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蕩中,誰會自由?(笨小孩的世界之286篇。)
不能否認,我們是處在世界動蕩、經濟動蕩、信仰動蕩、情感動蕩、、、、的時代!
風起時,每個人都想奔跑。但不是所有人,能跑得動。有人披著“自由”的名義攀爬高樓,有人卻在生計的泥濘裏寸步難行。
有人把“說走就走”當口號,有人卻連停下來喘口氣都得慎重考慮。
我們不禁要問自由,是權利,還是特權?
在這個把自由掛在嘴邊的年代,自由越來越像奢侈品。因為“自由”— 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去留自由、消費自由等等,但是,誰可以真正獲得自由?因為這些的前提是你必須擁有:
1)足夠的財富,才能不被“選擇”所困。
2)足夠的資源,才能說“不”而不被反噬。
3)足夠的身份認同,才能不再討好所有的圈層。
4)足夠的勇氣,才能冒著被排斥的風險,活得像自己。
當一個人連活著都費力,自由就不是權利,而是特權。所以,今天的社會,我們不要再問“自由是什麽”,而是必須問:誰配得上自由?
動蕩時代,總有人在重組秩序。有人在高處布局未來,有人在下層隨波逐流。
而最多的,是那些被卡在夾縫裏、進退兩難的人。他們看得懂真相,卻不能說出口,他們想做選擇,卻被現實一步步推進牆角。這是一個世界問題,隻是在某些國家、某些地方尤甚。
但是身處動蕩,最先被擠壓的,是不敢喊的人,你問他們要不要自由?
他們回答:“先別問自由了,我能不能不被動地活?”
這句話,像極了一位美國華人外賣員在槍擊案後說的那句:
“我不是不想反抗,但我想先活著。”多麽的無奈、這是對社會的控訴還是對現實妥協?
那麽今天的世界誰會自由?
答案可能令人難堪:
1)是掌握資源的人,他們可以用資本買空間、買安全、買合法性。
2)是擁有話語權的人,他們可以定義什麽是對錯,自由或不自由。
3)是足夠聰明又能隱身的人,他們混在規則之中,卻永遠不被規則束縛。
但更值得我們記住的是另一群人,那些雖然不擁有自由,但仍堅持表達真實的人。
他們也在動蕩中,他們也會跌倒,但他們沒忘記:自由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照亮每個角落。
作為普通人,我們能怎麽做?如果時代強迫你在順從和反抗之間選擇,
那麽,選擇保有自我,已經是一種微型自由。自由不是你站在風口浪尖上喊出來的,
而是你在風暴中還能保住的一點點真實。
動蕩中,不是強者最自由,最可敬,而是那些即使身不由己,仍不自欺的人,這最可貴。
作者簡介:張允遐,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合作作家,【滾滾紅塵美利堅】作者。該書被中國各地圖書館和美國公共圖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