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和尚與山下的女人

(2021-06-28 04:43:01) 下一個

有一首流行歌曲《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這首歌是由石順義作詞,張千一作曲,李娜演唱:

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

走過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

為什麽老虎不吃人,模樣還挺可愛?

老和尚悄悄告徒弟: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厲害!

小和尚嚇得趕緊跑,師傅呀呀呀呀呀,

壞壞壞, 老虎已闖進我的心裏來心裏來!

這首歌其實是來源於一個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有許多不同的版本,細節各異,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個廟,廟裏住了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

那個老和尚有點老了,而小和尚還是一個小孩。每日裏,老和尚教小和尚念經學佛。

每過一段時間,老和尚就會帶著小和尚下山去化緣。每次下山前和在化緣的路上,老和尚都會告訴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千萬不要碰,見了就要躲開”。

於是,每次化緣,見到女人,小和尚都會嚇得躲在師傅身後,驚恐地看著。

一晃幾年過去了,一次,小和尚忽然問老和尚,“師傅,徒兒怎麽覺得,那些女人不像會吃人的老虎?”

老和尚說,“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些女人比老虎更厲害。”

“真的?”

“怎麽不是真的?你有三個以前的師兄,後來都是被山下的女人勾引走了,一去不複返,再也沒見過了。那還不是被那些母老虎吃掉了?所以,千萬別被女人迷惑了。”

小和尚聽了,一臉驚恐:“師傅,我記住了”。

老和尚思忖,這小和尚一天一天長大,山下的花花世界看多了,指不定哪一天,會像前幾位徒兒那樣,一去不回頭。看來,以後下山化緣這種事,還是不帶他去為好。

於是,以後每次下山,老和尚都是留小和尚在山上,自己一人下山。

又過了幾年,那小和尚慢慢長大了,而老和尚也老得走不動,下不了山了。

一日,老和尚將小和尚叫到跟前,“我已經走不動了,你一個人下山去化點緣吧,寺裏快揭不開鍋了。”

“好的,師傅。”小和尚興奮地答道。

“不過千萬千萬要記住我對你說的話,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不要去碰,見了就要躲開。”老和尚叮囑他。

“師傅,你放心,我記住了”。

小和尚下山以後,老和尚每日裏掐著指頭算日子,每一天都覺得很漫長。等呀等,等了一天又一天,終於,等到有一天,小和尚帶著化緣來的錢糧回來了。

老和尚問起山下化緣的經曆,小和尚眉飛色舞地說道:“師傅,徒兒這回發現,那些女人,並不真的是老虎。她們不會吃人,還挺可愛的。”

聽完這話,望著正處在人生青春期的小和尚,老和尚一聲歎息!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搞笑,故事的基調似乎也輕鬆和溫情脈脈。那老和尚並非凶神惡煞的暴君,而是一個溫和的淳淳教化者;而那小和尚也並非天生的判逆,而是一個敬師如父的純樸孩子。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卻可以獲得兩點重要的啟示:

一是人性不可違。試圖以欺騙、謊言和恐嚇來扭曲人性,最終將是徒勞的。在這個故事中,作為一種具體的人性,食色性,男女之愛,既是天性,也是常情。試圖抑製和泯滅這種人性,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是任何違背事實的洗腦,都隻能在封閉的環境下,對幼稚的人起作用。一旦接觸現實,那些與現實相反的謊言,都會在一個有正常心智的人麵前,不攻自破,見光而死。如在這個故事中,無論教化者怎樣違反事實,將某一事物妖魔化,如將女人描繪成會吃人的老虎,雖可以愚弄受教者一時,但最終都會被事實所證偽。

這個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適性。

其實,無論是一種說教的傳承,還是意識形態之間的競爭,人性和事實都是不可動搖和扭曲的,它們是判定真偽的兩大標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Call 回複 悄悄話 我發現意識形態競爭的各方都有類似的洗腦行為,比如西方對中國的描述。但是洗腦成功的例子也挺多,如希特勒的洗腦行為引發戰爭和大屠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