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西安遊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端午節香包

(2020-06-26 19:25:39) 下一個

對於端午節,我記憶最深的是各種手工精致的香囊。

在西安時,住西南郊一帶,附近是唐朝西市遺址。可能是碰巧吧,每年端午前後總有同一個瘦消和善的小個兒老太太坐在道沿邊圍樹的磚砌大台子上,售賣自製的精巧香囊。她的香囊有大有小,有純色有拚色,有桃子型,南瓜型,公雞型,猴型。。。她手藝很好:如她做得石榴型香囊石榴頭部是各色拚接的五瓣,石榴肚子部分也是拿有暗紋的同色緞麵分八部分拚接而成的,香藥填得很實,很緊湊漂亮。她年紀很大了,有七十多或八十歲,身體已有些佝僂。我都很難想象她怎樣帶著老花鏡,捉著幼細的繡花針在長時間的縫製。她總衣著幹幹淨淨,表情平靜和善,像個羞澀的女性心懷期冀在等待別人鑒賞她積月做成的手工作品。她不講價,也不多話,靜靜地微笑著(我估計老太太並不圖錢,是圖知音,希圖別人理解她的獨具匠心,估計一整年她都在期盼這一收獲時節)我女兒很喜歡買她的手工,很盼著每年看到她出來賣香囊。出國前一年突然就再也看不見她了,估計去天堂了,我們很遺憾。。。女兒出國的行李裏還存著老太太做的最精致的一個石榴香囊。

我讀過端木蕻良著的一套三本《曹雪芹》傳記小說,讀後感觸最深的是曹雪芹先生就是生活在一個類似《紅樓夢》大觀園的環境中。裏麵有一章印象最深,是描述大宅院女眷為慶端午比賽縫製香囊的故事。那女孩們,上至小姐,下至婢女,人人爭先,不遺餘力地比敢拚,拚設計拚手藝,香囊比賽時心情起伏動蕩,頗有趣。我喜歡閱讀那種場景,很中國很傳統(《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妻劉氏“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不也說得是這些嗎)。(說起《曹雪芹》那套書也有點故事:書是二十年前,我母親一忘年交女朋友買到看過,從陝西榆林市寄給西安我母親閱讀(我也讀了),後由我們郵寄回榆林歸還,但書寄丟了。我們都很遺憾,這是幾代喜愛《紅樓夢》的女性的遺憾)。我多年前有一年輕女同事,端午節前用紅綢子和香藥做了個心型香包,手工略粗糙,被男同事打趣兒說是“豬心”。過了些年,街頭成品售賣的香囊很多,再也沒人自己做了,那精心製女紅的心思也飄散在空中了。。。

我女兒大學時有年暑假打實習工,在紐約一繡花製品廠。那裏的女師傅,做了很多年,手極巧,自製了一個繡活給她做臨別禮物。女兒就把珍藏的石榴香囊送給她了,她極喜歡,算是中外繡工的惺惺相惜吧。還有人回惦記這些傳統民俗/物件嗎?

也有意外發現:今日在網上我趕上參加紐約漢服社主講的《端午節特別節目》——端午講座(由法拉省圖書館協辦)。講座用了科技視頻會議形式,內容豐富詳實,講曆史沿革,講複古食品,展示漢服秀,介紹優秀端午海報設計,及民俗書籍,異彩紛呈。我覺得心好暖,也好開心,有那麽多同好一起在網上過了個充實圓滿的端午節。我感謝紐約漢服社,也感謝熱心保持中國民俗和文化傳統的同袍們!端午節因你們而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