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日軍戰役準備
在山本親自率領下,聯合艦隊近150艘戰艦秣馬厲兵,準備打一場70年來規模最大的太平洋稱霸戰。目標不光是位於中太的中途島,日軍同時染指北太,將占領阿留申群島的基斯卡島(Kiska)和阿圖島(Attu)。一可迷惑美軍,二可解除北方威脅。日軍擔心美軍將在島上建機場威脅千島群島進而從北方威脅日本(其實美軍既無此計劃,這兩個無人問津的小島的地質也不允許建機場)。
圖3 奔赴中途島的機動部隊
【資料來源】一木狀太郎,2007,《日本航空母艦大全》,安國寺譯,台北:星光出版社。[注] 這隻是機動部隊部分兵力。最右方的縱隊依序為霧島號戰列艦,築摩號重巡洋艦,浦風號驅逐艦。右起第二縱隊為赤誠號,加賀號航母。第三縱隊為飛龍號,蒼龍號航母。最左方為比睿號戰列艦,利根號重巡洋艦,磯風號驅逐艦。
以航母對決為核心的中途島戰役其實是規模宏大,舉世罕見的中途島—阿留申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表1)。分為中太(MI作戰)和北太(AL作戰)兩個戰場(本篇因專注航母對決,對AL作戰一筆帶過)。日軍傾巢而出,出動全部11艘戰列艦(開戰時的10艘加上開戰後於1941年12月下旬入役的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和全部10艘航母中的8艘(僅留下在珊瑚海對決中負傷的翔鶴號和艦載機隊需要整補的瑞鶴號)。從圖4看,各路部隊劍指目標,縱橫馳騁,在遼闊的太平洋上氣吞萬裏。
圖4 中途島—阿留申戰役雙方兵力部署
【資料來源】D. Goldstein, 2007, Putting the Midway miracle in perspective, Naval History Magazine, June: www.usni.org.
表1 日軍在中途島—阿留申戰役中的兵力部署(輔助艦艇沒有統計在內)
|
大 型 航 母 |
輕 型 航 母 |
水 機 母 艦 |
戰 列 艦 |
重 巡 洋 艦 |
輕 巡 洋 艦 |
驅 逐 艦 |
運 輸 艦 |
潛 艇 |
掃 雷 驅 潛 艦 |
總 計 |
北太方向(AL作戰) |
|
|
|
|
|
|
|
|
|
|
|
北方部隊 |
|
|
|
|
1 |
3 |
9 |
3 |
|
|
16 |
第4航空戰隊(第2航母機動部隊)* |
|
2 |
|
|
2 |
2 |
3 |
|
|
|
9 |
警備部隊 ** |
|
|
|
4 |
|
2 |
12 |
|
|
|
18 |
AL作戰小計 |
|
2 |
|
4 |
3 |
7 |
24 |
3 |
|
|
43 |
中太方向(MI作戰) |
|
|
|
|
|
|
|
|
|
|
|
先遣部隊 |
|
|
|
|
|
|
|
|
15 |
|
15 |
第1航空艦隊(第1航母機動部隊)*** |
4 |
|
|
2 |
2 |
1 |
12 |
|
|
|
21 |
第1艦隊(主隊)**** |
|
1 |
|
3 |
|
1 |
9 |
|
|
|
14 |
第2艦隊(中途島攻略部隊)***** |
|
1 |
|
2 |
8 |
1 |
10 |
|
|
|
22 |
中途島登陸部隊 ****** |
|
|
|
|
|
1 |
10 |
12 |
|
|
23 |
水機母艦部隊 |
|
|
2 |
|
|
|
1 |
|
|
|
3 |
掃雷部隊 |
|
|
|
|
|
|
|
|
|
7 |
7 |
MI作戰小計 |
4 |
2 |
2 |
7 |
10 |
4 |
42 |
12 |
15 |
7 |
105 |
總計 |
4 |
4 |
2 |
11 |
13 |
11 |
66 |
15 |
15 |
7 |
148 |
【資料來源】整理自 (1) D. Goldstein, 2007, Putting the Midway miracle in perspective, Naval History Magazine, June: www.usni.org; (2) S. E. Morison, 1949, Coral Sea, Midway and Submarine Actions, May 1942–August 1942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IV, pp. 87–89),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3) G. Prange, D. Goldstein, and K. Dillon, 1982, Miracle at Midway (p. 128), New York: McGraw-Hill; (4) 劉怡, 2011, 《聯合艦隊》pp. 162–164,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 含龍驤 ,隼鷹號輕型航母。
** 含日向,伊勢,山城,扶桑號戰列艦。
*** 含赤誠,加賀,飛龍,蒼龍號大型航母,榛名,霧島號戰列艦。
**** 含鳳祥號輕型航母,大和,長門,陸奧號戰列艦。
***** 含瑞鳳號輕型航母,金剛,比睿號戰列艦。
****** 載吳港和橫須賀海兵隊(2000人)和陸軍一木支隊(3000人)。
4月22日南雲忠一(C. Nagumo)中將率第1航空艦隊(1st Air Fleet 即機動部隊,完成印度洋作戰後,凱旋回港。在廣島灣,南雲和幕僚馬上參加在聯合艦隊旗艦大和號(Yamato)戰列艦上召開的作戰會議。第1航空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R. Kusaka)少將表示從珍珠港到印度洋,戰果輝煌,但部隊人困馬乏,急需整補,貿然出擊不妥。飛行總隊長淵田美津雄(M. Fuchida)中佐(奇襲珍珠港的帶隊長官)認為設置一個即使打勝也無“油水”的北太戰場是“小學文化程度的想法”,白白分散有限的航空兵力。南雲的頭號智囊,航空參謀源田實(M. Genda)中佐指出MI作戰是建立在過時的戰列艦決戰的模式上,他作為航空派的代表認為出動戰列艦毫無必要。當然艦隊派的代表不敢苟同(見《航母對決係列:航空派和戰艦派的大辯論》)。
接下來一係列會議中,不斷有人提出這個複雜的計劃從圖上看浩浩蕩蕩,氣勢恢宏,但規模太大,力量太分散,各部隊在無線電靜默的狀態下很難配合。而每一步都依賴於上一步的成功。任何一步出現漏洞,全局皆輸。資格最老的第2艦隊司令近藤信竹(N. Kondo)中將對整個作戰計劃提出異議,建議專注於力所能及的又是軍令部推崇的有限南進戰略。但木已成舟,山本已下決斷,最近又受杜立特空襲的刺激,手下隻能執行。
在“勝利病”影響下,戰訓研究因一直在打勝仗,無訓可研,變成相互吹捧而嘲笑美軍。5月1—4日在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主導下的圖上演習變成“美帝聞風喪膽,我軍戰無不勝”,後世將這次空前絕後一邊倒的圖演稱為“宇垣圖演”。
5月27日,各部隊開始奔赴戰場。在機動部隊旗艦赤誠號(Akagi)上,淵田闌尾炎爆發,必須手術切除,無法帶隊指揮。6月1日,源田因重感冒和淵田躺進同一間病房。由於兩位靈魂人物無法參戰,機動部隊出師不利。
4 美軍戰役準備
相比氣焰囂張,陣容豪華,全麵進攻的日軍,美軍在太平洋艦隊司令兼中太戰區司令尼米茲上將領導下正努力走出“失敗病”的陰影。珊瑚海一役證明美軍有能力擊沉日航母。但美軍力量薄弱,又處守勢,不得不小心謹慎。當時日軍有十艘航母(已扣除5月在珊瑚海損失的祥鳳號——見《航母對決係列一》,從客輪改建的隼鷹號 [Junyo] 火速於同月入役,這樣航母總數仍保持開戰時的十艘)。美軍在珊瑚海損失了列克星頓號(Lexington)以後,在太平洋隻剩下四艘航母。其中薩拉托加號(Saratoga)在聖地亞哥試航訓練,遠水難救近火。約克城號(Yorktown)在珊瑚海重創正蹣跚返港。真正能上前線的隻有企業號(Enterprise)和大黃蜂號(Hornet)兩艘完好的航母。
就這麽點捉襟見肘的兵力,還要分兵守衛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氣候寒冷,終年濃霧,是十足的“雞肋”。但阿拉斯加是神聖的美國領土(當時和夏威夷一樣,還沒建州,稱為“領土”:Territory of Alaska),不容侵犯。 所以尼米茲也不能放任不管。他派遣了以兩艘重巡洋艦為核心18艘戰艦組成的第8特混艦隊(Task Force 8)去北太。剩下的主力若部署在中途島,萬一日軍襲擊夏威夷(甚至登陸),後果不堪設想。珍珠港事件後“失敗病”籠罩下的美國也不能排除戰無不勝的日軍可能再出奇兵空襲(甚至登陸)西岸(或者巴拿馬運河),迫使分身乏術的尼米茲還要派兵駐守西岸。他的對策是將大西洋艦隊調來增援的戰列艦派駐西岸(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大多數躺在珍珠港海底)。
如何部署有限的航母部隊?剩下的三大戰略選擇是中太的(1)中途島或(2)夏威夷,或者(3)南太的新幾內亞—所羅門一線(珊瑚海)。尼米茲最後能下決心將航母部署到中途島,得益於高超的情報工作。到5月上旬太平洋艦隊情報部門在羅徹福特(J. Rochefort)中校領導下已成功地解讀日軍部分密碼,能夠窺探聯合艦隊計劃的蛛絲馬跡(《中途島》電影7/15)。在4月日機動部隊空襲錫蘭,在5月雙方航母在珊瑚海首次對決(見《航母對決係列一》)。下一步,根據被破譯的日軍通訊推測日軍將進攻AF。羅徹福特認為AF是中途島,但華盛頓海軍情報處認為是阿留申群島。為測試這個假設,羅徹福特想出一妙計:5月10日他請太平洋艦隊情報參謀萊頓(E. Layton)中校讓中途島基地以明碼向珍珠港報告海水淡化設備出現故障,基地缺水。兩天後日軍中計,在威克島偵聽中途島通訊的日軍向聯合艦隊司令部發報:“AF缺乏淡水,建議攻擊部隊帶足淡水。”這封電報被全神貫注偵聽日軍通訊的羅徹福特截獲,從而確認AF是中途島。這一重大情報斬獲為中途島大捷立了頭功,是太戰(和二戰)情報戰中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
目標明確以後尼米茲開始調兵遣將(見圖2和表2):
(1)向中途島調派盡可能多的航空兵力和守備兵力。6月4日開戰時島上有115架陸基飛機(相當於兩艘日軍大型航母或一點五艘美軍大型航母),2100人的海軍陸戰營(海陸)加上1500人的海軍航空站。一時間小島上人滿為患,住宿,食堂等設施來不及跟上。
(2)向中途島西側派出12艘潛艇巡邏。
(3)哈爾西(W. Halsey)中將率領的第16特混艦隊(Task Force 16,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兩艘航母)沒趕上珊瑚海戰役,5月26日回珍珠港。尼米茲打算讓這支部隊馬不停蹄奔赴中途島。不料哈爾西患上神經性皮炎(與脾氣暴躁和長期緊張作戰有關),需要住院(《中途島》電影8/15)。他向尼米茲推薦長期跟隨他作戰的護航編隊指揮官斯普魯恩斯(R. Spruance)少將接替他的指揮任務,尼米茲欣然同意。斯普魯恩斯走馬上任後5月28日就率部開拔,進軍中途島東北方的埋伏點。
(4)5月27日弗萊徹(F. J. Fletcher)少將率以受傷的約克城號為核心的第17特混艦隊(Task Force 17)回港。約克城號修理工作量平常需2—3個月,但尼米茲下令搶修。經過72小時不分晝夜的工作(圖5),在入港僅三天後,在5月30日約克城號奇跡般地奔赴中途島,去和斯普魯恩斯部隊會合。日軍在珊瑚海受傷的翔鶴號航母正在進行為期2—3個月的修理,瑞鶴號(和翔鶴號)被打殘的艦載機隊正在國內整訓,“兩鶴”雙雙趕不上中途島作戰。日軍做夢也沒想到美軍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維修能力,自始至終都以為美軍隻有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兩艘航母能投入戰鬥,結果吃了大虧。
表2 美軍在中途島—阿留申戰役中的兵力部署(輔助艦艇沒有統計在內)
|
大 型 航 母 |
輕 型 航 母 |
戰 列 艦 |
重 巡 洋 艦 |
輕 巡 洋 艦 |
驅 逐 艦 |
潛 艇 |
總 計 |
北太方向 |
|
|
|
|
|
|
|
|
第8特混艦隊 |
|
|
|
2 |
3 |
13 |
|
18 |
中太方向 |
|
|
|
|
|
|
|
|
第16特混艦隊(含企業,大黃蜂號航母) |
2 |
|
|
5 |
1 |
11 |
|
19 |
第17特混艦隊(含約克城號航母) |
1 |
|
|
2 |
|
6 |
|
9 |
中途島巡邏部隊 |
|
|
|
|
|
|
12 |
12 |
總計 |
3 |
0 |
0 |
9 |
4 |
30 |
12 |
58 |
【資料來源】整理自 (1) D. Goldstein, 2007, Putting the Midway miracle in perspective, Naval History Magazine, June: www.usni.org; (2) S. E. Morison, 1949, Coral Sea, Midway and Submarine Actions, May 1942–August 1942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IV, pp. 90–92),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3) G. Prange, D. Goldstein, and K. Dillon, 1982, Miracle at Midway (p. 128), New York: McGraw-Hill; (4) 劉怡, 2011, 《聯合艦隊》pp. 170–172,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圖5 在珍珠港海軍工廠搶修的約克城號:5月29日
表3 中途島雙方水麵戰艦實力:日軍占一邊倒的優勢
|
美情報部門 估計的日軍兵力* |
日軍MI作戰 實際兵力 |
美軍 參戰兵力 |
航母 |
4-5 |
6 ** |
3 |
戰列艦 |
2-4 |
7 |
0 |
重巡洋艦 |
8-9 |
10 |
7 |
輕巡洋艦 |
4-5 |
4 |
1 |
驅逐艦 |
16-24 |
42 |
17 |
總數 |
34-47 |
69 |
28 |
【資料來源】整理自 (1) D. Goldstein, 2007, Putting the Midway miracle in perspective, Naval History Magazine, June: www.usni.org; (2) S. E. Morison, 1949, Coral Sea, Midway and Submarine Actions, May 1942–August 1942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IV, p. 8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3) G. Prange, D. Goldstein, and K. Dillon, 1982, Miracle at Midway (p. 128), New York: McGraw-Hill.
* 出自尼米茲5月27日發給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的命令,其中不含日軍北太兵力。
** 含不在南雲機動部隊,沒有直接參戰的兩艘輕型航母(一艘在第1艦隊/主隊,一艘在第2艦隊)。
表4 雙方航空兵力對比:美軍略占優勢
|
日軍 (艦載)* |
美軍 (艦載) |
美軍(駐 中途島) |
美軍 總數 |
魚雷轟炸機 |
105 |
42 |
6 |
48 |
俯衝轟炸機 |
92 |
112 |
27 |
139 |
戰鬥機 |
96 |
79 |
27 |
106 |
水上戰鬥機 |
24 |
0 |
0 |
0 |
水上偵察機 |
8 |
0 |
32 |
32 |
陸基轟炸機 |
0 |
0 |
23 |
23 |
總數 |
325 |
233 |
115 |
348 |
【資料來源】G. Prange, D. Goldstein, and K. Dillon, 1982, Miracle at Midway (p. 129), New York: McGraw-Hill.
* 含兩艘沒有直接參戰的輕型航母上的艦載機。參戰航母實力見表5。
表5 雙方參戰航母艦載機實力對比:旗鼓相當
|
戰鬥機 (零戰 Zeke) |
俯衝轟炸機 (九九艦爆 Val) |
魚雷轟炸機 (九七艦攻 Kate)* |
單艦 總數 |
赤誠 |
18 |
18 |
27 |
63 |
加賀 |
18 |
18 |
27 |
63 |
飛龍 |
18 |
18 |
18 |
54 |
蒼龍 |
18 |
18 |
18 |
54 |
單種機型總數 |
72 |
72 |
90 |
234 |
* 九七艦攻對地麵目標(如珍珠港,中途島)攻擊時成為水平轟炸機。
|
戰鬥機 (F4F 野貓 Wildcat) |
俯衝轟炸機 (SBD無畏 Dauntless) |
魚雷轟炸機 (TBD蹂躪者 Devastator) |
單艦 總數 |
企業 |
27 |
38 |
14 |
79 |
大黃蜂 |
27 |
37 |
15 |
79 |
約克城 |
25 |
37 |
13 |
75 |
單種機型總數 |
79 |
112 |
42 |
233 |
【資料來源】整理自 P. S. Dull, 1978, A Battle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941–1945) (pp. 140–142),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航母對決二:中途島,未完待續】
美軍贏得很運氣,天助!
。。美海航重點培養的俯衝轟炸機部隊(幾乎占全部艦載機一半)關鍵時刻不辱使命,
------------------------------------------
這是沒錯,不過當時美軍俯衝轟炸機隊到達戰場附近時已經麵臨兩難局麵,首先他們仍然沒有見到任何日軍戰艦的蹤影,燃油已經接近繼續往前搜索的極限。。
然後隊長決定改變搜索方向。。他們很幸運地發現了一艘日軍驅逐艦,這艘驅逐艦是為了對付美軍一艘潛艇而離隊的,此時正在返回自己艦隊的途中。。美軍俯衝轟炸機隊就是跟著這艘驅逐艦的方向找到了日軍航母編隊。。
這一過程中,從俯衝轟炸機隊改變搜索方向,到發現日軍驅逐艦,。。到趕到日軍航母編隊上空時日軍航母護航戰鬥機都剛好返回甲板。。真是運氣疊運氣,巧合加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