得不做決定的人,比如領導人 一定要撒謊。
讓人覺得隻有取沒有舍。大完滿。
 
瑞典人抗疫的成功甚至跟瑞典領導人都沒有關係,跟瑞典人本身有關係。
能夠一起談取舍,才能夠一起做決定。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