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動的心

本來隻是給國內親友寫點東西,不想屢屢被封,既然已寫了,找個地方與同好同賞。
個人資料
正文

宅家日記(15)

(2020-05-04 08:22:38) 下一個

水天一色。

春來江水綠如藍。

水中花。

和諧。

別有洞天。

 

最近天氣還是反複無常,不過終究還是往上走。隻是這邊的春天雨水太多,不像前段時間那樣陽光燦爛。所以就趁著春日正好又去了上次的州立公園,公園裏有一個湖,沿著湖邊走了一圈,大概3.5英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沐浴在無邊春色,清風徐來,萬物繁茂,可是一個無形的病毒讓所有的一切都有了缺陷。自然界的萬物生長複蘇自按其規律運行,唯有人類陷入了不安之中。範仲淹公曾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可有幾人能做到。在紛擾的世界還能保持內心的平靜才是真正強大。

現在人數已過百萬,當數字不斷升高時,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僅僅一個數字而已。我也搞不明白居家隔離巳經實行了一個多月了,可是每天增加的病例還是高居不下,屢創新高。其實看我們社區的人都很自覺注意保持社交距離了,口罩也都戴上了,應該傳染速度大幅降低才對呀。整個自由世界均遭病毒重創。因為前段時間美國多地爆發了針對居家隔離的示威遊行,今天來談談自由的代價。

匈牙利詩人裴多芬有詩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就如華盛頓韓戰紀念碑上的話: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是有代價的。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需要付代價的,自由也不例外。美國還有一句話:“自由之花需要愛國者和獨裁者的鮮血來澆灌。”

想起多年以前看的西方電影,有一個印象很深的鏡頭。當主角曆盡艱險,終於逃離了某地時,等候在邊境的接應者一把握住逃亡者之手,一句“你自由了”,不禁令人感慨萬千。為了自由,可以付出任何代價。談到自由,自然首先需要一個定義,不然講了半天是雞同鴨講。不過給自由一個準確的定義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簡而言之,就是有權力可以做想做的事情,當然是在法律的範圍之內。

美國這個國家最初就是由一群追求自由的人們建立起來的,所以從一開始,想的就是如何限製政府的權力,以保障最大的公民自由權利。憲法及其修正案都是為了限製政府的權力。當然,隨著國家的擴張,政府權力也是越來越大。任何政府天然就有一種擴大權利的願望,所以美國人民,尤其是中西部比較傳統的地區,對於任何政府權力擴張的企圖,都是堅決反對的。而這後麵有一個堅強的後盾,就是憲法第二修正案,公民的擁槍權利,反抗暴政的權利。雖然從一方麵來說,公民擁槍肯定無法對抗全副武裝的軍隊。但是若事情嚴重到軍隊出動的地步,肯定會導致憲政危機。當然擁槍是有代價的,就是槍擊案的死亡人數。但是美國人民願意承受這代價。曾經有媒體將之歸於背後的軍火工業,有一個美國全國的步槍協(NRA),被稱為幕後黑手。其實整個美國的民間槍支彈藥的交易總額一年也就隻有2,3十億美元。利潤幾千萬美元,相對於要求禁槍的勢力,NRA的財力實在不值一提。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代價,比如開車,帶給我們生活中更多的自由。可是有一個代價就是車禍造成的人員傷亡。其實一年死於車禍的人也不少, 光美國一年也有幾萬,全世界加起來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可是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承受的代價。相對於其帶來的方便和效益,大家都認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對於自由,很顯然不同國家的人民認識完全不一樣,願意承受的代價也顯然大不相同。自由可以分為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傳統上我們理解的自由某種程度上是消積自由,就是不被幹涉的自由。我幹事情不被幹預的範圍越大,所擁有的自由程度越高。這其實就是美國傳統的自由主義,國家盡量少的幹預人民的生活。這也是美國限製政府權力的原因。而積極的自由則是以自由的名義幹預。比如說煤礦生產是落後的,要發展新能源,就製定政策或法律禁止或限製煤礦的生產,而給新能源各種優惠。簡而言之,積極自由就是幹預別人的自由,而消極自由就是不被幹涉的自由。

明白了自由的定義及分類,就明白了為什麽維護自由需要付出代價。維護自由的方式分很多種,首先是法律上,一旦有新的法律動議要擴大政府權力,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花費時間和金錢去阻止通過。一旦法律通過了或者政府頒布的法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打官司,通過司法機關來判定政府違法。這就是最高法院的作用,用憲法來判定政府是否違法。

說起來比較枯燥,舉一個前幾年的案例。內華達州有一個牧場主邦迪,經營祖傳下來的牧場。一百多年來一直在這一片地區放牛。直到有一天,州政府宣布成立了一個保護區,要保護某種沙漠烏龜,這個地方不讓放牧了。邦迪一家認為政府沒有權力限製他們在世代放牧之地放牧,堅持在原地放牛。就這樣到了2014年,政府已經對邦迪農場的罰款達到數百萬美元,於是出動了執法警察去邦迪牧場強行執法,要將牧場沒收抵債,結果遇到了眾多從本州和附近州來的全副武裝的支持者,將執法警察包圍了,將事件演變成了全國性事件。當然這件事主流媒體沒有大肆宣揚,不過依然傳遍了全國,隻是沒有成為新聞焦點。後來這件事一直打官司,直到2018年底聯邦法官宣布免於起訴邦迪一家,而州政府也放棄了向上訴法院起訴才了結。從這案子可以看到維護個人自由需要的勇氣和代價。

因為對自由的珍惜和對政府的不信任,所以對於任何政府企圖擴大其權力的嚐試,傳統的自由主義者總是堅決反對。象這次的疫情擴散,給了政府一個借口來擴大權力。所以就是最近的民眾示威遊行的原因。其實剛一開始的居家隔離令並沒有受到廣泛的反對,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和命令的升級,很多民眾就覺得自由受到了威脅。並且示威民眾多數來自於疫情並不嚴重地區。為了一個不明顯的威脅而放棄自由,恰恰是民眾不能忍受的。並且經濟上損失最大的一批人恰好是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有一年輕女孩在示威時打出的條幅給我印象很深:“covid-1984". 寫出了他們心中的擔憂-喬治·奧威爾的“1984”。

就象我前麵說過的,聯邦政府權力的限製使得美國沒有辦法釆取強力措施。看看民主黨主政的人口大州都是疫情重點。我看過一個網友的統計數據,十個民主黨的人口大州和十個共和黨人的人口大州,都是一億稍多的人口。感染人數是6倍,死亡人數10倍以上。但即使這樣,美國人民也沒有要放棄權力,將一切交給一個統一的大政府來處理。這就是自由的代價。但是現在顯然還不是結局,最後的結果會怎樣誰也不知道。但自由世界很顯然不會因為病毒就放棄自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