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談開除族籍

(2020-09-21 04:39:41) 下一個

最近,有美籍華人餘茂春因據說為美國政府出謀劃策,試圖間離中共和中國人民,而被中國官煤痛批,被戴上漢奸、賣國賊的帽子。

隨後,傳來安徽餘氏族人,召開“憤怒聲討漢奸餘茂春”的會議,列出其幾項罪狀,宣布開除他的族籍並逐出家譜。

開除族籍這種事情,現在已經很少聽說了。今日大多數國人,既未進過祠堂,也未見過族譜,隻是在文學、影視作品中,或老輩人的“講古”中偶爾聽聞一二。

在清朝末年,革命興起,倒是有一些開除族籍的事件。

與孫中山齊名的黃興,發起組織華興會,又與孫中山一起,組織同盟會,多次領導反清武裝起義,屢敗屢起,被清政府視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懸賞萬金通緝。當時,湖南的黃氏祠堂召集族人開會,合議將黃興開除族籍。

黃氏族人未曾想到,後來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黃興成了開國元勳,一時風光無限,譽滿天下。想那黃氏宗祠,幾百年也未必出一個這樣光宗耀祖的人物,卻因一時短視而將之掃地出門,悔之莫及。待到黃興衣錦還鄉、榮歸故裏,黃氏族人集議於宗祠開會歡迎,黃興因記前嫌而拒不入祠,另立祠堂,名為經鏗黃氏宗祠。

還有一個是章太炎,清末民初的革命家。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後剪辮斷發,投身革命。發起光複會,參加同盟會,鼓吹革命。由其手撰,以“軍政府”名義發表的《討滿洲檄》:“自盟而後,為掃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有諭此盟,四萬萬人共擊之。” 人稱章瘋子。

章太炎的老師俞樾痛責他不忠不孝,不是人。 “不孝不忠,非人類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章氏族人也曾在餘杭家祠中開了全族會議,將章太炎開除出族。

後來有人說,章氏族人是為了自保要跟章太炎“劃清界限”。而章太炎本人對此非僅沒有怨言,連提都不曾提過。似乎比黃興的肚量要大一些。

據說,黃氏族人,當年將黃興出族,也是慮有滅族之禍。

雖然古代有株連九族的古老刑法,但幾千年中,極少使用。清朝末年,甚至廢除了連坐的刑罰。當年像孫中山那樣的“亂臣賊子”,尚且沒有被其族人開除族籍,也沒有被朝廷追究其族人的連坐責任。可見,黃、章族人後來的辯解顯得有點牽強。

及至到後來,中共掌權直到改革開放前,即便搞階級成分,論家庭出身,受株連的也僅限家庭成員,與族人無關。

可見,如今這種開除族籍的事情,顯然不會是因為擔心族人受株連。那麽是不是因為當局指示?了解中國國情的人會認為,這似乎也不會。

族譜在今天的中國並不普遍,它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活化石。今日大多數中國人都沒有見過自家祖上的族譜。餘茂春說,他“從未聽說,也從未關心過”族譜。這大概是真的。

在東南一些省份的一些地方,曆史上,某些姓氏的人聚族而居,遺風猶在,一些退了休的有點文化的人回到鄉裏,搗鼓起族譜來,也是閑來無事,當局也不過問。

這不像刻在學校石碑上的高考狀元,每日都被人看見,石碑上的某人忽然成了“漢奸”,不去掉其姓名,當校長的也不好交代。族譜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公開的,隻是私下在族人中分享。縱使某個鄉長、文化局長對某“族老”說:你們族譜裏某人如何如何。也不是不可以敷衍應對,或低調處理的。

所以,開除族籍這種事情,在今天,多半是一種自選動作、是一種政治上的高調跟風表忠。

世道輪回、朝代更迭。像黃興、章太炎這樣的人,昨日為國賊,明日為元勳。是非成敗轉頭空,又豈是幾個鄉下“族老”能弄明白的?

族譜、家世記錄這種東西,還是要與政治區分開來,隻記錄族中的家世源流與傳承,支派的繁衍與興衰,記錄族中的重要事件與人物。

你去看那些大多數的族譜,什麽明朝出了某個知府、舉人,清朝出了某個文官、武將,國民黨時出了某個將軍、部長,共產黨時又出了某個廳長、副省長之類。盡管這些朝代在政治上是對立的。在一方為忠臣良將,在另一方則為助紂為虐;在一方為亂臣賊子,在另一方則為仁人誌士。政治是非,誰又在乎呢?管他是“滿清走狗”,“封建官僚”,“反動軍官”,還是“大右派”,或是“叛徒、內奸、工賊”。族中出了個人物就好,就記錄下來。

曆史本應如此,族史、族譜也本應如此。記錄重要的人與事。是非留待後人、他人去評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應該改成開除球籍,他就是金星人,貓星人了。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祠堂族籍以前都是封建主義的象征,那時左翼有為青年投身進步投身革命,正是掙脫了這些東西的束縛,可如今信仰馬克思的一代新人又拿這做文章了:)而漢奸賣國賊這種東西更當不得真,早先陳香梅的老公還不是被罵作飛賊雇傭兵,可後來夫隨妻貴時來運轉,都成國際主義戰士模範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