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略

全球軍事,曆史,戰略
個人資料
正文

羅馬尼亞簡史九張圖

(2025-10-03 21:53:15) 下一個

羅馬尼亞顧名思義起源於羅馬帝國,很多羅馬尼亞人自認為是古羅馬苗裔。其實最早的羅馬尼亞人是羅馬人和達契亞人相愛相殺,匯聚而成。近兩千年後,作為斯拉夫人的汪洋大海中的拉丁孤島,現代羅馬尼亞人的DNA已有一大半斯拉夫血統,但羅馬尼亞的語言文化保持了拉丁傳統。羅馬尼亞自古以來盡管身處東南歐,心向西方。冷戰結束後羅馬尼亞加入北約和歐盟,才真正成為西方一員。



(1) 羅馬尼亞曆史最高大上的紀念碑是在意大利羅馬的圖拉真柱(Trajan Column)。這是公元113年羅馬皇帝圖拉真為紀念其征服達契亞(Dacia),將帝國疆域擴張到曆史上最大範圍所建。達契亞就是現代羅馬尼亞地區,位於帝國邊界多瑙河北岸。由於達契亞王國頻繁劫掠羅馬帝國邊疆,在公元101-102年和105-106年的兩次達契亞戰爭(Dacian Wars)中,圖拉真禦駕親征,率數萬大軍,擊敗達契亞,將其變成帝國行省。圖拉真柱高達30米,外表由總長度200米的長篇浮雕繞柱23周。這幅建築史,藝術史,和軍事史上開創性的長卷浮雕詳細記錄了圖拉真率軍跋山涉水,所向披靡的彪炳戰功。人物,服裝,和兵器栩栩如生,極富文獻價值。羅馬尼亞人對圖拉真柱極為珍視,因為他們從這些不朽的雕像中看到了自己的祖先不畏強暴,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



(2)“我們是什麽人?”是羅馬尼亞人從古到今爭論不休的主題。(1)西方派認為羅馬尼亞人就是古羅馬苗裔。達契亞戰爭結束後數萬羅馬將士就地解甲屯田,他們的後人演化為羅馬尼亞人——“羅馬的人”。西方派從語言學角度,指出羅馬尼亞語不容爭辯地源自拉丁語係,和意,法,西,葡語是同出一門的兄弟語言。(2)混血派認為盡管戰敗後,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Decebalus)自殺,軍民死傷無數,但作為原住民達契亞人不可能被斬盡殺絕。廣大達契亞女性肯定會和羅馬將士結合,繁衍後代。所以最早的羅馬尼亞人是羅馬人和達契亞人相愛相殺,匯聚而成。(3)本土派幹脆認為羅馬尼亞人是達契亞人後裔。達契亞人的語言,文化,習俗的確被“羅馬化”,但現代羅馬尼亞人血管裏流的還是達契亞人的血液。而且羅馬行省隻是現代羅馬尼亞三大地區的一個,另外兩個一直是“自由達契亞”(Free Dacia)地區。帝國統治僅維持了165年(公元106-271年)。公元271年後,羅馬帝國無法抵禦來自東方波濤洶湧的蠻族入侵,被迫放棄達契亞行省,收縮到多瑙河以南。後來,這片土地經曆了無數蠻族入侵(如哥特人,匈人 [參見《匈奴人,匈人,匈牙利人》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012/14851.html],保加人,斯拉夫人,匈牙利人,韃靼人,蒙古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本土派認為盡管飽經風霜,羅馬尼亞民族保住了達契亞人的血脈。

這些辯論不是飽學詩書的文人相爭或吃瓜群眾的酒後談資。所有曆史都是“當代史”。曆代統治階級為建立自己的合法性,都推崇某一曆史流派而打壓其它。1947-1989年期間,羅共既奉行民族主義,又緊跟反西方的華約總路線,獨尊本土派,將德凱巴魯斯打造成“反帝反殖”的英雄。羅共垮台後,德凱巴魯斯作為民族英雄繼續受到推崇。圖為德凱巴魯斯的巨型石像,於1994-2004年間由一位本土派企業家私人出資建成,地處多瑙河最窄處鐵門(Iron Gates)的北岸(對岸是塞爾維亞)。此處正是1900年前德凱巴魯斯和圖拉真激戰的古戰場。



(3) 羅馬尼亞的山川地貌決定了其曆史基本上是三國演義。高大巍峨(最高海拔2500米)的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s)橫亙國土中部,東西交通極不方便。奔騰不息的多瑙河(Danube)流經南部(是和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界河),然後在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東南扭頭向北,在加拉提(Galati)附近再扭頭向東,成為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界河。公元1100年左右,喀爾巴阡山脈西部高原首先發育出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Principality of Transylvania)。這是當年羅馬帝國達契亞行省的故地,此時不是“羅馬尼亞”一部分,而是匈牙利一部分。十四世紀時南部和東部先後發育出兩個大公國:瓦拉基亞(Wallachia)和摩爾達維亞(Moldavia)。兩國一衣帶水,交流頻繁,慢慢走到一起。現代羅馬尼亞的主體就是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當年從未受到羅馬帝國統治的“自由達契亞”地區)。中世紀時匈牙利是中歐一霸(參見《匈牙利簡單曆史九張圖》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509/21527.html)。在這三個多民族的大公國中,羅馬尼亞族都占多數。然而在特蘭西瓦尼亞,統治階級(貴族和精英)都是匈牙利人,而羅馬尼亞人大多是被統治階級(貧農為主)。匈牙利王國不但統治特蘭西瓦尼亞,還企圖染指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在和匈牙利的對抗中,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發展壯大。匈牙利可以說是羅馬尼亞的世仇。

十四世紀時,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前有匈牙利,後有奧斯曼土耳其。正值上升階段的奧斯曼土耳其一路摧枯拉朽,先後征服強大的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本土),兵鋒直指奧地利(參見《突厥人,突厥種,土耳其人》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101/9028.html)。所幸的是因為不在貝爾格萊德—布達—維也納這條多瑙河黃金段,奧斯曼懶得花費力氣征服它們。在十六世紀,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加上特蘭西瓦尼亞俯首稱臣後,奧斯曼同意它們作為仆從國(vassal)高度自治。因匈牙利本土被占,特蘭西瓦尼亞認為自己代表匈牙利,有權將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視為勢力範圍——這自然引發反彈。總體來說,在列強虎視眈眈下,羅馬尼亞三國演義的基本形式是二對一。



(4) 羅馬尼亞結束三國演義,疆域基本成型要到1919年。但曆史上,在瓦拉基亞大公“勇敢者”邁可(Michael the Brave)領導下,羅馬尼亞曾有短暫的統一。1599年,邁可征服了特蘭西瓦尼亞。1600年,他又拿下摩爾達維亞。然而統一僅半年不到。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貴族在盟友奧地利幫助下擊敗邁可。波蘭趁機入侵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基亞。宗主國奧斯曼土耳其眼看三個仆從國相互攻伐,不能不管,派軍渡過多瑙河北上恢複秩序。1601年,邁可遇害,統一崩潰。盡管統一猶如曇花一現,十九世紀的民族統一運動高舉的就是邁可的大旗。後世的羅馬尼亞人推崇邁可為民族英雄,統一之父。每一代電影人都會將他的偉業搬上熒幕。圖為1971年電影的海報。2022年的電影是《“勇敢者”邁可:載入歐洲史冊的大公 Michael the Brave: The Prince Who Entered the Legend of Europe》。



(5)羅馬尼亞內亂後的幾百年,奧斯曼土耳其加強統治,派總督管理三個大公國。這些總督不是土耳其人,而是希臘人。這些希臘裔的總督帶來了濃濃的東方(土耳其)色彩,巴爾幹風俗(巴爾幹半島在多瑙河以南),和希臘東正教影響。當時三個大公國盛行東方導向,精英子弟往往赴希臘和土耳其留學。

這幾百年間俄羅斯和奧斯曼持續衝突。為進軍土耳其海峽,俄軍多次占領瓦拉基亞和摩爾多維亞。因奧斯曼屢戰屢敗,瓦拉基亞和摩爾多維亞名義上繼續當奧斯曼仆從國,也要同時接受俄的“保護”。在1812年,俄從奧斯曼仆從國摩爾達維亞割走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圖3的“Moldova”,現代摩爾多瓦)。在1853-1854年的俄土戰爭中,英,法加入奧斯曼一方參戰,俄戰敗——史稱克裏米亞戰爭(Crimean War)。戰後的談判需要明確瓦拉基亞和摩爾多維亞地位。英,法認為在俄,土之間需要建立一個緩衝國。但由於喚醒民族主義覺悟對自己的盟國奧斯曼不利(當時希臘已掙脫奧斯曼“枷鎖”於1830年獨立——參見《希臘簡史九張圖》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509/9475.html),這個國家不能叫“羅馬尼亞”。於是在1859年,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聯合大公國(United Principalities of Wallachia and Moldova)成立(特蘭西瓦尼亞仍屬於奧地利帝國 [1867年變成奧匈帝國] 的匈牙利王國領土)。到1862年,這個新國家才改名為羅馬尼亞聯合大公國(Romanian United Principalities)。作為宗主國奧斯曼同意羅馬尼亞高度自治,隻象征性地征收1%的預算作為貢款。

外部列強(俄,土,英,法,奧,匈)虎視眈眈,而羅馬尼亞內部紛爭不斷,瓦拉基亞和摩爾多維亞互不服氣。為擺平各方利益,1866年,羅馬尼亞邀請一位有一半法國血統的德國親王來擔任大公:卡爾一世(Carol I)。這位大公(1881年以後成為國王)勤政,穩健,給羅馬尼亞帶來了48年的穩定發展,深受人民愛戴。

1877年,俄土再戰,羅馬尼亞利用機會,宣布獨立,不再向奧斯曼土耳其納貢,而將貢款轉為軍費。俄,羅盟軍在普列夫納(Plevna——現代保加利亞的普列文 Pleven)痛殲土軍(圖為羅軍一次著名的衝鋒)。1878年,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被迫承認羅馬尼亞獨立。這第九場俄土戰爭在羅馬尼亞曆史上稱為獨立戰爭(Romanian War of Independence)。1881年,羅馬尼亞聯合大公國正式改國號為羅馬尼亞王國(Kingdom of Romania)。

一戰中,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參戰。戰後美夢成真:不但一舉拿下特蘭西瓦尼亞,而且囊括比薩拉比亞(1917年俄革命後,比宣布獨立後加入羅)。比薩拉比亞是王師進駐,和平回歸。特蘭西瓦尼亞是一寸一寸打下來的。曆史上匈牙利人在特蘭西瓦尼亞一直騎在當地多數民族羅馬尼亞人頭上作威作福,並企圖染指另外兩個大公國。現在羅馬尼亞鹹魚翻身,不僅進軍特蘭西瓦尼亞解放當地同胞,而且乘勝追擊,攻入匈牙利本土。1919年8月到11月,羅馬尼亞軍隊揚眉吐氣地占領了布達佩斯。至此,從三國演義走向統一的艱辛曆程大功告成。“大羅馬尼亞”(Greater Romania——圖3中現代羅馬尼亞領土 + 摩爾多瓦)國土麵積從13萬平方公裏增至30萬,人口從七百萬增至一千六百萬——贏得盆滿缽滿。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羅舉國上下為擺脫奧斯曼土耳其(和希臘)影響,開始全盤西化。“我們是什麽人?”的大辯論中西方派開始占上風。全國人民經曆了一場認祖歸宗的思想轉變。長期使用的西裏爾字母被拉丁字母取代。上流服飾,風俗緊跟西歐。精英子弟多赴西歐留學(以法國為最)。布加勒斯特的建築風格在二戰前被稱為“小巴黎”(Little Paris)。巴黎有凱旋門,布加勒斯特也有。



(6) 1940年6月,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密約,強占比薩拉比亞。羅馬尼亞為收複失地,加入軸心國。1941年6月,三十萬羅軍參加了著名的“巴巴羅薩”戰役入侵蘇聯,而且一路跟隨德軍,最遠打到斯大林格勒。1942年11月,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反攻的鐵拳不是先砸在德軍頭上,而是砸在羅軍頭上(參見《蘇德戰爭戰役簡史:1942》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006/14169.html)。

1944年8月23日,蘇軍兵臨城下,羅馬尼亞陣前倒戈,對德宣戰。瞬間友軍成了敵軍,戰線一片混亂。德軍被蘇,羅盟軍打得狼奔豕突,徹底瓦解。在戰後,羅馬尼亞作為納粹德國的幫凶——盡管在戰爭最後一年棄暗投明——割地賠款是難免的。比薩拉比亞再次被割走,成為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一員(1991年蘇聯解體後,摩爾達瓦獨立至今)。“大羅馬尼亞”夢再不可能實現。

1947年羅共在蘇軍扶持下上台。鎮壓反革命,工業國有化,農業公社化,這些文城讀者熟悉的套路不必多說。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尼亞特例獨行,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在國際上頗受尊重。1958年,羅馬尼亞說服蘇聯撤軍(這在華約國家絕無僅有,蘇軍在其它國家要到1989-1991年才撤出)。圖6是1965年7月,剛上台不久的齊奧塞斯庫(N. Ceaucescu)召開羅共黨代會,兩個國際共運的死對頭放下論戰,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和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並肩微笑入場,給足麵子。1968年,蘇軍率華約各國軍隊入侵兄弟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頭上長角,公開反對出兵。1984年,蘇聯率東歐國家抵製洛杉磯奧運會(為報複西方抵製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東歐陣營中隻有羅馬尼亞出席洛杉磯奧運會,金牌總數榮膺第二(僅次於美國)。



(7)齊奧塞斯庫大搞個人崇拜,提拔妻兒(羅馬尼亞有可能成為北韓以外第二個王朝式共產黨國家)。他獨裁專製,好大喜功,搜刮民脂民膏建造了全世界第二大的建築:人民宮(Palace of the People)—— 建築麵積僅次於五角大樓。目前是議會宮(Palace of the Parliament)。



(8) 1989年東歐變色,羅馬尼亞也不例外。政治上,民主自由,人心所向。經濟上,食品短缺,怨聲載道。但不像其它兄弟國家的共黨和平下台,羅馬尼亞是所有東歐國家中(含前蘇聯十五國)唯一一個共黨使用暴力鎮壓然後被趕走的國家。12月,羅馬尼亞各地出現反政府遊行,軍警開槍鎮壓。12月21日,齊奧塞斯庫在布加勒斯特召集十萬群眾集會,支持鎮壓。沒想到憤怒的群眾振臂高呼“打倒獨裁者!”“嚴懲凶手!”很快場麵失控,齊奧塞斯庫惱羞成怒,下令軍警大開殺戒。示威群眾在槍林彈雨中高舉挖掉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的國旗(圖為一位當年參加這場史稱羅馬尼亞革命 [Romanian Revolution] 的老革命——旗幟上還沾有血跡)。第二天,革命群眾越戰越勇,開始衝擊羅共中央大樓。齊奧塞斯庫和妻子在大樓屋頂乘直升機狼狽逃串,這個鏡頭成為1989年東歐民運最經典畫麵之一。直升機落地後,軍隊站到人民一邊,逮捕了齊奧塞斯庫夫婦。12月25日,特殊軍事法庭在新政府授意下宣判了他們死刑,立即由行刑隊槍決。齊奧塞斯庫夫婦最大的罪行是屠殺人民(另兩項是篡奪公權和摧毀經濟)。羅馬尼亞革命中有一千多人喪生,三千多人受傷——革命真的不是請客吃飯。



(9) 自古以來,羅馬尼亞盡管身處東南歐,心向西方。它和巴爾幹國家(如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關係緊密,但又不屬於巴爾幹半島。作為斯拉夫人的汪洋大海中的拉丁孤島,現代羅馬尼亞人DNA其實有50-60%斯拉夫血統,而拉丁血統僅剩10-20%。但這不妨礙羅馬尼亞人自命不凡。羅馬尼亞的語言文化的確保持了拉丁傳統。羅馬尼亞人聽意大利語很容易聽懂(意大利人聽羅馬尼亞語不那麽容易,因為羅馬尼亞語融匯了很多斯拉夫語和土耳其語的元素)。

冷戰結束以後,羅馬尼亞才真正地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成為西方一員。政治上,羅馬尼亞確立了多黨製西方民主製度。軍事上,羅馬尼亞於2004年加入北約。俄,烏開戰後,羅馬尼亞成為北約東南歐防務支柱,堅決捍衛西方。經濟上,羅馬尼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招商引資有一定成就。由於羅馬尼亞人均收入僅兩萬美元,和保加利亞一起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屬於最窮的國家,和歐盟經濟一體化的結果是人口外流。三十多年來,從高知到農民,能幹勤奮的青壯年都被高收入又老齡化的西歐各國虹吸。羅馬尼亞人口從1991年的2300萬減少到目前的1900萬——損失1/5以上。所以,羅馬尼亞走向西方的轉型之路不是一帆風順,難怪本土派要抵製全盤西化(圖2)。

本圖高度概括了西方派和本土派在現代羅馬尼亞的並存:左側是加入北約的紀念標誌,右側是羅馬尼亞人民救恩大教堂(Romanian People's Salvation Cathedral),落成後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堂之一(可與莫斯科和貝爾格萊德的大教堂媲美——參見《塞爾維亞簡史九張圖》https://blog.wenxuecity. com/myblog/77065/202509/16108.html)。在現代歐洲還有能力和雅興建造如此高大雄偉的大教堂,而且是歐盟最窮的國家在集舉國之力榮耀基督,這反映了羅馬尼亞民族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麵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9)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謝謝第二輪五篇再評!Count Dracula 原來不是匈牙利人?這樣他入圍羅簡史九張圖也有道理。這些討論揭示 some of my implicit biases. 我不喜歡鬼電影(horror movies),鬼小說(ghost novels),和鬼節(Halloween)。Count Dracula 的老巢若請我去我會婉拒。But you are showing your implicit biases too: You like this genre, which of course I respect. Thanks, pal!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但是歐洲人,至少古羅馬一千多年太能打了。 而且常常非常殘暴。 感覺比中國的周以來的曆史血腥多了。 中華民族實在是太“老實”了, 太沒有侵略性了, 但是比他們都統一和last 得長久。。。】謝謝討論!但我有些不同意見。
1 古羅馬從271年放棄達契亞行省開始,就開始被蠻族摁在地上,抬不起頭。。。現代意大利到1861年才統一,到了二十世紀想來個偉大複興,不但被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和希臘猛打,還被埃塞俄比亞摁在地上,每次出洋相要德國來幫忙助戰。但是,意大利爛泥扶不上牆,在1943年就乖乖投降。
2 歐洲戰爭的確殘暴,但中國周以來的曆史沒有如此殘暴血腥?我知道這是你的個人感覺,但十分值得商榷。
3 中國近一千年來“老實”,缺乏“侵略性”是因為以前幾千年,從秦皇到漢武,太具有進取心,河西走廊,西域(比現代新疆還要大的廣義的西域),蒙古高原都在那時囊入帝國版圖。就像#1古羅馬帝國(和基本上其它所有領先一時的大國),長遠來看競爭優勢喪失,尚武古風散盡這不可避免。大英帝國領銜主導世界兩,三百年,現在如何這你肯定清楚。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每張圖都匠心獨具, 讀起來十分過癮】謝謝謬讚!從1900年的曆史中精選九張圖的確挑戰很大,也難免掛一漏萬。例如:和新林院網友討論的 Count Dracula 是否應該入圍。還可介紹一下圖6。我一直在找一張“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齊奧塞斯庫的照片,但要找到獨立的外交路線的照片很難。這張1965年的照片我以前從未見過,畫麵均衡大氣,鄧,齊,勃都麵帶微笑(此照若文革時傳回國內鄧回多挨批)。但選了這張以後二戰的畫麵無法入圍。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文字在各地如何出現?(1)自創,(2)從鄰居那裏借來。大部分文字是借來的。西裏爾字母是保加利亞人開發的,】
其實西裏爾字母基本上也是借來的。(從希臘文借來的)
過去保加利亞和其它斯拉夫國家沒有文字。
出生於希臘的僧侶西裏爾到保加利亞領導一所宗教學校。
他們翻譯聖經給斯拉夫人讀。
他和他的學生以希臘字母為基礎,做了一些改變,就成了以他命名的西裏爾字母。
至今,西裏爾字母一大部分還是和希臘字母一樣。
有一次,我在布拉格走路,看見一個人手拿一本旅遊手冊,封麵上寫著 ПРАГА。
我問:你是俄國人?
那人說:我是希臘人。
我這才醒悟:俄文一大部分就跟希臘文一模一樣!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啊, 最近的這幾篇9宮格我也看淨有看不到的, 不知咋了, 點開後一直在download, 就是不顯示。。。】很抱歉,這個係列今年五周前開播,而且每次刊登時間一致(周五晚上),前四次好像都有這個問題。找了論壇管理客服幾次,都好像無法解決,十分奇怪。這篇我刊登的動作,時間和以前一樣,能正常刊出就好!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老兄知識淵博!Dracula 的描述你講的都對,】
那是因為正好我去過 Dracula 出生的小鎮,和他在 Transylvania 的城堡。
那座城堡裏有文字介紹他的生平,還有一幅畫,漫山遍野穿刺在木柱上的奧斯曼俘虜,仰著頭,木柱尖頭從嘴裏出來。真是一幅可怕的景象。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考慮過。但最終沒有入圍九宮格是因:(1)篇幅實在有限,】
別誤會。我並不是為 Dracula 在九宮格爭一席之地。隻是此博文喚起了我多年前在羅馬尼亞旅行的回憶。
另外,西方民間文化裏的三大種異化人
- 吸血鬼
- 狼人
- 僵屍
之一的頭號代表就是羅馬尼亞人,所以聽到羅馬尼亞總讓我想到他。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他吸血的曆史證據。】
是的。
我們應該把曆史上的 Vlad “the Impaler” Dracula 和小說、電影裏的 Vlad “the Vampire” Dracula 分開。
前者愛把奧斯曼人穿刺在木柱上。
後者愛從棺材裏出來,吸人血。
其實,在曆史上真正吸血的另有其人,而且也不遠,是匈牙利女伯爵 Elizabeth Bathory。
我還看過一部有關她的電影。她是為了抗拒衰老。一開始是綁住侍女,放一點血喝。後來就失控了,放血放到致死的程度。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3)最重要的一點:Dracula 根本不是羅馬尼亞人,是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人。】
這一點可能有誤,請博主再考證。
Vlad “the Impaler” Dracula 祖上好幾代都是 Wallachia 君王。
他爸,老 Dracul,小時候從 Wallachia 被送到匈牙利當人質。
後來匈牙利承認老 Dracul 為 Wallachia 君王。但當時 Wallachia 是由他的一個親戚統治,於是匈牙利就把他暫時安置在匈牙利控製的 Transylvania。
他兒子,Vlad “the Impaler” Dracula,就是在這段時間出生在 Transylvania。
後來那個親戚死了,老 Dracul 就回到 Wallachia 當君王。
他們一家都是 Wallachia 人。
正如博主指出,Wallachia 和 Moldavia 是羅馬尼亞的核心。
所以,他們是正宗的羅馬尼亞人。
他們在 Transylvania 隻是等待時機回 Wallachia 掌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是歐洲人,至少古羅馬一千多年太能打了。 而且常常非常殘暴。 感覺比中國的周以來的曆史血腥多了。 中華民族實在是太“老實”了, 太沒有侵略性了, 但是比他們都統一和last 得長久。。。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最近在看羅馬史,就看到古羅馬對 Dacia 地區的征服, 之後同當地人口融合的結果,形成了羅馬尼亞人。 我當時還想, 咦, 東歐的羅馬尼亞還真是有古羅馬血統呢。 正好你今天發表這篇。 好文。 每張圖都匠心獨具, 讀起來十分過癮。 民族的自尊和驕傲,是形成一個民族 Guts 的重要因素。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啊, 最近的這幾篇9宮格我也看淨有看不到的, 不知咋了, 點開後一直在download, 就是不顯示。。。
verfechten1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博主回答,第一次知道西裏爾字母竟然是保加利亞人創造的。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鹿蔥!隻可惜這是最近九宮格係列的最後一篇,還要回去搬磚。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哇,終於可以正常進門了!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erfechten1' 的評論 : 謝謝,深度好問題!文字在各地如何出現?(1)自創,(2)從鄰居那裏借來。自創成本太高,很多部落,民族也無此人才。所以大部分文字是借來的。西裏爾字母是保加利亞人開發的,盡管很多人誤以為是俄羅斯人開發的。其實俄羅斯借用了來自保加利亞的西裏爾字母。從保加利亞要傳到俄羅斯,當中自然經過瓦拉基亞和摩爾達維亞。羅,保之間僅一河之隔,所以羅肯定比俄更早采用了西裏爾字母。十九世紀獨立前後,羅拋棄西裏爾字母,是舉國上下全盤西化下的最大的決心之一。

為何信東正教?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以後,曆史上東南歐地區自然受拜占庭(東羅馬)影響,這是羅信奉東正教的起源。圖5:“羅馬尼亞內亂後的幾百年,奧斯曼土耳其加強統治,派總督管理三個大公國。這些總督不是土耳其人,而是希臘人。這些希臘裔的總督帶來了 。。。希臘東正教影響。” 羅獨立後,為驅除希臘東正教影響,1865年,羅馬尼亞東正教會(Romanian Orthodox Church)成立,開始用羅馬尼亞語傳經布道,成長為獨立的“國家教會”。
verfechten1 回複 悄悄話 深度好文。 請問:羅曆史上為何用西裏爾字母?羅為何信東正教?是因為被斯拉夫國家所包圍,實際上早就斯拉夫化了?讀了您的文章,我的感覺是:羅馬尼亞也是斯拉夫國家,隻是用了一門拉丁語係的語言。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謝謝評論!老兄知識淵博!Dracula 的描述你講的都對,我也考慮過。但最終沒有入圍九宮格是因:(1)篇幅實在有限,(2)他的野蠻行徑畫麵感太恐怖,不符合愚作 PG-13 的定位。沒有他吸血的曆史證據。大家所熟悉的吸血鬼純屬添油加醋的文學虛構。所以若收入,既要講野蠻暴行,又要講文學史,講不清,理還亂。總體來說,九宮格篇幅越寫越長,本文已是最長的一篇。(3)最重要的一點:Dracula 根本不是羅馬尼亞人,是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人。他和奧斯曼土耳其人大戰是為了捍衛匈牙利。我在羅買了一本布加勒斯特大學曆史學教授 Lucian Boia 寫的《Romania》(原文是羅馬尼亞語,是寫給羅馬尼亞學生看的,當然我買的是英文翻譯),這是我從書中學到的一個有趣的知識點。所以,在最後選材時,Dracula vs. Michael the Brave,後者因緊扣主題“羅馬尼亞簡史”(而非“匈簡史”),所以脫穎而出。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羅馬尼亞最著名的曆史人物之一是 Vlad “the Impaler” Dracula。
當時蹂躪東歐的奧斯曼人以野蠻著名。
但 Dracula 的野蠻程度超過了奧斯曼人。
他打敗了奧斯曼軍隊以後,在漫山遍野,用削尖的木柱從成百上千個俘虜的 shit hole 刺進去,再從嘴穿出來,然後立在地上,讓他們慢慢死。
連以野蠻著稱的奧斯曼人,回到這一戰場時,看到這一可怕的場景,空氣裏彌漫著屍體腐爛的氣味,都惡心得要嘔吐。
後來一位愛爾蘭作家創造了吸血鬼 Dracula 這個虛構人物,成為羅馬尼亞最著名的文化輸出元素。
現在羅馬尼亞一大旅遊收入,是世界各地的粉絲到這裏來訪問吸血鬼 Dracula 的故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