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動的心

本來隻是給國內親友寫點東西,不想屢屢被封,既然已寫了,找個地方與同好同賞。
個人資料
正文

兒時瑣憶--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小人書攤

(2021-05-22 09:22:47) 下一個

我們小時候還有一個今天看不到的街頭景象:小人書攤。就是有人將連環畫書在街頭擺攤,小孩子可以去看書,我記得價格是一,兩分錢看一本書。大概是比較薄的書是一分錢,多數是兩分錢一本。當然,這價格是由書攤老板定的,但如果你覺得這本書不值兩分,還可以跟書攤老板討價還價。

所以我們那裏放學之後,就可以看到每個書攤的周圍都是一群背書包的小孩坐在那裏看小人書。一般書攤老板會準備一些小馬紮讓小孩坐,但有時候看書的人太多就不夠了,那麽就隻好在旁邊的地上或者隨便找個什麽地方坐下。大家似乎都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一本再去書攤上換一本。當然,也不可能一直看下去,或者到了吃飯時間該回家了,或者沒有錢了就隻好回家了。

當時由於文化的匱乏,新書本來就少。小孩子喜歡的書就更少了。有一些連環畫故事書出版,我也買過一些。但因為當時家庭經濟條件的限製,隻能偶爾購買幾本。有時家父好友來訪也會帶給我一,兩本新出版的連環畫。比如我印象中曾經有位叔叔給我帶過魯迅的《祥林嫂》。我是屬於從小就喜歡看書買書的,所以當我高中畢業時,居然也有了一書架的書。但這些小人書攤的書對於當時的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這些小人書攤的書主要是一些古代演義類的連環畫,像《三國演義》《說嶽》《楊家將》等等,應該都是文革前出版的,文革期間應該沒有出版過類似的東西。當然,書攤上也包括一些新出版的小人書,但最吸引小孩子去看的還是那些舊書,一般家庭沒有這些書,買也沒處買去。在那個物資及文化生活都及其匱乏的時代,這些文革前出版的小人書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些連環畫繪畫水平都不錯,再加上吸引人的故事情節,讓很多小孩欲罷不能。通常小孩子身上沒有錢,需要攢一段時間才能去一次書攤。去一次通常不會隻看一本,一般要看幾本或者把錢花完了才回家。當然有個別人家庭條件比較好例外。

看完小人書之後,就像現代的小孩會在一起聊game。當時的小孩們也會聚在一起討論這些演義的內容,不知道為什麽,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小孩子最愛討論《說嶽》裏麵高寵挑滑車的問題。或者隋唐前十八條好漢的姓名及排名,三國中誰的武功最高之類的問題。如果沒有看過很顯然會在群體中陷入孤立,找不到朋友。所以可能有的小孩子本身並不喜歡看這些,但為了合群,不得不看一些。但多數小朋友對這些還是很感興趣的,其實可以說我最初的曆史啟蒙就來源於這些演義。其實我後來長大後看過其中的一些書,像《三國演義》之類的,但《說唐》之類的都沒有讀過,因為初略一看,文字其實很初陋,情節也純粹胡編亂造。像這一類的東西,稍微一讀,就發現一個套路,甚至對於中學生的我都有些讀不下去了。所以對好多類似的作品,我的印象基本上還停留在小時候看小人書的印象。

現在回想起來,按照文革掃蕩封資修的做法,這些東西應該是屬於被掃蕩的範圍,照說是不應該堂而皇之擺在大街上的。但估計到了文革後期,大家對這些事情可能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再說也沒有特別反動的東西。還有是不是因為我們那邊屬於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對於這種事情可能就寬鬆一些?我就不了解大城市是否有同樣的情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我不記得我們那裏的新華書店有過這樣的事。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我記得到新華書店租書看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覓音' 的評論 :
你高中畢業我還上小學。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看來小人書攤並非我們那裏才有,文革後期才出來的。文革前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小人書攤大部分應該是在文革前吧,在上海,文革期間掃四舊都掃差不多了,但70年代文革後期又卷土重來,可以看到三國演義之類的小人書了:)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我看小人書是文革無學可上時候。1973年高中畢業,1974年下鄉。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之初' 的評論 :
很多啟蒙都來源於小人書。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後來大了,也不看小人書了。對於其漸漸退出就印象不深了。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絕對是文革期間,我上中學後也不可能去小攤上看書了。雖然當時沒有個體經濟,但擺書攤在當時是允許的,並且都在我們城市的廣場上,還都是文革前出版的東西。所以我才想問別的網友在大城市有沒有見過。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你確信是文革嗎?沒有個體戶,誰擺小人書攤?應該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小人書在70年初常見,後來改革開放有電視後,好像就少了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小人書是美好的少年記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