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前途、因最近局勢的快速發展而引發人們的嚴正關切。5月28日,中國人大通過了有關“港版國安法”的決定。僅隔一日,作為對此的反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
香港問題為什麽在50年一半不到的23年中,如此急劇地惡化?這值得一切關心香港前途命運和中國前途命運的人深思。人們固然可以說,這有外部因素,如官方標準答案所說的“境外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但是否也有值得反思的內部原因呢?畢竟,外因無法操控和改變,說了也是白說,不能解決問題;而內因才是可操控和可作為的。
有關香港問題的內因的反思,涉及治港路線和對香港問題的認知。
回顧自九七回歸至今23年,香港出現五次大的社會爭拗:2003年的反23條運動、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2014年的“占中”運動、2019年反逃犯條例運動和本次的反“港版國安法”運動。除了“占中”運動與普選有關,港人希望改變現狀,有主動求變的性質,其他四次,港人都是防守、被動和反抗的一方。盡管有時他們反抗所表現出來的言行可能是偏激的,甚至是攻擊性的,但就運動最初的起因而言,他們並非主動進攻的一方。
他們隻是希望可以維持當年他們父輩冒死用腳投票,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及其法律和教育製度。對於他們父輩所逃離的體製,他們有恐懼感,不希望再回到其中。因此,對於來自這一體製試圖改變香港現狀的動作,他們的反應是焦慮的,甚至是偏激的。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麽說好的50年不變,卻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試圖改變?
不難看出,倘若從一開始對香港采取的是無為而治的方針,維持50年不變,期間不去嚐試改變什麽,則香港迄今五次中的四次大的社會爭端和動蕩都不會發生。香港會安靜很多,港人對中國、對當局的感受也會正麵很多,不會像今天那樣離心離德。
作為當局,當然有很多理由:既然是一國,為什麽要反對國家法律?哪個國家沒有國安法?沒有國民教育?除非是港獨,想反中亂港。於是,一次不行,再來一次,不成功,決不罷休。這就像我們在20年中所看到的,每次當香港安靜下來後,以為機會來了,又來一次嚐試,導致反對運動又起。這就造成了一個嚐試、動蕩,再嚐試、再動蕩的循環,折騰不已。雙方矛盾由此而變得愈來愈深,相互妖魔化,終至難以調和,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香港問題,不妨拿香港與台灣來作比較。
今天對北京而言,不要說在台灣推行大陸的國安法和中共的國教,別說要台灣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隻要台灣人承認一個中國,承認九二共識,就謝天謝地了,就可以要錢給錢,要利讓利,外交也可以休兵,台商台胞都給予超國民待遇。
總之,認同一國,就厚愛有加。至於搞選舉、鬧遊行,自己折騰,叫喊反共口號,出版幾本有關大陸的政治八卦書籍,都不在乎。即便想顛覆中共政權,搞間諜情報,隻要不過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什麽國安法、國教,都可以不要,都不如承認一個中國重要。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難道就不可以按類似的思維來看待香港,即按當初說的50年不變,港人治港,北京無為而治?至於其內部官民爭拗,選舉遊行,讓香港人去鬧好了。台灣天天鬧,大陸不是也不在乎嗎?反正香港是中國的,大局無損,這就足夠了。至於錦上添花的某個條文,能上就上,不能上就暫緩,沒什麽了不得的。
為什麽對台灣,可以承諾“保留原有生活方式”“選舉地方領導人”,甚至維持原有邦交和軍事武裝,對香港則連要求放寬選立法議員的限製,甚至對某一條文表示反對,都不能容忍?
香港人如此認同中國,接受中共,開口“中央”,閉口“內地”,卻因沒有錦上添花而屢遭斥責;而台灣人“一中”金口難開,有人靠此忽悠,反被待如上賓。既然兩地都是同胞,都是骨肉,則縱然不宜親親而疏疏,也不至於倒過來,疏者親之,親者疏之。縱然不能一體相待,也不至於厚彼而薄此,遠交而近攻。難道就不能權當香港是一個已經“回歸祖國懷抱”的台灣,而同樣對待?
問題還不在於將香港與台灣相比,是否一視同仁,香港問題還涉及一個有關香港價值的評估和孰輕孰重的權衡。
一紙小小的法律條文,會是一個多大的國安漏洞?是否值得20年糾結不休,是否值得以不惜失去香港的百年繁榮、獨立關稅區和金融中心地位的代價,一個如此巨大的金蛋,一份先輩百年辛勤開拓創下的祖業,一顆光耀百年的東方之珠,來堵塞?
一個彈丸之地的香港,本身既無一兵一卒,又無海峽天險阻隔,能有多大的力量顛覆一個偌大的中國或實現港獨?當年香港在英國手中,如同獨立於中國之外,鄧小平尚且一句話就可以收回。如今香港已在中國手中,難道還會跑掉?香港人都已經承認北京的中央,軍事外交都是北京掌管,行政長官都是北京任命,這對北京而言,已經比台灣好太多了,夫複何求?西瓜都有了,何必在乎少了一顆芝麻?
為了一個中美貿易戰,區區幾千億美元都可以那樣大費周章,小心應對忍讓。一個香港獨立關稅區和金融中心地位的價值,遠超此數萬倍,一旦失去,其損失何止九牛一毛的千億美元?
香港之於中國的價值,決不是任何一個中國內地城市所可以替代的。這就是為什麽在毛澤東時代,盡管中國大陸折騰不斷,對香港始終手下留情;在鄧小平那裏,即便收回香港,也承諾50年不變,50年以後也不變。對今日中共而言,無論是繼承毛的路線,還是繼承鄧的路線,或是“前後三十年”都不否認,都宜尊重其曆代領袖的政治智慧和對香港的認知,保持香港的現狀和價值,不宜因小失大,讓這顆東方之珠毀在自己手上,鑄成曆史遺憾。
事在人為,當下的局勢並非完全不可挽回。外交盡速溝通,避免對抗升級,安撫外商和港人,內作適當調整,采用淡化、虛化甚至擱置之策,或仍可止損,而化解危機。
評:不手下留情行嗎?那時的香港可是英國領土,永久的領土。