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煙火味 · 蘇格蘭的一日三餐!
在早前的篇章了,已經介紹過英倫三島的兩島:英格蘭和愛爾蘭,但絕對不能遺忘蘇格蘭。因為蘇格蘭的百年煙火是高地風中的勇士之味。
蘇格蘭的清晨,總是伴著濕潤的風與彌漫的薄霧。在這樣的氣候裏,一碗 蘇格蘭燕麥粥(Scottish Porridge) 是最溫暖的早餐。粗磨燕麥加水或牛奶慢煮,加入少許鹽或蜂蜜,簡單卻能禦寒,蘇格蘭的早餐是燕麥粥在薄霧山穀的回響。
自中世紀起,燕麥便是蘇格蘭農民的主食。嚴酷的高地氣候不適合小麥,卻養出了頑強的燕麥。人們常說:“英格蘭人養牛,愛爾蘭人種土豆,蘇格蘭人靠燕麥養活自己。”
燕麥粥不僅是食物,更是 蘇格蘭堅韌與節儉的象征。
在清晨時分,他們會把粗燕麥片 + 水(或牛奶),小火慢煮,根據喜好加鹽,或淋上蜂蜜、牛奶。
正午:午餐的風味就繞不開 哈吉斯(Haggis)這個民族的百年味道。這道被譽為“國菜”的午餐,真不是任何都可以接受的,這是一道很奇怪的烹飪方法:用羊胃包裹羊心、羊肝、羊肺,與燕麥、洋蔥、香料混合,蒸煮成型。
這樣曆史文化有關,哈吉斯原是貧苦農民,他們不會浪費任何食材,所以會將宰羊剩餘的內髒與燕麥混合,做成既飽腹又耐儲的食物。
蘇格蘭的哈吉斯(Haggis)是一道傳統的蘇格蘭菜肴的名稱,也被稱為蘇格蘭的國菜,主要由剁碎的羊心、肺、肝等內髒混合燕麥、洋蔥、羊油和香料等食材,用羊肚或香腸衣包裹後水煮而成。它通常作為紀念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的“彭斯之夜”的主要菜肴食用,常與土豆泥和蕪菁甘藍泥(neeps and tatties)及蘇格蘭威士忌一起享用。
18世紀詩人 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曾寫下《致哈吉斯》長詩,把這道平民料理提升到民族象征的高度。在每年,蘇格蘭人有一個 “彭斯之夜”的盛會,蘇格蘭人會舉杯朗誦這首詩,再切開哈吉斯,宛如一場莊嚴的儀式。
蘇格蘭人認為哈吉斯,它不僅是一道菜,更是蘇格蘭民族自豪感的 呐喊。
但也有很多外來的人在質疑,哈吉斯到底是令人作嘔的菜還是美味佳肴?
但不敢怎麽樣,這是蘇格蘭引以為榮的百年煙火味道,不過現代的食譜已經是改良版。
•羊雜碎剁碎,與燕麥、洋蔥、牛油拌勻;
•裝入羊胃(或腸衣),蒸煮數小時;
•搭配“neeps and tatties”(蕪菁泥與土豆泥)。
到了夜晚,是威士忌與風笛聲的主場。當夜幕降臨,高地的酒館裏,人們舉起的不是啤酒,而是晶瑩的 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
在蘇格蘭的曆史文化中,威士忌在蓋爾語中意為“生命之水”。15世紀時,修道士首先釀造,它逐漸成為蘇格蘭的標誌性飲品。幾個世紀以來,威士忌與高地的戰士、風笛、格子裙一道,成為蘇格蘭身份的符號。
它帶著泥煤的煙熏味、海風的鹹氣,宛如將 高地山川與海島的靈魂都融進了一杯酒裏。
夜晚的餐桌上,人們或許還會點上一份 蘇格蘭鮭魚(Scottish Salmon),烤至油脂四溢,與威士忌相映成趣。
他們飲法也很特別,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Scotch),常溫小口啜飲;
或加少許蘇打水,釋放香氣,慢慢品嚐。
蘇格蘭的飲食故事,是 粗獷與詩意並存:
燕麥粥,是與寒冷搏鬥的日常堅守,
哈吉斯,是將貧窮化為民族自豪的智慧,
威士忌,則是大地、火焰與時間釀出的靈魂。
如果說法國餐桌是優雅的舞會,英國是穩重的家庭聚會,那麽蘇格蘭的餐桌,就是一場 風笛伴奏的戰士盛宴。
在北海的風聲裏,在高地的山影下,蘇格蘭人用食物守護身份,也守護了那份屬於勇士的驕傲!
作者簡介:張允遐,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合作作家,【滾滾紅塵美利堅】作者。該書被中國各地圖書館和美國公共圖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