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時候出國留學很熱,生物係之所以招生分數最高,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生物係的畢業生出國留學最容易。當時的自費留學和2010年左右開始的自費留學熱潮不一樣。2010年開始中國人變得富裕了,出國留學的花費有相當高比例的人群可以承受了,結果中國留美學生人數迅速增加,不僅是人數是第一,並且比留美人數國家2,3,4,5加起來還多,我想這也是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形。但90年代不一樣,那時雖說是自費留學,但幾乎沒有幾個中國家庭可以承受留學費用。所以必須拿到國外的獎學金才有機會園留學的夢,而生物係是最容易拿到國外獎學金的。國外大學的獎學金發放是有一定數量的,所以不論中國國內多熱,每年能夠去美國也就那麽多人。
中國的自費出國留學熱起源於80年代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就在北京玉泉路。改革開放後,一些有海外關係的開始出國留學,但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辦理出國留學的手續。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一位外教教導學生如何申請外國大學,於是申請出國留學的方法就傳開了。後來中國政府對留學海外開了一個門,但要求必須有海外關係的人才能申請自費留學。這一個海外關係就愁壞了不少人,現在在美國很多早期出來的留學生都是有真正的海外親戚,或者拐彎抹角找來的親戚。我認識北大生物係一來自西北的哥們,本來就是奔著北大生物係出國容易來的。結果在他上學期間,必須要有海外關係才能辦理出國手續這一條讓他無計可施。後來考慮再三,決定轉係到東方語言文學係去學阿拉伯語,就為一個目的-出國。但在學期間,政策有了鬆動,不需要海外關係了,隻要交清培養費就可以辦理出國手續了。這哥們一看,還是生物係出國容易,並且去的是美國,比起東語係去阿拉伯國家強多了。於是又轉回生物係來了,當然因為轉係的緣故留了一年。並且因為89的緣故,新生要到軍校受一年訓,所以實際上耽誤了兩年,不過為了出國也就豁出去了。當然這位哥們最終心想事成來了美國,這麽多年過去了,不知現在是在美國還是海歸了。
對於當時的學生出國潮,生物係的老教授們持有不同態度。生物物理的老教授們對於學生出國最為支持。學生考TOFEL, GRE之類的考試,導師可以給學生放幾天假,讓學生在考試前抓緊最後機會衝刺一下。有學生因為家境貧寒,申請國外大學時的申請費是一個大負擔,這些老教授們甚至願意借錢給學生。找老師寫推薦信,生物物理那邊的老師最爽快,並盡量說好話。但別的專業的教授們就沒有這麽支持,當然也不能公開阻攔。對於本科生這些老教授也起不了什麽作用,最多在最後一年的畢業論文時卡一下,當然對於已經拿到offer的學生也沒有多大用處了。主要是盯緊研究生做實驗,不讓研究生花費太多時間準備考試之類的。
當時在翟中和院士的實驗室有一位本科生在那裏做畢業論文,因為考GRE耽誤了點事。這可讓老翟抓住小辮子了,正好想用這件事來殺殺出國歪風,所以在全係開會批判這位學生。我還記得開批判會時,我在下麵嘀咕了兩句,沒想到坐在台上的老翟看見我的嘴動,便指著我說,這位同學是不是有話要說。我們師從李汝琪先生一脈的人普遍對老翟不太感冒,我自然也不會上去添油加醋,但也不敢公開懟老翟,所以隻是擺擺手表示無話可說。本來批判完了也就算了吧,可老翟還對學生說,我沒法帶你這個學生了,你自己另外找個地方吧。大概老翟以為他是當時生物係唯一的院士,大概沒人敢冒著得罪他的風險接受這個學生,到時候就可以隨便捏這個學生了。這個學生無奈之下就去生物物理那邊找人看有沒有願意接受他的,沒想到那邊的教授都歡迎他過去。這下可將了老翟一軍,老翟這時堅決不放人,要讓這叛逆小子在他掌控之下。所以這哥們最終還得忍辱負重在老翟實驗室呆完了最後幾個月。我曾與這位哥們聊過幾句,有點無可奈何,但求順順當當畢業,到時順利出國就行,不要節外生枝就好。
當時的生物係招收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各省高考的前幾名,高考狀元滿地走,奧賽金牌得主也是一抓一大把。聰明人太多了, GRE考2200以下的人在生物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分數。如果在北大文科的考生中,2200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分數了,包括當年的新東方教父俞敏洪也就考了不到2000。我曾經問過生物係幾位學生的GRE分數,都是2300左右。好像聽說北大GRE考分最高的是數學係的一位奧賽數學金牌得主,考了2380,而扣掉的部分恰好是數學。
我還遇到一位當時在那裏準備出國考G的哥們。這位哥們本來是北大生物係畢業,但畢業的時候沒有準備出國,大概是因為那時需要海外關係。這位哥們自學了意大利語,然後在央視轉播意甲聯賽的時候經常出境,與張路一起解說,如果當時意甲的熱心觀眾應該知道此人。當然,張路主要分析雙方戰術,這位哥們準備一些各隊的相關資料。當年AC米蘭訪華的時候,這哥們還隨隊作翻譯。這位哥們當時為了出國,在北大宿舍住了一年準備考試,頗有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那一年也沒有去央視解說意甲。當然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
當時互聯網才剛剛在中國興起,在以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大家都要去圖書館查美國大學的地址和申請辦公室的地址,以及大學申請的要求,然後按照需要準備材料。當時互聯網剛剛興起,不僅上網查東西比較困難,申請Email戶頭也有諸多限製,所以當時有多人合用一個Email與國外聯係的事情。後來出了一個案件,稱為中國互聯網第一案。說的是北大兩位女生,也許還有別人,共享一個Email與國外聯係。有一位女生(A)收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offer,但在A檢查Email之前,另外一位女生(B)首先檢查Email看到了這個消息,她也申請了同一所大學,但在waiting list上。B馬上給對方回信拒絕了offer,還推薦了B自己頂替。後來A因為沒有收到這所大學的消息,專門發信去問,對方告訴她自己拒絕了offer事情才暴露。後來A上海澱法院去起訴了B,二人對質法庭,當時的報紙報道了此案,並稱為中國互聯網第一案。
當時多數人上不了網,即使能上網找到相關信息,但所有的申請材料還是要去郵局寄到國外大學。準備出國當時算是一筆大花費,最多的是交給教委的培養費,還有考試費用,申請費,即使寄信到國外的郵票錢也得上千塊錢。所以對家境比較困難的家庭這些費用都不是小數字。當時大學裏還有人倒賣郵票,大概可以托關係從郵局批發出來,然後以稍微低於票麵價值在大學裏出售。雖然也省不了太多,但好歹可以節省一些,所以好多人都從這些人手上買郵票。鑒於當時出國者甚眾,幾位在校園倒賣郵票的也發了點小財。
當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拿到國外的offer時,可以說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匯報。當然最後還有簽證關,不過拿到全獎的基本上可以說有9成以上把握了。還有更多的人辛苦了幾年沒有任何offer,或者是拿到了offer但完全自費,沒有獎學金,這樣的基本上沒有希望拿到簽證,基本就是失敗了。失敗者對那些成功者充滿了羨慕嫉妒恨,所以不難理解上麵提到的中國互聯網第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