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八個樣板戲了。雖然那個時代人人都將八個樣板戲掛嘴上,誰都張口就能來幾句。可是真要說出八個樣板戲都是什麽,好像很多人都數不全。我現在想來想去就隻有7個,就是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杜鵑山》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後來想起還有一出叫《鋼琴伴奏紅燈記》,加上就是8個了。我印象中文革後期及文革後談論八個樣板戲就是這八個。
為了確信我這八個樣板戲是正確的,我於是Google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所謂八個樣板戲根本就沒有統一的說法。至少按照百度所列所謂最早的8個樣板戲就跟我印象中有幾個不一樣。譬如京劇《杜鵑山》我印象中就是八個樣板戲之一,可是百度條目就沒有列入,而是芭蕾舞劇《白毛女》。《鋼琴伴奏紅燈記》也不對,而是交響樂《沙家浜》。交響樂《沙家浜》不僅我從來沒有聽過,我覺得絕大多數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也都不知道這出戲。而《鋼琴伴奏紅燈記》我肯定在電影院看過,並且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為了搞明白究竟是哪八個樣板戲,我還專門研究了一番才發現《鋼琴伴奏紅燈記》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這部戲沒有那麽普及。芭蕾舞劇《白毛女》小時候應該看過,但我對《杜鵑山》是八個樣板戲之一卻相當肯定,這其實與我個人還有點關係。我小時候就聽說過,《杜鵑山》的女主角柯湘,差一點由我表嫂出演,可能當時她和楊春霞應該就是當時北京京劇團的AB角,至於最終楊春霞為什麽勝出就超出我所能知道的了。當時有這麽一個差一點成為銀幕上家喻戶曉的人物的親戚,自己也覺得與有榮焉。當然,我從來沒看見過這位表嫂,表哥大我二十多歲,過年時見過幾次,但每次都是自己一個人,從來沒有帶表嫂回過老家。既然是我的回憶,那就按照我自己的記憶為準吧。
其實這些樣板戲基本是京劇,隻有一個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可以說電影院天天上演,當地的劇團也天天演出。小地方肯定是沒有芭蕾舞團了,所以《紅色娘子軍》肯定看的次數少。但是京劇團可是每個城市都有。並且我們這裏的地方戲劇—川劇也將這些樣板戲改編成川劇演出。所以說那個時代人民群眾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就是八個樣板戲一點沒錯。還有學校或者單位裏麵文藝演出也都是唱這些,所以可以說人人都耳熟能詳。尤其有那麽幾出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最為膾炙人口。可以說文革一代人都是在這種文化中長大的,自然而然就成為他們一代人的記憶,並且滲入血液之中了。這就是今天到處唱紅歌,跳廣場舞的一代人。我記得在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打黑的時候,我曾經有一年夏天回家。晚飯後我走路經過廣場,發現一群人在廣場上演出樣板戲,應該是自備服裝,類似於自幹五差不多。圍觀群眾還不少,當然我們城市此時已經是薄熙來管轄下的一個區了,有這種活動倒是一點不奇怪。不過從參與者及圍觀者的反應,可以看出文革的文化已經完全支配了這一代人的生活。
雖然說當時的代表作是八個樣板戲,但其實還是有一些別的國產電影,雖說數量很少。幾乎每一部新電影上映都是座無虛席。其實很正常,天天看樣板戲,大家都有點膩了,要有新的電影出來肯定大家都會追捧。我還記得幾部。有一部就是在馬振扶中學事件中提過的《決裂》,這部電影有幾個場景印象深刻。除了舉著鐵匠手上的老繭說:“這就是資格”外,還有就是葛優老爸在課堂上講馬尾巴的功能一段也堪稱經典。還有一個片段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有印象。應該是在鐵匠之後,周圍群眾都要來上大學。熒幕上首先是出現幾個工工整整的寫在一張紙上的大字:毛主席萬歲。然後映出一張絕色的臉,那皮膚真叫吹彈得破。連當時我那麽小的小孩子都有我見猶憐的感覺。然後眾星捧月般的一群女子簇擁著女主角出來。大概這是這位美女唯一會寫的字。大學校長一看居然會寫這幾個字,當場就拍板讓該女子入學了。當然如果我是大學校長肯定也會讓美女入學了,當然原因各不相同。雖然我文革後看了無數國產電影,但我至今仍然不知道該女演員到底是誰。
還有一部是當時很紅的叫《渡江偵察記》。男孩子不少喜歡看戰爭片。裏麵的正麵人物記不住了,但陳述演的情報處長還依然有記憶。還有就是對裏麵的國民黨軍隊乘坐的帶一個拖鬥的摩托車感興趣。電影裏麵拖鬥上架著一挺機關槍,看起來威風凜凜。但似乎有點中看不中用,在追擊過程中,摩托不時就被一槍擊中後失控飛起來。因為我們當地公安局也有幾輛這種摩托,當然看起來不如電影裏麵威風,沒有機關槍。還能想起的有一部關於赤腳醫生的電影《春苗》,還有一部兒童電影《向陽院的故事》,裏麵有個壞老頭教育小孩子高級勞動和低級勞動。還有一部叫什麽海島女民兵還是什麽的,裏麵就能想起一句話:我是你哥哥阿太呀。說的是國民黨特務偽裝成女民兵的哥哥阿太回到海島,瘸腿裏麵藏著發報機。
說到這裏突然想起有一部拍完了沒有公映的電影,名字忘了。當時從一本叫《電影文學》的雜誌讀到的電影文學劇本,講的是空軍年輕軍官的故事。故事的具體情節記不清了。但這部電影拍攝完成後卻從未上映。據說當時是為了歌頌林立果的,後來林彪出事後自然就束之高閣了。不過這裏稍微來點八卦,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就是黃梅瑩。黃後來80年代又拍了一部禁片《苦戀》,所以年輕時一直未能大火。直到80年代末在電視劇《渴望》裏麵扮演大姑姐,隨著電視劇熱播才開始大火起來,不過此時的黃梅瑩已青春不再,隻能演中老年婦女了。
另外想起還有一部經曆曲折的電影。這部電影本來是四人幫為自己上台拍的,結果電影拍完後四人幫已經進了監獄。本來此片應該像拍林立果的電影一樣不見天日了,可是沒想到當時的中央還是決定公映這部電影,但是又怕觀眾被電影誤導,於是給電影配上了畫外音。這部電影名叫《反擊》,主演是於洋。電影一開始應該是某個工地,江濤(於洋)在高喊:放,放,放,指揮放炮。這時一段畫外音出來了:江濤這個反革命分子怎麽怎麽的,要向無產階級發起進攻之類的。隨著電影的進行,不時就會有畫外音插進來,我想大家可能還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吧?
其實當時還有一部直接與中央的路線鬥爭有關的電影《創業》,但我當時沒怎麽注意,文革後其實談論得很熱鬧,不過現在也想不起什麽有趣的事,就不多說了。除了國產電影外,當時也有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電影可以在中國放映。我記得當時人們總結的各國電影特點:中國電影,新聞簡報;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後麵承蒙泉班提醒)。
當時看什麽電影之前,都要放幾段新聞簡報,基本上都是毛主席接見某外賓之類的。再加上每年拍的新電影確實屈指可數,這應該就是說國產電影就是新聞簡報的由來。朝鮮電影當時在中國比較普及,尤其有個《賣花姑娘》,據說是讓很多人從頭哭到尾,電影院裏麵一片嚎啕大哭之聲,幸福的中國人民為朝鮮人民的悲慘遭遇痛哭流涕。我當然也看過,但並沒有哭。我總覺得在公眾場合當眾大哭有作秀的嫌疑。我並沒有印象看過很多朝鮮電影,還記得有一部《摘蘋果的姑娘》。當然,朝鮮電影以後多年還一直在中國市場,但從來沒有一部像當年《賣花姑娘》那樣大火的。
越南電影似乎比起朝鮮就更等而下之了。我印象中看過越南電影,但基本上沒有任何印象。唯一能想起一個名字叫《shen姑娘的森林》的電影,裏麵似乎有美國飛機轟炸的場景,這大概就是越南電影,飛機大炮的由來吧。我就不記得別的越南電影了。並且以後也沒有越南電影了。
倒是歐洲的電影水平高一些。當時覺得最好看的電影應該是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的,像《海岸風雷》,《山鷹之國》,《第八個是銅像》等。這些電影情節比較緊湊,人物性格鮮明,在當時能看到的電影裏麵確實算是最上乘的了,所以廣受歡迎。但這些電影並不像八個樣板戲一樣總在電影院上映,隻是上映一段時間就完了。但有時候某些單位放露天電影會放阿爾巴尼亞電影,這個時候往往人滿為患,我還記得我和院裏的小孩子一起跑到郊區某廠去看某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我記憶中我隻在電影院看過《第八個是銅像》。其他的阿爾巴尼亞電影都是某些單位放露天電影看的,有可能當初公映的時候我還太小。說到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莫名其妙,我就想起《第八個是銅像》這部電影,一開始是7個人抬著一個大概是叫易卜拉欣的銅像雕塑,一邊走,一邊回憶這位易卜拉欣的光輝事跡,反正讓人看得不明不白。阿爾巴尼亞電影也是文革後就沒有了,因為中阿交惡。
除了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外,還記得看過兩部羅馬尼亞的電影,一部叫《多瑙河之波》,還有一部叫《爆炸》。這兩部電影表現的都是船上的水手,我想起裏麵可能總是男男女女摟摟抱抱的。《爆炸》這部電影之所以印象深刻在於其結尾。船長拉著一個年輕人從船上跳下來,向著岸邊飛奔,後麵輪船爆炸了,一股氣浪向前麵兩人奔去,電影就結束了。到底這兩個人是死是活是我當時一直想知道的懸念,也是第一次看到一部電影居然不將故事講完。當然,後來還有看過羅馬尼亞的電影,我記得有一部《橡樹,十萬火急》,應該還有其他的。
除了這些公開放映的電影,偶爾會有個別內部片從我們那裏路過,然後在當地放一場兩場的。一般會在電影院正常放映結束後加一場。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人人都想搞到票,我記得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有一定比例的站票。通常這種消息都是當天才知道。但當時的人們對內部電影的熱情是現在人們想象不到的,所以基本上小城的人當天都知道了。所以到了晚上,電影院門口人山人海,無數人手裏舉著錢,問往裏麵去的人有沒有多餘的票。我印象中記得看過幾次這樣的電影,因為家父有一位好朋友就在電影院工作。記得曾經有一次,大概我們家搞到一張票。我與父親一起去,可能還有幾位家父的朋友一起。到了門口,大人們舉著票,我一個小孩子在中間,大概想讓我趁檢票的不注意的時候從人群裏鑽進去。可是看門的眼睛很尖,一把將我攔住要票,這時幾個大人一起使勁前拉後推將我帶進去了。一旦進去就沒人管了,看門的要守在門口,如果來追我,那麽外麵會有一大群沒票的人趁機衝進去。其實我完全記不清到底是看的什麽電影了,但看電影的經曆卻記憶猶新。
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看的電影太少,後來高中時期學習壓力大,也沒有時間看電影。到後來上大學後,我每個星期天一早就出去到處找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一天至少看5,6場甚至更多,直至深夜方歸。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段時間。不過今天我已經對無論中國片或者好萊塢片完全看不下去了。
南斯拉夫電影是文革之後才引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