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關於聯邦政府和各州自己公布的2018年投票注冊人數的比較及其它

(2020-12-09 08:02:38) 下一個

幾天前,我寫了一篇小文“為什麽美國2020年隻有66%的人投票,還有很多人質疑投票人太多(更新)”。在文中提到,聯邦政府2018年的注冊投票的人的數據,比州裏的數據要小很多。今天,我就把這些數據作一些比較。

各州注冊人數的數據都是我到各州的政府網站上去找的。90%的州都給出了2018年和2020年的注冊人數(RegSt18和RegSt20),其它幾個州的數字,都是從網上的新聞報導中找到的,隻是個大概數,但誤差率小於1%。聯邦政府2018年的注冊投票的人的數據(RegFed18),我用的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下麵是比較結果。
先解釋一下每列的題頭:State是州名,RegFed18是聯邦統計局給出的2018年每州的注冊投票人數,RegSt18是每州自己統計的2018年注冊投票人數,RegSt20是每州自己統計的2020年注冊投票人數,這三列的數字都是以千為單位;%RegSt/Fed是2018年州內注冊率和聯邦注冊率的比率=RegSt18/RegFed18,%RegGrowth是注冊增長率=(RegSt20-RegSt18)/RegSt18。後兩列都是百分比。
注1。有幾個州沒有2018年的數據,但有其它年的,我就作了一個線性近似。比如加州隻找到2016和2020年的數據,我就用它們的平均值作為2018年的數據。
注2。North Dakota是唯一一個不用注冊就能投票的州。州裏規定,投票那天,你用任何證件證明有投票權就可以。所以,理論上說,這個州沒有注冊率。但我找到了2018年的聯邦數據和2020年的州內數據。為使圖表完整起見,我用2018年的聯邦數據代替了2018年的州內數據。

 

幾點觀察:
1。除了ND(見注2)和UT外,其它州2018年州與聯邦的比率都高於100%,大部分都在130%的周圍,而這正是全國的比率(130%)。我不能解釋是什麽原因造成這麽大的差距。可能是2018年隻是中期選舉,聯邦政府的統計有一些限製。我隻能等到聯邦政府2020年的數據出來後再作比較(解釋)。
2。從全國50個州和DC來看,隻有兩個地區(DC和WY)的注冊率是負增長。ND(見注2)不算在內。全國的注冊增長率是6%。

說幾句題外的話。美國投票的計算基本上是以縣(county)為單位。而美國縣與市的關係又毫無規律可言。這就給很多人造成困擾。經常有人就把不同地區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而得出錯誤的結論。下麵就把美國幾個最大的城市而它們所在的縣作一些解釋:
紐約市:美國第一大城市,有五個市區,這五個市區又分屬五個不同的縣。它們是(括號中是縣名):Manhattan(New York),Brooklyn(Kings),Queens(Queens),Bronx(Bronx),和State islands(Richmond)。所以,New York即可以是市,也可以是州,還可以是縣。
洛杉磯市:美國第二大城市,屬於洛杉磯縣(同名同姓)。但洛杉磯縣大於洛杉磯市。
芝加哥市:美國第三大城市,屬於Cook縣,比Cook縣小。
休斯頓市:美國第四大城市,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城市。它屬於三個不同的縣,但每一個縣又包括休斯頓以外的地方。
費城:美國第六大城市,屬於費城縣(同名同姓)。從麵積上說,市就是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