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憶曾經

隻要你願意,我願意陪伴
正文

你快樂嗎?你不快樂,其實不快樂的人挺多的,多一個不多,少一個

(2020-08-22 18:22:29) 下一個

       生活中的我們好像總是一副煩惱不斷的樣子,我們上學的時候作業是唯一心病,考試是多少人的噩夢。工作時呢專業和定向不對口,或者這份工作隻為維係生計並未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接受喜歡。我們成家了開始抱怨家務忙又無人分擔,後來我們有了子女我們開始操心下一代的未來,為了賺錢養家我們下了班報酬周末接著報酬,忙的身心疲憊無法做到常回家看看,於是老去後的我們又開始抱怨一年到頭不見子女蹤影。

  究竟是什麽,讓我們一臉愁容呢?我依次的將煩惱從淺層次排到深層次。

  1. 愛攀比。

  我們從小到大耳朵聽出繭子來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讀書時父母總是習慣性的將我們這種熊孩子和別人家的高材生做對比,人家考試成績多麽優異,收獲的獎項多多,人家是班幹部受到多少同學的擁護。後來他們都不負眾望的考入理想的名校,真是眾望所歸的結果。後來高材生們畢了業就就業,於是父母又開始比較工作薪水以及拿到的福利和自己孩子比相差的多懸殊。“360行行行出狀元”“是金子一定會發光”但天底下普通人有多少?金子又有多少?就像一個容納100匹馬的馬廄未必藏有一匹千裏馬。而那些常被用來比較的孩子長期置於父母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習慣性地養成攀比的習慣,攀比會循環,很多人說我們終於長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一類人,而我們既然對攀比如此憤慨卻避免不了沿襲父母的做法。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因為有些幸福,是你即使拚盡全力,窮其一生也得不到的快慰。

  2.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什麽,都不會影響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人生在很多人看來是遙不可及的遠方,但有的人真的做到了。他們習慣於與自己對話,他們堅持自我並將自己的生活活成一種啟示,他們讓自己的理想成為一種落地的生活方式。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造美的能力,但對於大自然創造的美,對於他人創造的美,我們是否能靜下心來欣賞呢?當你以憂鬱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回應你的一定是消極的。但當你以豁達包容心態重新認識事物,事物又都是溫暖、生機勃勃的。

  如果我們能為了欣賞路邊的一朵無名小花停下匆忙的步子,哪怕隻是一分鍾,我們的心裏也能增添一分鍾的安寧。“一個人看雨也挺有哲理,雨水先是一滴一滴的,而後是一條一條的,最後是一片一片的。一滴一滴的落到地麵上不怎麽明顯,一片一片的落到地麵上全是水泡泡。”你以慢的姿態去看雨,雨本身就就很美。當你以匆忙的心態看雨,除了打濕衣衫沾濕了本幹燥的地麵,好像並沒有特殊感觸。美與不美在於你以怎樣的心態去衡量。在悲觀人眼中雨水打濕了衣衫,而他走在上班路上,看一眼時間根本來不及換,無奈之下他隻好歎口氣默默承受。而樂觀的人呢,雨水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最直接的聆聽自然的方式。

  3.單調與規律。

  想必很多讀者也是工作狂中的一枚吧,我們總結起自己的生活就四個字叫按部就班。學生時代的我們就是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課堂作業,自主學習。職場人的生活仍是三點一線:上班、吃飯和睡覺,很多人都是起早貪黑的上下班,工作時間業務繁忙到別說同事間一句閑話,去個wc都難,一說到寶貴的周末休息時間很多人開始抱怨還說什麽讀書、旅遊,天天起個大早去趕車我就想休息時賴在被窩睡上一天,下午我們揉揉蓬鬆的睡眼再慵懶的躺在被窩裏玩玩手機,餓的不行時再吃個飯。很多和我年紀相仿的同齡人開始用羨慕的眼光看待我們已退休或將退休的父母,我們都有個夢想:退休後去環遊世界。但等你熬到退休你會發現我們的身體已經在走下埔路了,早已經不起四處折騰、胡吃海喝。還有一點更是戳到你們的傷心處你以為你人到老年就真的如年輕時幻想的那樣瀟灑自如麽?你還有剛剛成年的或還在讀書的子女呢,不是嗎?

  但不論你的工作有多忙碌請記住一句話:人不是螞蟻,人生過分的單調和規律會使人失去快樂。忙碌之餘別忘了讓自己的心靈放放空,適得安適。“若無有物欲牽弊,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王陽明

  大意: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隻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4.壓力大的焦慮

  快節奏生存方式下的我們,很多人都說不是我不想慢下來,而是周圍的人都慢不下來。別人都在奮鬥而你卻心安理得的享受安逸,時間久了你就會被周圍人落下一大截。

  《禮記·大學》裏有一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話我們讀書起便耳熟能詳,但還有《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趙岐注:“獨治其身以立於世間,不失其操也。”意思就是做事之前你要清楚你是什麽樣的人,你擁有多什麽樣的能力,再一個你擁有多大能力就踏踏實實的做什麽樣的人就好了。比如說你就是個普通人那你的責任就是照顧好自己並兼顧好你的家庭,你的能力在修身這一層次就要努力進取爭取做到齊家,但如果你的資質隻限於齊家那便讓自己在齊家這一層次上做到盡可能的完美。而不是看著別人平天下做的好也想跟風去平天下。每個人盡責的同時,壓力便如影隨形接踵而來但在這些重壓之下,我們要抽出時間去釋放壓力學著為自己解壓,你不解壓,心裏的壓力隻會不降反增,久而久之也會為疾病埋下禍根。怎樣對待環境呢,王陽明說:“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如若不厭外物,複於靜處涵養,卻好。”

  大意就是:“你如果是以厭棄外物的心去靜中尋求,相反隻會養成驕橫怠惰的惡習。你若厭棄外物,再到靜處去涵養自己的內心,這樣就是可以了。”

  為什麽厭棄外物就是驕橫怠惰?因為想法的背後是你的世界觀,假如你與不屑為伍。而世界隻是自然,運作隻依造化,又有什麽可鄙夷和不屑的?一切都是你心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被辜負,其實不過是你的私心私欲沒被滿足、順從和將就罷了。所以,擺正心態是第一步。

  工作生活忙亂,皆因得失之心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感悟: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麽會這樣?

  王陽明說:壓力與否更多的是在於你的得失之心太重,你隻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於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度。

  5.缺失自己的信仰而躊躇

  這裏所提及的信仰不單單是約定俗成的習俗、宗教。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活出最美姿態,自信既是自我磨礪,也是最普遍的信仰。

  “持誌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王陽明

  你隻是對待當下事物不夠沒有付出全部熱忱罷了,假如你全力以赴或有收獲。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態,上學時在老師的課堂上走神、開小差,於是你美其名曰屋外神遊。包括我們被分配繁雜的工作任務時,很多人的下意識反應是“為什麽要這樣”,很多人忙了一段時間便在心裏小聲嘀咕著“休息會兒再說,反正忙碌了那麽久了,難保身邊同事不忙裏偷閑啊”那為什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讓惰性占了上風,我們很容易開小差,一旦開小差就接二連三呢?不是那些讓你分心的人和事的問題,而隻是你的心誌不夠堅定,人的惰性是與生俱來的,但精明的人往往很自律。你的心才是根源,也是你衡量周遭事物的起源。

  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就像彌爾頓說的:“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仰望別人的成功感覺自己的卑微;仰望別人的幸福,慨歎自己的不幸;比較別人的得誌,憤然自己的失意;比較別人的快樂,放大自己的苦痛。“

  人貴在哪裏?你擁有的名望地位不過是一副亮麗軀殼,而你腦子裏的智慧、內心的舒適度、以及你堅持不懈的拚搏程度這些都是無法用外在價值衡量的靈魂價值。有信仰的人,嚴於律己,他們清楚自己是什麽樣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方向有目標,敢於挑戰。而沒有信仰的人他們往往急於跟風,他們不清楚自己有幾把刷子,而是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價值觀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人與人間的相互比較上,他們總是習慣於伸長脖子仰望的姿態看人,別人的成功他們傾向於不求甚解的照搬照抄,可結果總是以失敗而告終,於是他們開始感歎命運多舛,感覺自己過得並不順意;仰望別人的幸福,又開始慨歎自己的不幸福,有的人心比天高總是覺得自己優於別人,其實並不然,因為你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價值方向怎會如前人般優越呢?人與人並沒有可比性,而機遇並非“因人而異“,就像教育上倡導的”因材施教“是一樣的。行業與行業間並沒有優劣,做好你自己你依然是自己領域的王者。而跟風又是人之常情,人生而喜歡互相比較,比較別人的得誌,再對自己的失意躊躇不前,惶惶難安;快樂是會傳染的,悲傷也是同理,很多人喜歡將自己的悲觀故事說給周圍人聽,因而很多人便從故事中汲取了不良成分。

  6.不敢堅持做自己的悵然

  很多孩子的童年時代都是奔走在各種學習場所間的,這其中不乏有這樣的情況“我的母親有個未完的音樂夢“於是年僅三歲的童童便被母親帶領著報了音樂班。後來”母親希望有一天我能登上舞台成為明星“而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我爭取不讓母親失望。”我的母親說一定要走學習這條路,爭取考進名牌學府成為別人口中那個出類拔萃的別人家孩子。於是我放棄了音樂。

  媽媽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全家人的期望、甚至還有全村人的期望…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反觀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王陽明仍麵不改色的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很多人最大的悲哀並不是壯誌難酬,而是壯誌未酬。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自己曾經的夢想是一種無奈。可有的人的人生真的就是無可奈何的,他們很清楚自己內心的渴望,也想著一展抱負成為某領域的佼佼者。這時他的家人對他說:你的理想不可取,你看有多少人選擇了這條路,有幾個人的作品寫進了教科書,被萬家傳頌呢。你應該按我說的去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於是有的才華橫溢的青年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投身於父母眼中靠譜的正經行當。而結果卻是他的能力過於平庸,泯然眾人。

  我們很多人被自己的身邊人報以期望,從而不能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的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還是別人口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做自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我們要做對身邊人負責的人,我們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女、配偶的好丈夫(好妻子)、孩子的好父母、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但唯獨不能成為渴求的那個自己。有人說這是為別人著想,但細想一下一個對自己的人生都掌握不了的人拿什麽去談對身邊人負責呢?人生的結果有一種情況叫“認命”,“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生命有一半是做不了主的,就是外因讓你做不了主。有的人從中看透了也便認了,可有些人並不甘心認命。於是每天都活在遺憾裏,難以自持。而心有遺憾的人更易因比較而躊躇不前,你的當下和你期許的人生的差距,你的現在同你本應融入的圈子中其他人的差距,還有現實生活中你和周圍人的差距,而令你最難以忘懷的便是選擇同不選擇的差距。但追求夢想也應該是理性的,你若是把夢想建立在虛幻不實的東西上,結果自然是空無所得。但隻要你的夢想是合理的,你的做派是有效的。請不要輕言放棄。

  7. 不懂得施舍、分享的樂趣

  宋代張商英說“樂莫樂於好善”,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施舍不是富人的專利。捐贈是施舍,連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舍。

  姚明則說:“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淨化自己,使自己升華,到最後,得到幫助的是我自己,讓我感覺到我對這個社會有用。”

  分享同樣是一件樂的事,當你看到別人因你的分享而獲得快樂時,那種喜悅是呈倍數增長的。在瑞典有位發明家叫諾貝爾,他讀小學時,成績都一直是班上的第二名,每次第一名都是由他的同學柏濟。有一次,柏濟生了重病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來學校上課,但諾貝爾並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是把上課的重點一一抄下來,將它寄給了柏濟,雖然後來他仍是隻拿第二名,但卻獲得了柏濟的友誼

  很多人比起付出更在意回報,比起分享更在意自己擁有。甚至有的人生怕會因此給自己招致災禍而選擇保持沉默,避而不見。

  有一個養蜂人,當他去采蜜時,總會習慣性的摘幾片葉子,並在上麵塗上厚厚的一層蜂蜜,以此作為小禮物送給圍觀的孩子們。孩子們很愉快地將葉子接過來開心的吃著上麵的蜜。當他們正準備將吃幹淨的綠葉扔掉時,養蜂人慈愛的對他們說:“把葉子扔到羊圈去吧,讓羊兒們也品嚐到蜂蜜的滋味,相信它們定會會感激你們的善念的。”從那以後,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地主動將吃剩下的葉子扔到羊圈,漸漸的孩子們開始在葉子上多留些蜜,讓羊兒們盡可能多的品嚐到香甜。後來養蜂人走了,但那一片片葉子卻成了孩子們心中最美的風景。那一片片葉子給我們一個啟示:不要忘記表達愛,愛是分享是傳遞,而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有句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喜悅從不吝嗇,是會傳遞的,當你對著鏡子微笑時,你會感到愉悅,此刻的你愉悅了你自己。當你對周圍人微笑時,別人也會禮貌回敬。分享是一種回報,你分享了你經驗的同時,也會收獲別人的經驗。 人的生命能量能夠流動、和諧與自由時,就會快樂、健康與完滿。當能量停滯時,不快樂甚至這些“阻塞”嚴重時甚至會以疾病的形態呈現。“人類就像所有生物一樣,能夠處於開放成長的狀態,也可以是封閉防衛的狀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