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記工業園區食堂

(2020-06-25 11:23:38) 下一個

近日為選舉工作期間,遇到一位隨性的香港大姐,堅持每餐回家吃認真吃飯,明白一般人的舒適狀態是喜吃什麽做什麽,不受拘束。由此回想起我若幹年午餐在工業園區食堂解決的舊事來。

我在國內工作頭十年在國企,中午休息兩個小時,總有時間外出吃飯和休息。後來換工作到民企生產型公司,公司總是在遠郊的工業園區,大多有園區食堂,我一般在園區食堂解決中飯。

 在南三環園區生產型公司工作時,一開始公司不管午飯,盡管園區有食堂,大部分員工都是自帶便當盒飯。因為距離商業區很遠,若外食得步行十分鍾到附近村裏小麵館吃飯,有次一個人極好的男工去吃麵,被麵裏青菜上沒洗淨的細鐵絲刮傷舌頭,還幾天不能吃飯,工友們聽說後,還好幾個陪著他去理論索賠,似未果。辦公區裏麵,我記得某生產經理每天都帶有盒飯,據他說是他太太頭天晚飯多燒一些備給他的,我能感覺到他們夫妻感情挺不錯,濃濃的愛心盒飯。後來公司每月發點午餐補助,都打在飯卡裏,員工們就不帶飯改吃食堂了。說實話,飯堂經營還是不錯的(由工業園區管委會管理,有專門的一個管理團隊),他們盡量把環境搞得清潔美觀,飯菜也變著花樣,我經常順手買些蔥油餅啥的帶回家晚飯吃。像今日這樣的酷暑天,飯堂也推出小份兒清蒸魚和多樣化的涼拌菜,如糖醃西紅柿,西紅柿黃瓜黑木耳三色涼拌等等。但園區人多,眾口難調。我公司內就有一個城中村出身的女會計,喋喋不休地抱怨飯堂飯難吃,屢次提意見,跟食堂管理人員理論。後來食堂每月公布收支帳在食堂大玻璃窗上,才稍平議論。但其實,五塊錢標準的三菜一湯能怎樣好呢?怎麽我那位同事的五元餐費就要特別錢有所值呢?是非人,別人也不多話。

 略述一下新工業園區的小荒涼和不便,便於理解為何難外食。故事一,我公司一行政小姐某日一早先從家出發去辦公事,十點前後坐公車回到公司園區附近,車站離公司需步行約十五分鍾,上班時間路上也沒人。那天似有點霧,有壯男騎摩托車,從後麵襲擊她,她倒地後傷了腳部,打電話回辦公室一時沒找到人,就拖著爬著回到公司。我們一聽,就著急報案給當地派出所,警察來做記錄後就走了。我看那女孩腿腳不便,堅持建議送她進醫院檢查,還有別的管理人員嫌小題大做,後她叫來他男友,我和他們跟公司車一起去了醫院。檢查結果是大腳趾骨折,正骨後要在家休養兩個多月,我還去她家看望過她。她傷好後跟公司協調報銷醫藥費,空跑多次後最後隻部分報銷了(公司創立之初,經費很緊張)。那女孩兒再也不願來上班了。另外,那女孩是鄉村讀了書出來的素質很好的人,她一人打工一人住還要拿錢供弟弟上大學很困難。發生襲擊事故時,她剛為了省房租搬去跟男友同住幾天(一個胖胖的同鄉小夥,其貌不揚),後因她受傷養傷男友表現忠義就嫁給他了。。。後來也不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我參加了他們在鳳翔縣鄉村舉辦的婚禮,很是熱鬧傳統)。。。

我另一同事講,她原來公司在此園區附近,有白班晚班。有一女孩老晚班,有個男孩白班,他欽慕女孩,就每天晚十一點多來陪她回家。某日兩人在夜裏十一點多在附近環城高架橋下遇人襲擊,男孩死了,女孩傷了,因男孩因非正常上下班路上死亡,公司不負責理賠。。。

我自己在那工作時,是某天一時起興,中午不吃飯騎自行車出去商業街買東西。回來路上前後沒人,我覺得有輛摩托車異樣,就趕快騎。摩托車(上有兩人)先慢慢逼近我,突然後座人猛地伸手抓住我項梁扯下拽走,後座人還細心地拿紙板遮住牌照,摩托車兩人加快速度一路揚長而去。我又驚又怕,騎回公司告訴同事,也打電話報案派出所,對方說要我本人騎車去派出所做筆錄才有效。我嫌太麻煩作罷。損失不太,一條仿製項鏈(吊墜是仿的大顆無色鑽石),但頸部有淺紅勒痕,人也受到了驚嚇。。。我若日間出公司辦事,一般沒順車,就需走十幾分鍾到公車站。公車半小時一小時不來的話,就天荒地老地等。。。這些就是新工業園區的不便。

 公司搬到北三環工業園區後,也離商業區遠。那園區小一些,有食堂,但承包出去了,且經常換承包人。某次承包的兩夫妻做的飯味道不錯,就是內容差些。如我在園區頭一次吃到白菜燒骨頭,滋味可以,每個豬骨小段上絕無一星肉,我那時納悶他們從哪裏買的剔得這樣幹淨的骨頭,隻能嘬味道(後來我到紐約後,見超市有一美元一袋的淨骨頭才明白)。。。後來聽單位司機介紹,我試著去園區內四川人建築隊的小夥食房買了幾回午餐,味道可,質量也是差,經常是碎紅辣椒炒長豇豆,外加兩薄片麻辣粉蒸肉加米飯,就是一餐(主菜是辣椒碎,全憑味兒重)。故而,我堅持自己帶飯。我那嘴巴挑剔的會計同事,此時隻誇前工業園餐廳好,後悔沒珍惜那裏的好飯菜。。。

到美國後,做過幾年老人院工作,它有職工餐。我也是遇上什麽吃什麽。一般是一塊炸雞,一些水煮菜,小勺土豆泥。充饑而已。有時晚班,七點多鍾去吃,飯是放地下室員工食堂冰箱裏的盒飯,我有時極累就吃一份半,也顧不得發胖不發胖了。我也理解同事非裔大姐們為何體重都近兩百磅,工作付出體力大,病人吵鬧時都很煩鬱,多吃東西減壓。也沒條件自帶新鮮蔬果啥的,就炸雞吧。。。

我到某韓國工廠工作一段時間裏,它每天有大姐做簡單韓餐尚可果腹。開初幾個月做飯那大姐麵色陰鬱,飯燒得挺認真,就是油水少些。她會給經理層辦公室人員每餐特別燒一個純肉菜,悄悄叫他們到廚房添打。我觀察她服務大老板時,畢恭畢敬,是很知道誰給她薪水的識時務者,對普通員工嘛,一副冷淡聲氣。老老板退休後,她也退了,我內心歡呼了一下。新來的韓國大姐燒飯也認真,就不知厚此薄彼之竅門了,做同樣飯,大家吃一樣的飯。不喜歡吃的就自己叫外賣,我部門的資深小夥兒工作八年,很早就不吃免費餐了,覺得氣氛拘束飯菜也清淡。也是,工作餐嘛,不餓就行,半小時吃飯帶休息,出去吃飯得開車去買,有何解決法?(我是自帶些水果點心)

我在紐約公立學校讀書時,總自帶盒飯,每天的背包很沉。因在校經常七八個鍾頭,午餐加餐都自己帶上,偶爾去學校餐廳要杯咖啡或要一片批薩,那批薩薄薄的預先考好放玻璃櫃內,要時加熱一下,底部脆脆的很不錯。。。其他飯菜較少嚐試也不大合口味。有西裔或非裔同學跟我評說校內其中C樓餐廳味道最好,B樓樓梯口咖啡最好喝,我都沒有感覺,食物不同對食物風味的敏感度不同。。。估計中外同學們唯一共識好吃的是校門外一個TAKUYAKI VENDER。一個白人退伍老兵售賣,他帶著一個沉默的日本小夥兒在烹製,有雞有豬肉有羊肉。中午前後老是排大隊,我有時看人少試一餐,總是要雞飯,因為快(預先多量準備好,隻要略加熱)我總是叫道WHITESAUCE NOKIMCHI。有一次嘴饞,專門趕在他們四點收攤前去買了一份備作晚飯,吃時覺得雞肉在太陽下放置太久,不好吃了。。。記得跟中國同學同桌吃飯時,南北各地同學吃的家製盒飯各有各的風味,我還學了幾樣菜式。。。總之,學校的飯菜因為學校生活比較充實美好而顯得美好。。。

 近日選舉日幫忙做翻譯,遇到一香港大姐,退休多年,她說她喜歡自己想吃什麽就做什麽,在自己家裏適意地吃,受不了對付的飯。加之疫情期間,我宅家做飯,體會到的平淡生活幸福小滋味。我才發覺大多數人的小確幸理想就是想吃什麽自己做什麽吃,不受上班鍾的督促。由之回憶起自己若幹年工作餐,聊以為趣。估計以後的工作中餐還會是以自帶盒飯為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