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陸(或陸權)國家,德蘇兩國的陸軍都是各自武裝力量的核心軍種。德國陸軍,在1941年6月22日開戰之前,無論在軍事理論上還是在實戰經驗上都遙遙領先各國,在先後征服波蘭,北歐,低地國家,法國和巴爾幹的一係列戰爭中戰果輝煌。攻入蘇聯初期,德軍同樣顯示出所向披靡的驚人震撼,閃電般插入俄國腹地幾乎致蘇軍於死地。
德軍裝甲師和摩托化步兵師(後稱裝甲護衛師)
德國軍事理論的先進之處,在於它首先在戰爭中革命性地大規模使用坦克和飛機,尤其是利用坦克集群集中突破,在敵後方迂回包抄行動緩慢的步兵,進而閃電般殲滅敵軍迫使敵國投降。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閃電戰”。這一先進的理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發展的分散使用坦克的理論截然不同。最早的坦克在1916年被英軍投入戰場。相對步兵而言,坦克裝甲和火力強大,但速度慢機動性差。所以早期理論將坦克分散給步兵部隊,用於火力支援,而不是讓坦克部隊獨當一麵。德軍在古德裏安,克萊斯特,和托馬(1942年在埃及阿拉曼戰役中被英軍俘獲,戰後名氣不響)等先行者的推動下,於1935年率先組建了大量裝備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裝甲兵部隊:德國機動部隊。機動部隊含裝甲師和摩托化步兵師(1943年5月起改稱裝甲護衛師)這兩類部隊。古德裏安,克萊斯特,和托馬等將領理論聯係實際,親率部隊,轉戰波蘭,西歐,蘇聯,和北非。
1941年1個裝甲師有170輛坦克,編成1個裝甲團3個營,支援部隊有2個摩步團4個營,1個師共有3個團7個營。坦克主力是III號和IV號,均為22噸級的中型坦克。III號主炮口徑37毫米,後期型增至75毫米。IV號主炮口徑75毫米。在蘇軍T-34和KB型坦克大量使用之前,它們在歐洲戰場上一直是無敵的。
德軍在強調坦克突擊作用的同時,高度重視步兵對坦克作戰的支援保障。不僅在裝甲師建製內設有摩托化步兵部隊,還在普通步兵師的基礎上發展了能跟隨坦克作戰的摩托化步兵師,依靠半履帶輸送車和輪式裝甲車載運步兵伴隨坦克投入戰鬥,為坦克開辟道路,掃清戰場,鞏固戰果。摩步師人員編成3個摩步團6個營,另外有1個50輛坦克的裝甲營或1個30門突擊炮的反坦克加強營,1個師共有3個團7個營。裝甲師和摩步師是德國陸軍的驕子。它們的番號除了用數字以外,先後出現過“大德意誌”,“英烈祠”,“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赫爾曼·戈林”,“香霍斯特”,“克勞塞維茨”,“勃蘭登堡”,“波茨坦”師等響當當的名字來鼓舞士氣。
2個裝甲師和1個摩步師編成1個裝甲軍。由2-3個裝甲軍組成的裝甲集團軍以裝甲師為突擊力量,摩步師為後盾,成為德軍突擊力量的核心。1個裝甲集團軍的坦克可以多達800輛,是“閃電戰”的急先鋒。這些部隊蕩平波蘭平原,拂袖英吉利海峽,曾屢建奇勳,戰功赫赫。攻入蘇聯時全部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步師編成第1,2,3,4四個裝甲集群(後升格為裝甲集團軍),3300輛坦克以破竹之勢碾壓蘇軍防線,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平原上縱橫馳騁。德軍機動部隊的怒濤狂潮1942年一度直指裏海岸邊的高加索。在一係列南征北戰中湧現出了一批裝甲戰名將:古德裏安上將,曼施坦因元帥,赫特上將,克萊斯特元帥,赫普納上將,和隆美爾元帥等。
但是隨著戰爭的持久進行,機動部隊損失越來越大。補充的裝備人員不足以彌補缺額。1943年初整個東線一度隻剩下495輛坦克,到年中庫爾斯克會戰前才回升到3000輛。師的番號保留,但由於要抽調部隊組建新師,本身又不加補充,結果師的編製縮水。1945年的裝甲師隻有2個薄弱的裝甲營(滿額僅54輛坦克,實際上常常隻剩30-40輛)。裝甲護衛團(前摩步團)從2個減少到1個。編製內裝備銳減。1個54輛坦克的裝甲師的火力和當初170輛坦克的火力無法相比。
德國軍火生產不斷增長,但仍跟不上前線的巨大戰損。1941年坦克,突擊炮產量2900輛。1942年增至4300輛。1943年劇增至9200輛,而且這是在III號停產,V號和VI號投產的情況下實現的(含2500輛V號和VI號重型坦克)。1944年更是增至17000輛(含5200輛重型坦克)。1945年4400輛(含5200輛重型坦克)。1943年起,針對III號和早期IV號坦克無能為力的T-34和KB型坦克,采取了一係列措施。III號坦克停止生產。IV號坦克加裝履帶裙邊,裝備長身管反坦克炮。46噸重的V號“豹”式坦克(主炮75毫米)投產。另外將裝甲更厚,車體更重的VI號“虎”式(1型55噸,2型“虎王”式重達70噸)投產,裝備了88毫米主炮,勵誌要在坦克戰中取勝。結果蘇軍拿出了IS“約瑟夫· 斯大林”式坦克,以122毫米主炮贏得坦克炮的優勢。最終德國裝甲集團軍由於裝備不足(打到1945年部隊隻剩下空架子),質量優勢不大(如“豹”式/“虎”式和“斯大林”式的對決),燃油貧乏(終戰前各部隊領到的油料隻夠一次衝鋒),加上人員損失慘重(實戰經驗豐富的官兵大都陣亡,補充人員經驗不夠,數量不足),敗給了蘇軍的坦克集團軍。這些德國裝甲部隊一度是世界上最精銳的部隊,但最後回天乏術。
德軍步兵師
盡管裝甲師和摩步師威名遠揚,步兵師始終是德國陸軍的中堅力量。德國裝甲車輛產量有限,油料不足,又強調坦克集中使用,因此大部分部隊都是步兵。1941年攻入蘇聯的145個師中機動部隊隻占33個師,剩下的112個都是步兵師,組成7個集團軍。
步兵師是德軍主要戰鬥單位。師直轄1個18門突擊炮的反坦克殲擊營和1個48門榴彈炮的炮團。主力是3個步兵團,每團除直轄1個6門炮的突擊炮連和8門炮的近戰步兵炮連外,有3個營。每個營有3個步兵連和1個重機槍/迫擊炮連。步兵大都徒步行軍作戰。火炮(除突擊炮可自行外)大都靠馬拉,各師編製內有3000匹戰馬。補給品靠大量馬車和少量汽車運送。步兵師機動能力較差,但不意味著戰鬥力差。德國步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MP38/40全自動衝鋒槍,MP43/P44突擊步槍大量裝備部隊,製式機槍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氣冷式MG34/42高射/輕型/重型通用機槍。
在蘇德戰場上步兵人數最多,任務最重,因而傷亡也最多。開戰時各師有3個團9個步兵營,逾15000人。盡管傷亡人數不斷增加,各師還要抽出1個團去組建新師,導致實力銳減,到1945年“老”步兵師隻轄6個營。而新建師隻轄4個營,滿員不過6000人。但東線德軍仍維持大量的師,其中有許多是徹底被殲的空架子。打到後來,在東線的命令為欺敵搞成一個大騙局:命令中把營,團,旅分別誇張地稱為旅,師,軍。到最後新建的師已無法撥給18門突擊炮組成師直屬反坦克殲擊營,於是索性讓士兵帶上反坦克手雷和火箭筒,蹬上機器腳踏車去執行對日益強大的蘇軍坦克部隊的“殲擊”任務,以卵擊石,效果可想而知。
步兵師的火炮主要靠馬拉,常常跟不上衝鋒的步兵。為彌補這一缺陷,德軍開發並大量裝備了突擊炮(或稱強擊炮,assault gun),其使用十分成功。以後蘇聯和其他國家紛紛仿效,稱為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gun)。不同於坦克,突擊炮直接支援步兵作戰,使用坦克底盤但無旋轉炮塔。最初的突擊炮多以反步兵為主要任務的突擊榴彈炮,口徑大而身管不長,多裝在III號/IV號坦克底盤,如“野蜂”式150毫米,“灰熊”式150毫米,“蚱蜢”式105毫米突擊炮等。後來由於蘇坦克威脅擴大,德軍推出了大量反坦克突擊炮,身管很長,口徑由IV號底盤上裝的75毫米增至裝在V號/VI號底盤上的“獵豹”式和“大象”式的88毫米,最大達到VI號“虎”式底盤上裝的128毫米反坦克炮的“獵虎”式,成為二戰中威力最大的突擊炮。突擊炮部隊編製上屬於腳踏實地的炮兵,不屬於心高氣傲的裝甲兵。突擊炮成為苦戰中的步兵最好的朋友,拳硬,可靠,實在,不會扔下步兵衝得無影無蹤。所以步兵對突擊炮的依賴超過了對坦克和傳統炮兵的依賴。突擊炮製造成本比坦克低很多,所以在軍工原料緊張(瑞典於1944年9月停止供應鐵礦砂),工廠經常被轟炸的情況下是性價比很高的產品,工廠樂意生產,部隊樂意接受。戰爭末期,突擊炮產量超過了坦克。由於坦克部隊的巨大消耗,突擊炮部隊打到後來作用與坦克部隊無異。後來新建的以45門突擊炮為核心加上支援部隊組成的突擊炮旅實際上擔負了與擁有54輛坦克的裝甲師相同的任務。
德軍傘兵師,空軍師,黨衛軍師
在德國陸軍戰鬥序列中,還有一批傘兵師,空軍師,和黨衛軍師。傘兵部隊由陸軍和空軍共同負責,其大規模使用是“閃電戰”一個組成部分。1940年在挪威,比利時,荷蘭,傘兵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投入實戰,猶如神鷹天降,令對手瞠目結舌,手足無措。但是1941年5月德國傘兵第二次出征空降希臘克裏特島時損失慘重,被英軍大量消滅。所以一個月後蘇德開戰時傘兵部隊還在恢複元氣,無法大顯身手。等其元氣恢複並擴大到8個傘兵師12萬空降兵的1943年底,德軍已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以後,傘兵部隊作為預備隊被填入防線被突破處當作步兵使用。結果傘兵這支戰略力量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由於戈林在納粹黨中的特殊地位(一戰的空中英雄,希特勒上台前鞍前馬後緊跟,上台後官拜空軍司令,帝國元帥[一人之下,眾(普通)元帥之上]),德國空軍不但是一罕見的獨立軍種,而且人數龐大(1943年加上50萬文職人員,總數近300萬人)。德國空軍不僅掌握航空兵部隊,還獨樹一幟地指揮高射炮兵部隊。在前線伴隨陸軍野戰部隊出擊的高炮部隊仍歸空軍指揮(其他國家高射炮兵屬於陸軍炮兵的一部分)。戰爭初期,陸軍各類坦克炮,突擊炮,和反坦克炮都對蘇軍T-34和KB型坦克無能為力,唯獨空軍的88毫米高初速機動高炮平射能予以摧毀。於是高炮部隊大量投入反坦克戰鬥,成為陸軍反坦克殲擊部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打到後來陸軍兵力不足,所以從擁有巨大人力資源的空軍抽調了大批部隊組建了22個空軍陸戰師直接上陣。但戈林堅持要由空軍將領指揮,結果這些倉促上陣的部隊戰鬥力低下,作用不大。
武裝黨衛軍(Waffen-SS)的前身是納粹衝鋒隊。在希姆萊領導下,這些部隊從最初3個營成長到終戰時的38個師。編成黨衛師,黨衛軍,最高級別是黨衛集團軍,在陸軍集團軍群編製下作戰。從1939年入侵波蘭起,武裝黨衛軍一直在前線南征北戰。雖然其野戰素養不如陸軍部隊,但由於其出於對納粹信仰的狂熱導致高昂的士氣加上優先於陸軍供應的充足的武器裝備,使武裝黨衛軍成為一支強大的突擊力量,尤其在後期(如1944年底的突出部攻勢和1945年初的“春醒”攻勢)擔當了曆次反擊的核心。由於陸軍要保障自己的兵源,經常在新兵招募過程中排擠武裝黨衛軍。所以武裝黨衛軍從1940年起另辟捷徑,開始招募德國境外的德裔誌願者和來自歐洲各國(包括戰俘)的非德裔誌願者,一共招募了50萬這類人員,成為一支“多國”部隊。
德軍高層指揮係統
德國陸軍師,軍級以上編成集團軍,以數字為番號,分(步兵)集團軍和裝甲集團軍兩類。一般情況下擁有10-15個師,人數為20萬人左右。開戰時各集團軍人數更多,打到後來減員很多。若幹個集團軍編成一個集團軍群,起先以方位命名,攻入蘇聯時編成“北方”,“中央”,“南方”。1942年夏將“南方”分為“A”,“B”兩個獨立集團軍群。1942年底為施援斯大林格勒時新建“頓河”,從此以方位,地名,字母混用,如1945年停戰時有“庫爾蘭”,“中央”,“南方”,“E”等諸集團軍群。【看原著時注意:我們習慣將師(division)以上的army翻成“軍”。但實際上army應翻成“集團軍”,比如在斯大林格勒被困的第六集團軍是“Sixth Army” 。師以上的“軍”原文是一個不常用的字:corps (讀音“kor”,字尾“ps”不發音 ),比如柏林戰役時魏德林中將所率的第56裝甲軍是“XVI Panzer Corps”。Army(集團軍)以上是集團軍群,原文是army group,比如曼施坦因元帥所率的頓河集團軍群是“Don Army Group” 。蘇軍與德集團軍群對等的級別是方麵軍,原文是front,比如柏林戰役時朱可夫元帥所率的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是“First Belorussian Front”。西方盟軍不用方麵軍。最高級單位和德軍一致:是 army(集團軍)和army group(集團軍群), 比如巴頓中將所率的(美)第3集團軍(“(U.S.) Third Army”)從屬於布雷德利上將所率的(美)第12集團軍群(“(U.S.) 12th Army Group”)。】
德軍東線各集團軍群受陸軍總部(Army High Command/Oberkommando des Heeres [OKH])指揮,最高首長是陸軍總司令,具體由陸軍參謀總長主持工作。希特勒一直插手指揮。1941年12月攻打莫斯科未果,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元帥被解職後,希特勒自封自己為陸軍總司令。1942年7月參謀總長哈爾德上將(一位有獨立思維敢於和奧地利下士爭辯的老將)因反對將“南方”分為“A”“B”兩個獨立集團軍群被解職。元首故意提拔了一位較年輕,較聽話的少將蔡茨勒擔任中將參謀總長。此後各任參謀總長(古德裏安上將,克雷布斯上將)的作用越來越小,希特勒事無巨細地指揮前線部隊,到後來凡師以上的調動都必須請示元首,先前靈活多變的戰術指揮變得如此死板,德軍敗北也難免。除東線外,西線(含北歐,西歐,東南歐,和北非)受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Armed Forces High Command/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 [OKW])指揮。受“大陸軍主義”影響,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也是由陸軍將領掛帥。但名為凱特爾元帥(總司令)和約德爾上將(作戰局局長)主持工作,實際上也是元首一手抓。由於戈林元帥的空軍總部和雷德爾(後為鄧尼茨)元帥的海軍總部十分獨立(因軍種差別,元首也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無法對一竅不通的海空軍插手),結果是陸軍一個軍種在東西兩線采用二元製領導,雖希特勒全權掌握一切,但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摩擦而協調不夠,成為德軍高層指揮係統的一個先天缺陷。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希特勒為牢牢控製陸軍,故意“分而治之”。
德軍攻入蘇聯時投入了145個師(含28個師戰略預備隊),320萬人。幾周後預備隊加入戰鬥,此後再也沒有大規模的預備隊了。蘇聯國土從西向東,象個巨型喇叭,越往東,南北距離越大。在廣漠的內陸,戰線從北極地區到莫斯科以東以南的伏爾加河畔,再到接近裏海的高加索山脈,越拉越長,傷亡越來越大,兵力越來越不足。1944年6月盟軍諾曼底登陸以前,德軍一直拆“西牆”補“東牆”,兵源從青壯年擴大到青少年,中老年。另外武裝黨衛軍招募了來自歐洲各國的非德裔誌願者(包括違反納粹“純種”理論的斯拉夫人)來充數。德軍絞盡腦汁把東線維持在300萬人左右。師的總數靠減少每師編製而大建新師,不見減少反而擴大,由1941年的145個一度增加到1944年的169個。但實際上各師實力的下降已使師的總數增加無實際意義。
蘇軍步兵,炮兵,騎兵,空降兵部隊
蘇聯陸軍的核心和德國陸軍一樣,也是數量眾多的步兵師和步兵軍。每個軍下轄2-3個步兵師。師直轄1個30輛坦克的坦克營和1-2個48門炮的榴彈炮團。主力是3個步兵團,每團直轄1個16門炮的步兵炮營,再轄3個營。每個營有3個步兵連和1個重機槍/迫擊炮連。蘇軍的步兵師可以說是德軍步兵師的翻版。1933年納粹上台以前蘇德交往甚密,蘇軍深受德軍影響。步兵師機動能力不強,1個師要3000匹馬才能運動。步兵主要裝備有“捷格加廖夫”,“德普”式輕重機槍,“西蒙諾夫”式自動步槍,“托卡列夫”,“馬西姆”,“施巴根” 式衝鋒槍等輕武器,構造簡單耐用。由於蘇軍士兵教育程度較低,10%-15%左右俄語不熟練,造成訓練水平較低,戰術素養較差。另外30年代末的“大清洗”對軍官隊伍是一場浩劫。很多新提拔的軍官隻“紅”不“專”,所以部隊從上到下整體水平有限。開戰時和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德軍排兵布陣時,蘇軍往往要用1個步兵軍對付德軍1個步兵師。
與德軍不同的是蘇軍對炮兵高度重視,譽之為“祖國的火力盾牌”。牽引炮兵部隊十分強大,擁有152,185,203毫米等多種大口徑炮。蘇軍火炮性能上領先於德軍同類產品。終戰時擁有94個炮兵師和150個獨立炮兵旅。這些部隊是配置在步兵師/軍以外的炮兵,作為師級單位配屬給集團軍和方麵軍以加強突擊火力。蘇軍還裝備了先進的火箭炮,BM-13“卡秋莎”從1941年6月起大批生產,到戰爭結束時編成7個火箭炮兵師,3000餘門。開火時如雷霆萬均,令敵軍膽寒。
蘇軍還擁有30個左右的騎兵師,是二戰時唯一保留騎兵的大國。在冬季,夜間,裝甲部隊行動不便之時騎兵部隊發揮了一定作用。騎兵師規模比步兵師小,各師7000人左右,分3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和1-2個坦克營。
蘇聯空降兵組建於1930年,是最早建立這一先進兵種的國家。德,英,美,日,意等國均仿效蘇軍組建空降兵。開戰時蘇聯空降兵正在擴編,組成了5個1萬人左右的空降軍。但尚未完成擴編就被倉促投入地麵防禦。1942年1月在冬季攻勢中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戰役行動,1萬餘人被空投到維亞茲馬地區試圖封住爾熱夫突出部“口袋”裏的德軍。但由於添油式的逐次投入,力量分散而最終失敗。總體來說,蘇軍空降部隊沒有突出的戰果。
蘇軍裝甲部隊
蘇聯坦克兵組建於1930年,以30輛坦克1個營為基本單位,分配給步兵軍/師和騎兵師。1940年6月德國坦克集群在法國的勝利,促使蘇軍開始組建新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坦克軍沒有師的編製,有2個坦克旅共6個營180輛坦克和1個摩托化步兵旅,大體相當於德軍1個裝甲師。機械化軍規模比坦克軍大,有1個坦克團和3個摩步旅,均裝備坦克,共有140輛。開戰時各部隊尚未完成整編,新式的T-34和KB型坦克正逐步取代數量龐大的舊式坦克,為便於訓練每支部隊都得到幾輛,結果沒有一支部隊裝備整齊。開戰時,各步兵軍/師,騎兵師,尚未建成的坦克軍,機械化軍都有坦克,雖數量很大,但型號混亂,新老混雜,力量分散,準備不足。戰鬥一打響,大部分蘇軍坦克都不是德軍主力III號/IV號坦克的對手。T-35和T-100多重炮塔,奇形怪狀。T-28,T-111,BT-7火炮身管短反坦克火力不足。在無情的戰場上,這些坦克隻有挨打的份。
真正能和德軍坦克抗衡的是1000輛T-34中型坦克和500輛KB重型坦克。T-34裝甲厚,履帶寬,比德國坦克機動性強,起初裝備了火力強悍的76毫米炮,1943年裝備了更上一層樓的85毫米炮。KB裝甲更厚,火力更猛,火炮口徑有76毫米和152毫米兩種,德軍驚呼此乃“巨型坦克”。這兩種經過開戰時血雨腥風考驗的成功坦克被大量生產,成為坦克部隊絕對主力。德軍從1943年開始投入V號“豹”式(75毫米炮)和VI號“虎”式(88毫米炮),企圖碾壓T-34和KB。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蘇軍推出了IS“約瑟夫·斯大林”式坦克,主炮口徑達到了122毫米,繼續保持了坦克炮的優勢。1942年起,若幹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編成坦克集團軍,成為蘇軍裝甲突擊力量,與德裝甲集團軍抗衡。
德軍在戰鬥中可圈可點的突擊炮,被蘇軍仿效。蘇軍也建立了相應的自行火炮部隊,SU和ISU式自行火炮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戰鬥力。與德軍突擊炮歸炮兵指揮不同,蘇軍自行火炮部隊歸坦克兵指揮,編入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強化了突擊力量。
蘇軍的成長
開戰時蘇軍各步兵軍/師,坦克軍,和機械化軍人數都在1萬以上(炮兵師和騎兵師人數較少),總共有303個軍/師級部隊。西部邊境有150個。德軍突襲以後,蘇軍前線部隊損失慘重,大量被殲。步兵師編製人數從1萬4千人銳減到8000人。由於軍官不足,師以上步兵軍曾一度被取消,到1944年才恢複。蘇軍一個集團軍平均隻有8個師,德軍一個集團軍平均10-15個師,最多可達17個師。再加上蘇軍每個師兵力少於德軍師,所以蘇集團軍規模比德集團軍小。蘇軍幾個集團軍在戰時編成方麵軍。開戰時由於組建倉促人員不足,加上德軍猛進蘇軍潰敗,一開頭的方麵軍規模也較小,轄5個左右集團軍。所以兩軍對壘時,往往蘇軍一個軍對付德軍一個師,蘇軍幾個集團軍對付德軍一個集團軍,蘇軍幾個方麵軍對付德軍一個集團軍群。
隨著戰事的發展,蘇軍痛定思痛,從失敗中學習,從實戰中訓練。人海戰術,盡管殘酷,但幸存下來的官兵越發經驗豐富,意誌堅強。從上到下,蘇軍展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戰略思維和戰術素養令德軍跨目相看。同時生產急劇擴大。1941年蘇聯坦克,自行火炮產量6000輛。1942年24700輛。1943年維持原數但這時舊式坦克大量停產,生產重點向T-34和KB型坦克以及自行火炮傾斜。1944年達到29000輛。1945年22700輛。西方的援助也源源不斷到達。紅海軍沒仗可打(細節請參閱“蘇德戰爭軍力對比: 海軍”),組建了30個海軍陸戰旅10萬人參加陸戰。蘇軍機動能力也大有進步,很大一部分馬拉的火炮改為卡車牽引(很多卡車來自美援)。蘇軍不斷擴大,1945年的一個方麵軍往往擁有5-7個(步兵)集團軍(各有3個軍9個步兵師),1-2個坦克集團軍(各有2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仍不用師的編製,各軍有3-4個坦克/機械化旅),同時還有相當數量的炮兵師,火箭炮兵師,和高炮師,兵強馬壯,陣容“豪華”,令對手羨慕不已。
戰爭結束時,蘇聯陸軍擁有488個軍/師級部隊,630萬人(另外海軍35萬人,空軍50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紅軍浩浩蕩蕩,銳不可當,從俄羅斯腹地,經烏克蘭,白俄羅斯,橫掃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最後進軍到奧地利,捷克,並踏上德國,征服了東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裏西亞,和帝都柏林。
蘇軍高層指揮係統
蘇軍高層指揮係統比德軍分東線,西線的二元製指揮係統優越。盡管斯大林也和希特勒一樣,喜歡幹預前線,但蘇聯的方法較為嚴密,科學。一個國防委員會負責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政策,斯大林任主席,有莫洛托夫,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貝利亞等成員。大本營(即最高統帥部)負責軍事行動。它製定計劃,選擇戰機,並直接掌握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調撥給前方吃緊地區或決定發動攻勢地區。一般情況下最高統帥部可掌握60個師左右的部隊,這點德軍由於兵力不足,望塵莫及。大本營最初由斯大林,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布瓊尼,朱可夫,庫茲涅佐夫參加,後來鐵木辛哥,布瓊尼因戰績不佳被請出去。很快華西列夫斯基,安東諾夫,羅科索夫斯基,瓦杜丁,什捷緬科等一批從實戰中湧現出來的才華卓越的名將充實了最高統帥部,在他們的領導下蘇軍一步步走向輝煌的勝利。最後蘇聯陸軍不但碾壓德國,而且出兵中國東北殲滅日軍主力,成為威震歐亞的全世界最強的陸軍,也成為戰後和美國爭霸的底氣。
【參考書目】(1985-1986年寫作原著時)
【港】現代軍事出版社,《裝甲車輛圖譜》。
【中】王晉泰,《藝用兵器資料》。
【英】艾伯特·西頓,《蘇德戰爭》。
【蘇】國防部軍事曆史研究所,《蘇聯武裝力量(建設史)》。
【中】胡複生,“空降兵發展史”,《航空知識》雜誌1985年7月。
【中】魏佳禮,殷仁龍,“瓦爾特和遊擊隊員用的槍”,《兵器知識》雜誌1982年1月。
【中】湘人,“兩用機槍誕生前後”,《兵器知識》雜誌1984年6月。
【中】孟昭生,“火箭炮”,《兵器知識》雜誌1982年1月。
【參考書目】(2020年打字整理補充原著時)
Deighton, Len, 1993, Blood, Tears and Folly, Edison, NJ: Castle Books.
Seaton, Albert, 1971, The Russo-German War 1941-1945, Novato, CA: Presidio.
Wikipedia, 2020, German armored fighting vehicle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German tanks in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Oberkommando des Heeres.
Wikipedia, 2020,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
Wikipedia, 2020, Soviet combat vehicle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Tanks in the Soviet Union.
Wikipedia, 2020, Waffen-SS.
朱世蘶,2003,《東線1941-1945:國境交戰18天》,長春:吉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