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有要緊的事嗎“?楊林衝著阿姨疑惑地問道。
李阿姨埋著頭用手指快速地翻著她的工作手冊,最後停在了中間的一頁。她抬起頭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看著楊林很真誠地說道:
“也沒啥大事,我來了呢也有十天半月了。咱們今個兒開個小會,把前一段的工作捋一捋“!
夫妻倆一聽,很默契地對視著。還沒等楊林和雅麗反應過來,阿姨接著又對楊林說道:“楊林,你要有事不參加也成,我和雅麗談就可以“。阿姨像是很理解楊林。
楊林聽了剛想站起來,被雅麗在桌子底下急促地踢了一下腳。他知道這是雅麗暗示他別走的意思。他隻好又尷尬坐了回去。並故作謙虛地說道:“沒事,我也一起來聽聽,學習學習“。雅麗出國多年,這“開會”一詞已經很久沒聽到了。現在聽來倒也分外親切。難道李阿姨這是想讓他們過組織生活嗎?問題是雅麗和楊林也不是黨員啊。
“阿姨,有事你就直說吧,我們都那麽熟了”。雅麗分明很想知道阿姨開會的意圖。
“好吧“!那我先開個頭啊”。阿姨頓了頓,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主要呢,讓你們總結下我這段時間的工作表現,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都來說說。阿姨說得很謙虛也很誠懇。艾瑪!原來是這麽回事。雅麗總算把心放下了。阿姨這是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節奏啊。這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境界讓雅麗從心底裏由衷地敬佩。她想想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剛才差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還以為阿姨要加工資呢。 雅麗心裏有著一絲絲的慚愧,但更多的還是感動。
“阿姨,我們都對你挺滿意的。你對孩子那麽有耐心,我們都看在眼裏的”。雅麗微笑著對阿姨說道,轉眼又看了楊林一眼。“是的,是的,連我們的朋友鄭闖都誇你呢”。楊林在一旁附和著。
“打住,打住。”還沒等雅麗繼續,阿姨笑著一邊擺手,一邊打斷了雅麗的話,“好的事咱先不說,說說不好的,比如,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吧“。顯然,李阿姨主導著會議,指定著議題方向。掌控著全場。不過阿姨的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說重了阿姨肯定不開心。說輕了又像是在敷衍。老實講,阿姨要改進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呢。例如,阿姨做事仔細是仔細,但動作實在太慢了。掃個地要半天,擦個爐灶要半天。阿姨剛來的時候還搶著用手洗碗,後來看到雅麗周末用了洗碗機,鍋碗瓢盆簡單衝洗一下,倒扣放好,幾分鍾輕鬆搞定了,而且洗碗機洗完後的碗筷是又幹淨又沒一點水漬。打那以後阿姨也開始學會了使用洗碗機。周末的時候碗太多了,洗碗機都要開兩次呢。此外,說起做菜做飯那就更別提了。很多時候都是雅麗一起幫忙幹的。再如,洗衣服,洗被子的事也是雅麗和楊林自己做的。阿姨隻洗自己的衣服。李阿姨還特別愛聊天。有時雅麗下班到家了就想和孩子好好獨處玩一玩。阿姨卻總是過來和雅麗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雅麗也不好意思拒絕。有時把孩子抱到樓上去,時不時地阿姨就會衝著樓上喊著:“雅麗,豆腐涼拌還是紅燒啊”? 家裏米不多了,周末記得買米啊”。但總的來說,阿姨對孩子是夠上心的。這讓雅麗很放心。她寧可自己多幹點活,也希望阿姨多點時間休息,白天才能更好地照顧好孩子。
“你們別有顧慮啊,都說說吧。咱都是為了孩子好。”阿姨又補充了一句。態度很誠懇。
是啊,都是為了孩子。被阿姨這一說,雅麗的思緒又飛快地回到了生孩子的那段憂喜參半的日子。都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從雅麗懷孕的頭幾個月起,她就買了一大堆書回家來看。從胎教到生產,從哺乳知識到嬰兒照顧。她特別注重對自己心情的控製和調理。自打懷孕起,凡是緊張刺激的連續劇她一概略過。隻要是讓她落淚傷心的苦情戲,雅麗也是能避開就避開。每次去產檢,當她聽到很多準媽媽們都在憧憬著孩子的容貌長相,是否聰明可愛,或是比較著男孩好還是女孩好的時候,雅麗的腦海中總會略過傑米的身影。那個她曾經用心照顧過的自閉症孩子。她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懷孕中期,雅麗的花粉過敏很嚴重。醫生建議最好不要吃藥,怕影響胎兒發育。所以她都用溫鹽水調勻來清洗眼睛,鼻子好幾次。這樣可以讓過敏症狀減輕。一天幾次下來,鼻子都變得幹幹的了,不得不抹上凡士林才能舒服些。每天上班到公司後,都是淚水漣漣,眼睛紅紅的。不知道還以為她被誰欺負了呢。最苦惱的是,她那時怕聞油煙味,一聞就想吐。楊林不得不擔當了大廚的重任。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楊林從小就不愛做飯。在國內的時候,他們家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家裏的買菜做飯都是奶奶操持的。出國以後,也隻是以泡麵和外賣為主。直到遇到了雅麗,他才從各種美食中體會到了很多滿足和樂趣。慢慢地,他也學著會做一些簡單的飯菜。
要說孕婦的口味有時也真奇怪,想著吃啥,就還非得有不可。有一次周六傍晚,雅麗突然心血來潮想吃螃蟹。而且隻想吃清蒸的。楊林沒辦法,隻能冒著雨,開著車去紐約的唐人街去買活螃蟹。回到家都快晚上八點了。他說跑了大半個城,大部分店不是關門就是賣完了。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發現一家店還有些賣剩的。他欣喜若狂地買了一打藍蟹回了家。一陣清洗忙碌之後,上鍋蒸了六隻。可真的端上了桌,雅麗隻是勉強啃了一隻,就再也不想吃了。楊林也沒辦法,浪費可惜。他隻好勉為其難地啃了剩下的五隻。第二天又吃了六隻。他還自我解嘲說,還好雅麗沒有要求吃大閘蟹,不然要打飛的回國去買了。這代價太大了。好在從那時起,本來嫌吃螃蟹麻煩的楊林,居然愛上了這口。而且吃螃蟹的技術比雅麗更嫻熟吃得也更幹淨。看來,人有時不逼迫一下,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啊。也許是油煙味熏的,也許是剩菜剩飯吃得多了,那幾個月裏,楊林的體重蹭蹭地往上爬升。雅麗的體重倒是按照醫生的要求的,平穩地過渡。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啊。
雅麗生孩子也是一波又三折。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雖很期待,但也伴隨著緊張和不安。一天晚上,雅麗說肚子開始疼了。楊林趕緊慌慌張張把雅麗送進了醫院,一陣忙碌檢查後,被醫生告知,還早著呢,原來是虛驚一場。楊林開玩笑地說就當作是實戰前的演習吧。又過了一周焦急的等待之後,這一次兩人都有了點經驗,先打電話給醫生解釋情況,得到了醫生的答複後,才不慌不忙地帶上了隨時住院的洗漱包開車直奔醫院。真的戰鬥開始了,兩人卻還是慌了手腳。雅麗按醫生的指令緊張地做著深呼吸。她把從書裏看到的一些生產知識快速地在腦海裏過了一遍,想看看哪條她可以用得上。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旁邊陪伴的楊林更是不知所措地握著雅麗的手,也不停地重複著醫生的話:吸氣,用力。說了幾次後,醫生禮貌地請他閉嘴了。一陣疼痛上來,雅麗又用力握緊了楊林的手。他的一隻手被雅麗一直抓著疼得都已經麻木了。也許是緊張,也許是力氣沒用對地方。雅麗努力了很久,也沒有效果。休息的間隙,楊林急促地從褲兜裏摸出了他的錢包夾,放到了雅麗的手中,他像是懇求又像是建議,他對雅麗說錢包硬得很,抓住這個興許管用。雅麗也顧不上那麽多,隻好抓著錢包在手上。其實此時此刻,她更想抓住的是楊林的手,能給她安慰和勇氣。
天都已經亮,一夜無果。雅麗已經筋疲力盡了。因為胎位不正,孩子還沒出來。醫生發出了通知,再試幾次不行就要手術剖腹了,胎兒隨時會有缺氧的危險。從晚上進醫院到清晨,就這樣經過了十個多小時的折騰,雅麗最終還是被架上了手術台。她選擇的是半身麻醉,至少自己的頭腦還清醒著,至少可以看到楊林也在她身邊守著。這讓她很寬心。醫生護士一片忙碌。一陣緊繃之後,她感覺自己的肚子正在被拉開了一條口子,有點牽扯,但一點兒都不覺得疼。麻藥真管用。不多久,隨著一陣金屬剪子器械的碰擦後,雅麗聽到了孩子的一聲大哭。頓時,兩行淚水瞬時迸出了她的眼眶,從眼角流淌下去。朦朧中,她也聽到了楊林的抽泣聲。是喜悅的淚水,是初為父母的激動,也是一份深深的感恩。孩子的哭聲一浪高過一浪。醫生忍不住說了一句:好大聲啊!這算是對孩子的誇讚嗎?這時,雅麗聽到醫生好像在問楊林,要不要親自來剪斷臍帶。楊林本能地緊緊抓著雅麗的手,另一手忙搖擺著,顫抖地說:No, No“。雅麗滿眼噙著淚,虛弱地看著楊林一眼。等醫生處理完畢,護士小心地把孩子送到了楊林的手中。雅麗覺得一個粉色的肉團在她眼前晃動著。她想抬起手來,可是一點力氣都沒有。她感覺自己離孩子很近,又好像很遠。由於是剖腹產,雅麗在醫院住了五天。楊林更是忙進忙出地每天送湯送飯送菜。醫院的飯菜實在太難以下咽了。有意思的是楊林每次來送吃的,都不忘自我肯定一番,說當時要不是他急中生智拿出個錢包來給雅麗抓著,那麽等孩子出生後,他的手都可能廢了,車都開不了。雅麗也開玩笑說楊林膽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連孩子的臍帶都不敢剪。要是擱在打仗那會兒,不是逃兵就是叛徒。楊林卻說,他還真不敢動手,怕剪不斷,理還亂。這種專業的活應該讓醫生來完成才是。雅麗說是這麽說他,其實她自己也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去做。其實,隻要孩子健康平安,有沒有這個儀式感真的不重要了。
雅麗的思緒被搖椅裏孩子的一聲大叫而拉回到了眼前。原來孩子拿在手裏的玩具掉地上了。她趕緊跑過去撿起來,把孩子抱了起來。好重啊。雅麗轉過身對著阿姨說道,“阿姨,你來了後,孩子都胖了很多。你看她兩邊肉嘟嘟的臉都快垂下來了。阿姨辛苦了“!雅麗很想轉移阿姨的問題。
“是啊,阿姨,辛苦了”!楊林跟著說道。“既然你問我們了,那阿姨也請你也說說看,對我們也提提意見,看看我們哪裏需要改進改進”?楊林說完看了雅麗一眼。他一定是在跟雅麗炫耀:看吧,我把這個燙手山芋拋給了阿姨了。雅麗有點恍惚,她隻覺得這會開得有點過分友好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過組織生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交心會嗎?真的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嗎?
還沒等她轉過神來,阿姨開口了:“我沒啥說的。都挺好。我跟雅麗咱倆很合得來。不過,既然你們問我了,就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們商量商量”。
雅麗很疑惑地看著阿姨,還有啥事阿姨不滿意呢?
阿姨欲言又止。
“說吧,沒事“。雅麗很想知道阿姨究竟在想什麽。
“嗨,其實也沒啥,如果你們同意的話,我想搬到你們的地下室去住”。阿姨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原來是這麽回事。原來這才是開會的中心議題啊。雅麗有些哭笑不得。阿姨這是何苦繞著這麽一大圈啊。
“阿姨,你住地下室不害怕嗎”?雅麗笑著問道。
(未完待續)
這李阿姨真是挺逗的。
期待下集!
雅麗生孩子的那段描寫好真實啊!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