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學年又開始了。對於應屆高中畢業生來說,這也許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了。在美國,有超過一半的高中生要上大學。而華人中的比例可能會高很多。那麽,對所有這些要上大學的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上什麽大學和選什麽專業,大概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兩大問題。夢想當然是能去理想的大學學理想/適用的專業,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很多情況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互相矛盾的:是去你想去的學校學不太理想的專業,還是去一般的學校學理想的專業。
選擇學校還是專業一直是家長們特別是華人家長們熱衷討論的問題。每個人對自己的選擇都有許多理由,這裏沒有誰對誰非的問題。但有些時候,有些人的觀點過於偏頗。在這裏,我隻想通過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給出一些分析,希望對在這個問題上比較糾結的家長們會有所啟發。
首先,談一談選(理想)大學和選專業的利弊。
1。大學好,學校知名度高。這對講究知名度的地方(比如中國)或專業(比如大學教授,聽說還有花街這種地方)那是必須的。但在美國的其它行業中,學校的知名度並不是那麽重要。比如說,在其它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T5並不比T50的學校占優勢。簡單來說,用人單位基本上不把學校作為考慮的因素。
2。大學好,學校資源豐富。學生可以學到更多更先進的知識。但是在美國,T5和T50在這方麵沒有太大區別。
3。大學好,好學生多,出名人的機會比較大。這點確實是好大學對一般大學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也是因人而異。如果你的孩子是那種不甘居人下,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的人,那這種優勢是有用的。反之,這種優勢就是虛的。另外,這種優勢到底有多大?我個人認為是有限的。往往是,等人家出名了,你認識人家,人家不認識你。換句話說,在T50你認識名人的概率是1%,到T5變成10%。好不好?好。好多少?不知道。
下麵談一談好專業的好處。好專業的好處隻有一條(這也是定義好專業的標準):好找工作,收入不錯。
那好學校和好專業有什麽弊嗎?我個人認為,好學校沒有直接的弊,但可能造成學生盲目自大,自我定位不準。而好專業的弊是:學生不喜歡或學不下來。比如有人見血就暈,這樣的人學醫就不太好。有人不能幾個小時坐著不動,當碼農就太辛苦,等等。還有,好專業一般都比較平庸,生活可能無趣。
而“壞”學校和“壞”專業的弊呢?對一般人講,“壞”學校的弊並不明顯,而“壞”專業的弊就非常直接和嚴重。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除了造成經濟上的緊張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當事人喪失信心,嚴重者可使人精神崩潰。
我想講一講我自己的經曆和我所看到聽到的一些事例,希望對有些人有所啟發。
我上大學的時候,人人都想成為著名科學家。我自己更是要求學校把我從工科轉到理科。大學畢業後,很快就出了國,因為除了從中國來的人,沒有很多國家的研究生要在美國讀理科博士。但拿到博士後,問題就來了。因為就業市場緊張,很多人都拿不到工作offer,臨時的也拿不到。在美國大學工作過的人都知道,一般好大學是不雇傭自己學校剛畢業的博士的。但我知道,我的一個學弟畢業後就在係裏當了相當長時間的臨時講師。在後麵好幾年困難的轉行過程中,我一直後悔沒有去讀一個好找工作的快速學位或考個執照什麽的。
因為自己的經曆,我對孩子們選專業的事就非常在意。老大開始想讀心理學。我們也不說不成,隻是指出心理學不拿到博士學位是很難找到專業工作的。後來老大選了相對實用的與心理學有關的專業。因為要選minor,選了一個更熱門的專業。畢業後,老大的工作一直與這後一個專業有關。到目前為止,老大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滿意。
由於老大的影響,老二一開始就選了老大的專業,但去哪個學校有所糾結,因為同時被兩所大學錄取:老大的學校排名高,但專業不如另一所大學。老大直接否定了自己的大學,勸老二去另一所學校。幾年後,老二從另一所大學畢業,到目前為止,老二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滿意。
再講一個專業好而且會找intern的例子。老二的一個中學同學是在一個非旗艦的州立大學學CS,但他特別積極主動地找summer intern的工作。大學一年級就找到與專業有關的intern job。第二年,他去了Intel。第三年,去了MS,並拿到了job offer。第四年畢業後,直接去Redmond上班。
下麵講兩個專業不好的例子。一個是老大大學四年的朋友。她學的是心理學。畢業後,在一個music store當assistant manager。掙著很少的工資,估計連付房租都夠嗆。後來,老大勸她去上一個CS的訓練班。半年畢業後,找了相應的工作,工資翻了四倍。
另一個是老二畢業後認識的朋友。T10數學類專業畢業。開始在一個research lab工作,當research assistant。工資少,還整天被人吆喝。後來,一個大軟件公司搞培訓班,從社會上招人。她有幸進入這個program。三個月後,被公司錄取。工資至少翻番。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由於在專業上的不確定,或對所學專業的不喜歡,雖然這些孩子們的學校都不錯(T10以上),但畢業幾年後,工作起起伏伏。有的完全轉行。
雖然我比較傾向專業是第一選擇,但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是因人而異的。對興趣不確定的人,好的學校有更多的選擇,隻要確定你以後可能轉的專業是被允許的。如果你的選擇已經非常明確,那專業的排名勝過學校的排名。
有一個問題經常被華人忽視,那就是intern 的重要性。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了一年,好不容易放個假,應該好好休息。更有家長說,我們又不缺這幾個錢。Intern,類似學徒工,是過去成為技術工人的必經之路。但現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大學學曆,做學徒好像不太適宜。但這個過程對很多專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公司招人,兩個人應聘。一個有工作經驗(當過intern),一個是一張白紙,誰會被錄取,大概大家心裏都有點數吧。
有朋友經常取笑我,說我是井底之蛙,又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其實,我也曾經有過鴻鵠之誌的。但天空就這麽大,隻能容下這麽多的鴻鵠。很多鴻鵠是一輩子也飛不起來的。不想做鴻鵠,哪天成為鴻鵠也未必可知。順其自然吧。
說了那麽多,其實想說,學校的排名(T5vsT50)真的沒有那麽重要。專業對你將來做什麽很重要,intern對你找第一個工作很重要。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你可以跟你的孩子講清利弊,但決定一定要他來做。他要做的,做錯了,他會吸取教訓。你要他做的,做錯了,他隻會埋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