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歡喜有憂愁,一生都能快快樂樂的人,還真的沒見到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乎是一個普遍的人生規律。
而當煩惱憂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能有一位善良,樂於助人的朋友為其排憂解難,那真的是福份來的。那一時刻,真有一種上蒼待人不薄的真覺,生命的活力從心底洶湧而出,刹那間,似乎自己又是一個新的生命了,真的是幸運!
這樣幸運的人有,但並不太多,在美國,杭明就遇到了這樣一位集詩人,教授和舞蹈家於一身,富有正義和良知,且在困難時期,總有人雪中送炭的朋友——安培。
安培崇尚詩情畫意,不喜榮華富貴,這種品性,與杭明這種崇尚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頗能合得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確也真是古難全。去年,安培一百多歲的父親去世了,她非常的悲傷,往日那種詩情畫意的一臉春風,被突來的噩耗,打得真的是無影無蹤了。
安培找到杭明訴說道,她的父親是如何的好,她悲痛欲絕,簡直要隨父親而去了。
杭明就勸慰安培,說道:“有德者,才能活到一百歲以上而善終,你父親過去肯定積了很多德,才能有這稀世的長壽,才能有你這樣出色且孝敬的女兒,對比地球上那七十億芸芸眾生,你父親真的是德大福大。
你父親一生身為教育家,為社會培養了無數英才,尤其在抗日烽火年代,你父親既是校長又是學生的父母,對每一位學生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曾騰出校長官邸,給陳納德的援華飛虎隊居住,這不就是積德行善嗎?
你父親的長壽善終,不就是這種吃苦行善的報答嗎?你應該為此感到安慰呀。”
聽杭明談起種種的因果報應,安培很是好奇,心情似乎也平靜了很多。杭明接著給安培談起了催眠,說這樣能夠了解前世今生,因果報應。
安培對催眠也很感興趣,她們約定如果有空閑時間時,一定要嚐試著通過催眠了解一下過去。在今年農曆新年時,杭明給安培進行了催眠。
安培很快就進入了催眠狀態,與其他經曆催眠的人不同的是,安培在催眠中一直是非常快樂,臉上洋溢著幸福,還一直說道:“我要飛,我不往下邊走,我要飛上天!”
安培首先進入的是自己在土耳其的一世,她在土耳其的皇宮裏,看到有許多宮女身著五彩繽紛的舞裙,在中東音樂的旋律下圍著自己跳舞,慶祝公主二十歲的生日。
皇後安排著宮廷中的傭人來準備晚會,衛士手捧著葡萄美酒鮮花,穿梭著敬給皇親國戚及鄰國的貴賓,整個皇宮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公主在宮女們的簇擁下,來到了國王和王後麵前,敬拜父母親,感謝父母親的培育及特賜的盛大晚會。公主此生在眾百姓的愛慕中,在父母親的保護及愛護中,在高高的皇宮圍牆裏長大,雖然擁有了一切榮華富貴,但卻沒有走出皇宮的自由。
接著安培的另外一生是歐洲的貴族,在追求自由,享受自由和崇尚文學的氛圍中,渡過了悠閑的一生。安培在那一世有很多好朋友是作家,詩人,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他們經常在一起探討時事,詩,文學,小說和藝術。
安培看到自己,當時是坐在法國巴黎街頭的咖啡館,與海明威喝著咖啡,在藝術文學中暢談,享受著一種悠閑、浪漫自在的人生。
緊接著,安培看到自己進入到了東海蓬萊仙境,她腳踏雲彩,手持荷花,一手拿著籃子,籃中有一條活蹦亂跳的金魚。
這條魚跟安培很有緣,兩支眼睛象會說話似的,在跟她溝通著什麽,她把這條金魚放到了雲霧繚繞的仙池裏,這條金魚於是就下凡到了人間。
安培描述了蓬萊仙境的山山水水,還有自己和另外七位神仙開著鬥智的各種玩笑。安培特別描述了韓湘子優美的笛聲,飄蕩在整個蓬萊仙閣,隨著笛聲,她也唱起了歡快的歌。
安培還描寫了她跟另外七位神仙當時的對話,從催眠中能知道安培的某一世是何仙姑,這是杭明事先萬萬沒有預料到的。
可惜杭明當時隻管震驚和高興,絲毫沒有注意到,要詳細的記錄下來,或錄音下來,當時也沒有想到要寫出來,真是一大遺憾了!
最後,安培看到自己進入到了明朝的一世,她是明朝一位修道的老道,住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深山裏。
老道滿頭白發,白須繞胸,經常練功,打坐和舞劍,還有兩個小童子陪伴於他。山岩上是參天古鬆,懸崖峭壁間有一條白色的瀑布直奔而下,真的是仙人的仙境。
通過這次催眠,杭明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安培這一生的文學修養,談吐風貌,仙骨飄逸和超凡脫俗,可能都跟她這幾輩子的經曆有些關係。
安培周圍總是有很多朋友,大家也總是被她的喜樂所感染,在困難時總有人雪中送炭,可能是她前世曾是修煉人,壞事作得少,也可能是父輩積德所至,也可能是……
來美國近二十年了,杭明認識和接觸的人不計其數,吃在餐館裏,走在大街上,逛在商店裏……無緣無故,你就想和她(他)聊一聊。
那時皆無白領和藍領,黃白黑人種,來自東南西北中這種概念,隻有將心中一霎那的善念與對方分享一下的衝動,這種無緣無故的衝動從何而來,杭明想那可能就是緣吧。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杭明對老祖宗所說的這條法理,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就在這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中,從大陸來的杭明與台灣來的安娜姐相逢了。
來美國後,除了經常吃中國餐之外,杭明還喜歡吃的就是日本餐了。有一次,經朋友推薦,杭明去了一家非常地道的日餐館,這家餐館的老板就是安娜姐。
安娜姐待人和藹可親,熱情周到,到她餐館裏去的客人,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能得到她非常好的招待。安娜姐經營日本餐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屬於那種在美國早期經營日餐的成功者。
杭明一見到安娜姐,還沒聊多久,她們就一見如故,開始談天說地,仿佛相熟很久了。臨走時,她們互留電話,之後很快,便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人生一世,能順順利利和瀟瀟灑灑走一回的,真的還沒見過,安娜姐經營餐館很成功,朋友人人羨慕,沒想到她的第一次婚姻卻很不幸。
離婚後,安娜姐姐又有了一個男朋友,相處已經很久,但感情上就是不能溶洽到一起,分開又不願,結婚又心不甘。看安娜姐姐實在苦惱,杭明便向她推薦了催眠,但不知能否成功,安娜姐姐答應試一試。
可是,讓她們倆都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次催眠並沒有催出安娜姐姐和她男朋友的因緣關係,卻催出了杭明和安娜姐姐的關係。
催眠中,安娜首先進入了羅馬時期,她看見了古羅馬廣場,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一個非常清純典雅的,十八九歲的意大利少女,非常慈祥的在給廣場上的和平鴿喂食。
少女的手上下飛舞,在她腳邊成群的鴿子,歡快的取食,永遠吃不飽的樣子。杭明就問她這個美麗的少女是誰,安娜姐姐卻說是杭明,這著實讓她嚇了一跳,杭明以為這就是安娜姐姐自己呢。
在少女的身邊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的雙親已經去世,她是個孤兒,被這個少女收養。杭明又問安娜這個小女孩是誰,安娜說,這個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在往後的歲月裏,兩人相依為命,多少個日日夜夜,少女在油燈下為小女孩縫衣添被,為小女孩烙香脆可口的意大利餅。
“意大利少女”慢慢步入中年,氣質極佳,經常穿著黑色的拖地長裙,頭上帶著黑色絲質麵紗,象高貴的卡門,但終生未婚,把畢生的精力和青春的年華,全用在撫養這位小孤女身上。
寒來暑往,年複一年,這位清純典雅的“意大利少女”已慢慢步入老年,她身體虛弱多病,醫生經常進出她家的門。小女孩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也已長大成人,她非常擔憂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有朝一日會離她而去。
女兒默默的在病榻旁,細致入微的照顧著她的親人,她哀求醫生盡全力挽留她的親人。最終臨別的一天終於來到了,女兒趴在唯一的親人身上,哭嚎著,呼喚著:
“請你別離開我,別掉下我,你一生為了愛我,為了我的成長,無私無我的付出,對我的愛,對我的付出,我無以報答。”
哭聲真的是撕心裂肺,動人心弦,伴隨著哭喊聲,安娜姐姐和杭明在意大利的這一世因緣也結束了。
這個事例,真讓杭明的思緒萬千,對每一生和每一世的群體輪回轉生的回顧,真的給所有還在迷霧中掙紮以求生的人,一種警示和啟迪。人生是學習,是關愛,是無私付出,是成長,也是生命的升華。
接著,安娜看到自己進入了清朝,這是牡丹花盛開的季節,清宮皇太後領著嬪妃和格格們去頤和園品賞牡丹。
牡丹為中國的國花,花大,色豔又富麗堂皇,被尊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喻意繁榮昌盛和和平吉祥,極受太後皇妃們的崇尚。
此時頤和園裏真的是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太後坐在牡丹庭園中,身著黑色綢緞,佩戴著黑色珍珠項鏈,神態威嚴又雍容華貴。盛開的牡丹,使太後的興致極好,宮廷中森嚴呆板的氣氛,自然也少了許多。
雖然太後讓大家,今天不用太講究宮廷的禮節,但是眾嬪妃,格格和宮女們還是齊齊的跪拜,並向太後請安。當時有一個小格格,跪在左邊的白色牡丹花叢中,露出一個小腦袋瓜,抬頭偷望太後,臉上顯出調皮的神色。
這個調皮的小格格就是安娜姐姐的某一世,這個太後就是杭明的某一世。當安娜告訴杭明就是那個太後時,她感到很逗樂,同時又有一番感慨,怎麽太後這輩子成了在美國靠打工掙錢的平凡人了。
人生無常,紐約大街上橫躺著的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士,說不定哪生哪世也曾經是一國的國王或王子呢。
聖人曾雲:“德乃生前所積,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
那一世的太後,可能就是杭明在生命長河中積德積的吧,這一世靠打工為生的自己,也許就是當太後那一世,大福大貴,享受了太多,但又沒有及時利用好自己的權力地位,去體察民意,愛惜臣民,順天順道,導致宣德不夠造成的吧。
當然這也不太準確,正法弟子中有很多都是曆史中的風流人物,到了今世,很多卻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因為就是為了在苦中修煉大法,舊勢力也是這樣安排下來的。
欲知更多精彩故事,敬請期待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